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丹凤在武关河增殖放流大鲵幼苗尾

发布时间:2020/8/9 16:40:42   点击数:
白癜风与黑色素的密切关系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binglibingyin/5846.html
6月19日,丹凤县林业局联合商洛市农村局渔政监督管理处、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在峦庄镇开展大鲵增殖放流活动,四千尾幼鲵回归到水质干净的武关河内。大鲵是中国特有濒危珍稀两栖类动物,俗称“娃娃鱼”,素有动物演变“活化石”之称,被联合国列入濒危保护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据了解,此次增殖放流选择的保护区,水域环境佳、生态好,同时投放的大鲵苗种质量高,这些为人工驯养的大鲵回归大自然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次放流活动采用多点式放流的方式进行,放流规格在20厘米以上的大鲵苗种共计尾。

据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鲵对栖息地环境要求高,特别对水质要求较高,武关河内无任何污染,是最佳的投放地;增值放流对有效恢复我县珍稀水生生物种群数量,维护区域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家一定要保护、爱护水生野生动物,对境内凡敢非法从事野生动物交易活动的人和事将严厉打击。

科普:

大鲵(学名:Andriasdavidianus)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毫米,头体长~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厘米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雄鲵肛部隆起,椭圆形,肛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无隆起,泄殖肛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平滑,无乳白色小颗粒。

成鲵一般常栖息在海拔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以滩口上下的洞穴内较为常见,食性很广,主要以蟹、蛙、鱼、虾以及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6年ver3.1--极危(CR)。

大鲵喜欢捕食蟹类,一只体重1.5千克的个体胃内有蟹6只,总重量约克;2.5千克的个体一次能吞食~克食物;曾在四川马边县发现一尾体重1蚝多的大鲵,胃内竟有一尾体重0.5千克的鱼。对陕西省柞水县境内干右河上段大鲵的食性分析,其中蟹占48.3%,船钉鱼占12.5%,水生昆虫幼体占7.8%,水鸟占3.1%,木片占3.1%,小石块3.1%,大鲵幼体占1.5%,空胃者20.3%。大鲵新陈代谢较为缓慢,停食半月之久,胃内仍有未消化的食物。它的耐饥力很强,只要饲养在清洁凉爽的水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不喂食不致饿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dl/1780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