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地理 >> 山鹰之国小镇的温暖落日一一阿尔巴尼亚共和
这次的巴尔干半岛之旅,
唯一让我感到苍凉的地方就是阿尔巴尼亚,
多年的共产意识形态的统治及战乱,
让这个古老的山地之国贫困而充满苦难。
在希腊电影大师安哲罗普洛斯的镜头下,
一个没落的社会主义东欧国家面临的贫困绝望困顿悲情,
就是这个国家历史变迁时的真实写照。
首都Tirana地拉那没有欧洲城市的繁华和优美景点,
但当我从小镇Berat培拉特离开的时侯,
淳朴的民风和那轮火红的落日温暖了我的旅程。
阿尔巴尼亚国旗上绘有一只黑色的双头雄鹰,
沿自15世纪抵抗奥斯曼帝国入侵的领袖斯坎德培的印章,
所以雄鹰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征,
故此阿尔巴尼亚也有“山鹰之国”之称。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RepublicofAlbania),
简称“阿尔巴尼亚”,
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
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
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
南面则与希腊接壤,
东临马其顿,
东北是塞尔维亚、北接黑山共和国。
首都地拉那,
在冷战时期,
阿尔巴尼亚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
阿尔巴尼亚为欧洲中最不发达和低收入的国家之一,
但在近年已有显著的改进。
年6月,
欧盟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盟候选国。
地拉那市(Tirana),
阿尔巴尼亚(Abalnia)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早在公元前1至3万年地拉那就已经有人居住,
并且在古罗马、古希腊、奥图曼统治时期融合了不少古希腊及土耳其文化。
地拉那在年始建城镇。
在年被阿尔巴尼亚亲王国定为阿国首都,
并一直维持首都地位至今。
ThenightinTirana...地拉那的夜…
在首都地拉那的行程里真的平淡无奇,
找不到令我心动的感觉,
于是我决定到传说中的古镇去看看……
Berat培拉特小镇
培拉特(Berat)位于阿尔巴尼亚(Albania)的小镇,
曾一度是拜占庭帝国的边界地带。
这儿的一座城堡和拜占庭教堂都可追溯至13世纪,
这里的老城(MangalemDistrict)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培拉特还有“千窗之城”的美誉,
培拉特的房屋依山而建,
放眼望去,
一栋栋白色的奥斯曼风格的房子,
从河边一直分布到山顶上,
每间房子都开着白色的窗户,
在山峰掩映下彰显出独特的风情。
由於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的影响,
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极少数(唯一)以穆斯林为多数的国家。
也由於地理位置,
受意大利影响很大,
以前有很多跟意大利的战争,
很多移民也是往意大利去。
虽说经济在改善,
但说实话还是感觉不太出来,
整个城市还是非常破旧。
对于阿尔巴尼亚人来说,
世界那麽大,
我们都想逃出去。
在国外的阿尔巴尼亚人比在国内的多。
在欧洲,
阿尔巴尼亚犯罪团伙垄断了洗车泊车看场妓院生意,
贫困加多年战乱,
让强悍的山民敢于挺而走险,
抱团求生,
以凶悍著称,
今传统黑社会组织闻风丧胆。
共产时期对这个国家还是刻下深深的伤痕,
当年很多建筑都还保存着,
但都变成废墟。
图中这个在市中心的共产时期怪异建筑(独裁头子的专属博物馆),
现在变成青少年的游乐场。
Berat是個很漂亮的古城,當地的城堡超過千年。
不过有趣的是当地的一个习俗,
由於城市小,
有电视的人家也不多,
所以当地晚上的娱乐就是全镇的人在一条大约1~2公里的主街上散步,
固定两个小时左右来来回回,
然後大家-尤其是年轻人-还会特地打扮,
因为这是社交还有交男女朋友的好机会。
这个场面在现场看到还真的蛮震撼的,
一条街上准时出现一大批人,
有些还盛装打扮,
然後就散步来回十几趟时间到就离开了,
路上也没几个摊贩,
大家就真的单纯散步!
传说中的培拉特小镇年轻人盛装打扮去散步的主街。
培拉特小镇唯一的一所大学,
也是整个镇里最美的建筑物,
因为政治原因,
已经荒废好几年了。
培拉特小镇的教堂
培拉特是阿尔巴尼亚南部知名古城,
有很多中世纪文物,
包括古城堡、教堂、清真寺等,
素有“博物馆城”之称。
年中国认可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阿尔巴尼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响彻神州赤县。
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
那句台词“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还有插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激动并伴随一代中国人好几年。
沙发客上19岁的小帅哥房主Xhonatan和18岁的我!
哈哈!
Xhonatan英文说的非常好,
虽然年纪轻轻,可懂事了,像个小绅士,把我照顾得好好的!
13岁左右就懂得上网在阿里巴巴里买中国产的手机自己用,
后来又买了好多手机在他的小镇里卖,
还赚了不少钱呢!
还有他的16岁朋友,
虽然他不会说英语,
他们一起带着我在镇里闲逛散步,
喝咖啡,
走捷径登上培拉特城堡。
在镇里闲逛时任何一个地方都会碰到朋友和邻居们互相打招呼,
晚上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我们一起聊天喝酒…
75岁的外婆看起来年轻极了!
开心起来像个小姑娘!
他们都很喜欢我,
大家相处得很开心,
都想我多呆一两天一起玩。
因为时间关系,
在他们家只住了一天。
外婆还特意做了传统的阿尔巴尼亚餐点给我吃,
好感动好温馨呢…
培拉特小镇古堡风景
培拉特城堡,历史的痕迹…
中国曾经在五六十年最困难的时候援助这个社会主义国家,
后来社会主义联盟国因为中苏关系乱,
散了。
这个国家开始又一次人文荒芜。
阿尔巴尼亚国家曾几何时也欧洲历史地理优越,
渊源丰厚?
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人民是喜好客外界的人了解自己的家园,
但处于地理一直无法找到发展自己的核心力量,
经济不振。
旅游线路不是火热,
中国人不知道如何抵达这里,
寻找该国的旅游的目的与要义。
中国人会带来对阿尔巴尼亚的误解与偏见,
由于帮助过这个国家,
总体我们常常以国际精神去同情色彩弱化这个国度,
理解为它贫穷,落后,甚至貌不惊人。
没有璀璨的光芒与为人知晓了著名建筑与人文大师的存在,
但做为一个深处欧洲腹地,
欧洲政治权利及文艺复兴边缘化的缘故,
却反而保留自己的色彩与斑驳,
多了几分自我视感。
在西方人文精神又一次加快阿尔巴尼亚国的社会进程中,
我们观察小国也带有自己东方神秘色彩与情节,
惜别阿尔巴尼亚这个充满古朴,
恬静的西方安乐窝,
欧洲版图东南部的一隅小国,
一切和平于阿国是来之不容易的。
在这个国家,
最让我暖心窝的是这里的人,
我遇到的人都非常友善,好心肠,
在公交车上看到有爱的售票员大叔会主动的帮助每一位上车的乘客,
伸手拉一把带小孩的妇女,
帮拿行李多的年轻人把行李放车里,
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乘客,
让每一位乘客都有座位坐,
而自己却站着…
这一切的小细节在国内的大城市是很难看得到的。
从首都地拉那到老城培拉特,
大巴上坐在我旁边的美女,
和我聊起天来,
路上告诉我她的家乡有多美,
主动加我电话说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她,
其他乘客告诉我应该在哪里下车,
坐什么公交车可以去到老城,
甚至还主动帮我拿行李上车…
Couchsurfing的主人提供免费的住所,
还来车站接我把我带回家,
带我到处游览他们的家乡美景,
叫他外婆做传统餐点给我吃,
带我上山去城堡看这么美的落日…
因此,
我不会因为一次遇到色狼而放弃将会遇到这么多暖心窝的人的机会!
世界这么美好,
为什么不去闯不去遇呢?
往期精彩等你发现↓↓↓
多瑙河畔的蓝色国度塞尔维亚
硝烟散尽,光彩重现的巴尔干半岛明珠一一波黑
马其顿欧洲最“低调”的国家
-请爱护原创-
谢谢你的支持与鼓励
赞赏
人赞赏
长按白癜风专家在线中国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dl/1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