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地理 >> 原来你是这样的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RepublicofAlbania
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人们印象中的阿尔巴尼亚,也许只停留在几十年前寥寥几部黑白的胶片电影中。《第八个是铜像》、《广阔的地平线》、《宁死不屈》,那些记忆中支零的故事片段与经典对白,那些已变得模糊了的画面,在人们心中已经渐行渐远。
我们曾经的同志加兄弟,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在历经数十载岁月变迁后,是否早已沧海桑田?
山鹰之国阿尔巴尼,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奥斯曼帝国入侵时期,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是穆斯林。但宗教信仰于恩维尔霍查执政期间遭到官方查禁。当时阿尔巴尼亚宣称其为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无神论国家。
年阿尔巴尼亚发生剧变,地拉那街头的列宁和斯大林雕像、霍查的巨型铜像从此消失了。国家历史博物馆壁画上的红五星也不见了踪迹。
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不发达和低收入的国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显著的改进。年6月,欧盟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盟候选国。
1
斯库台Shkod?r
据说老一辈的中国烟民因为斯库台牌香烟而得知它,虽然实际上斯库台不仅仅有香烟。斯库台是斯库台县所在地,是阿尔巴尼亚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城镇之一,也是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Rozafa古城堡
Rozafa城堡是斯库台市附近的一座城堡。雄伟地耸立在海拔米的岩石山上。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在公元前年被罗马人占领之前,它一直是伊利里亚人的据点。
城堡及其周围地区构成了阿尔巴尼亚考古公园。
Rozafa城堡周围环绕着布纳河和德林河。
这里是当地热门的旅游景点。甚至成为新人拍摄婚纱摄影的理想取景地。
2
地拉那Tirana
提起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中年以上的中国人大都会记得《北京-地拉那》这首传唱一时的老歌。
地拉那是阿尔巴尼亚首都、第一大城市,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国土中西部的伊什米河畔,距亚得里亚海岸40公里。居民大部分是穆斯林。
斯坎德培广场历史博物馆歌剧院
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铜像
地拉那金字塔(阿尔巴尼亚语:Piramida),于年10月14日,作为恩维尔霍察博物馆开幕。
该结构是由霍察的女儿,建筑师PranveraHoxha和她的丈夫KlementKolaneci以及PirroVaso和VladimirBregu共同设计的。
金字塔目前属于废弃状态,并曾经面临过被拆除的厄运。
3都拉斯Durr?s
位于亚得里亚海都拉斯湾北岸,临近亚得里亚海。为欧洲最古老城市之一。是全国的铁路枢纽。而且是阿尔巴尼亚最大的港口。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和巴里港通航。都拉斯港口始建于年。
在都拉斯大学巧遇一对新人在拍摄婚纱照,随后他们在码头广场举办了一场喜庆热闹的庆贺仪式。
4
吉罗卡斯特Gjirokaster
年吉罗卡斯特被命名为“城市博物馆”,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吉罗卡斯特堡
占据整个德里诺山谷的吉罗卡斯特城堡,是欧洲最早最大的山地军事要塞之一。城堡内部有88门大炮,城墙厚8米,均用巨石砌成。城堡上钟楼高耸,钟声可传遍全城。
吉罗卡斯特城堡一度曾作为关押政治犯的监狱,目前则是吉罗卡斯特武器博物馆所在地。为中国民众所熟悉的电影《宁死不屈》里的故事情节也发生于此,电影即在此处取景拍摄。
这里有至今保存完整且颇具奥斯曼帝国特色的房屋建筑;令人叹为观止的德里诺山谷以及奇峰突兀的布雷托和卢恩捷里山脉。当地居民用石块依山建起房屋和街道,用岩石片取代瓦片铺设屋顶,形成了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故而这座城市得名“石头之城”。
霍察故居
吉罗卡斯特是阿尔巴尼亚前领导人恩维尔·霍查的出生地,他的故居于年意外烧毁后重建,如今作为人文博物馆对外开放。
恩维尔·霍查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穆斯林商人家庭。父亲经营雪茄生意。恩维尔·霍查在吉罗卡斯特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高中时离开吉罗卡斯特前往东部地区就读,法国留学后回到阿尔巴尼亚开始闹革命。
霍查故居成列着霍查母亲的雕像
5
世界遗产之城--培拉特Berat
培拉特的建筑很有特色,每一座房屋外墙上开满了窗户,故而该城亦有千窗之城的美称。
单身汉清真寺(XhamiaeBeqar?ve)是位于培拉特的阿尔巴尼亚文化纪念碑。年成为文化古迹。清真寺内的绘画可追溯至-年。
培拉特城堡(BeratCastle),位于海拔米的高处。是一座俯瞰培拉特镇的堡垒。它主要建于13世纪。该地区有许多奥斯曼清真寺的拜占庭式教堂。
地堡--阿尔巴尼亚的另一个独特的时代产物。这个面积仅2.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万的国家,却密密麻麻分布着70多万座地堡。上世纪60年代初,作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在政治局势上“四面楚歌”,为了抵御华约和北约可能的轰炸,在全国范围兴建大量的地堡。当年我们援助的优质钢材和水泥,被用来建造了这些地下工事。
普通地堡宽5米,高2.5米,壁厚30厘米。它们的主体都埋在地下,只有圆形顶部和射击孔露出地面。
在阿尔巴尼亚,上年纪的老人普遍对中国人热情友好,他们会主动用英文询问打招呼:你是中国人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脸上会展现出非常开心的笑容。
收集了几首中阿友谊怀旧老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收听1.歌声飞向地拉那
2.宁死不屈摄影:年10月
制作:年01月
巴尔干地区深度行第五集完
往期精彩内容:小众之国,却有出尘之美--黑山、马其顿印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走进欧洲火药桶波黑克罗地亚一景一物皆入画斯洛文尼亚让心沦陷的地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