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天理难懂,那就学地理吧

发布时间:2020/10/8 14:46:06   点击数:

地理学能有多有趣?

它有趣到,能听懂你我的心事,预知你我的人生

01

提问:“雾霾天”为什么不冷?

回答:“地面上通常向上升的暖空气,可能被逆温层更暖的空气所阻隔,地面的空气因此被封盖。如果空气中充满了汽车尾气或烟尘,就会发展成严重的烟雾。”(第4章“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02

提问:同样是土地,为什么黑土地的大米最贵?

回答:“颜色是土壤的另一种性质,腐殖质含量高使土壤呈暗棕色或者黑色。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铁的化合物可使土壤呈黄色或者浅红色。浅色常常表示潮湿地区高度淋洗的土壤和干旱地区的碱性土壤……腐殖质主要来源于死亡和分解的动植物。腐殖质保持水分,给植物供应养料。”(第4章“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03

提问:地热能有市场吗?

回答:“能够开采地热蒸汽用以发电的地方不多,但是地热能也可以直接用于取暖和制冷。地热泵利用土壤中冻结线以下的恒温,将地热能泵到建筑物中取暖或制冷。……由于能效高而且洁净无污染,近年来美国地热取暖系统大受欢迎。。(第5章“自然资源地理”)

04

提问:国家为什么开始开放二胎,降低婚龄?

回答:提高出生率。“人口转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人口增长缓慢;第二阶段死亡率下降而出生率仍旧偏高,人口数量急速增加;第三阶段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不快;第四阶段的标志是低出生率与低死亡率,自然增长缓慢,如果死亡率超过出生率,人口甚至减少。”“……人口老龄化的走向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这是当前全球人口从高水平生育率和死亡率向低水平转变的结果。”(第6章“人口地理学”)

05

提问:为什么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文化意识更重了?

回答:“同化作用并不一定意味着原有文化身份意识的减弱或丧失……当文化上的少数派取得成功并进入主流社会的经济生活时,文化差异的意识可能得到提升,使迁入族群强化为‘我行我素’的少数派,在主流社会内努力追求保卫和保护其地位的目标和利益。”(第7章“文化地理学”)

06

提问:为什么异地恋不容易成功?

回答:“我们大多数人倾向于在邻里的短距离之内建立社会关系或者和住在附近的人交朋友……在所有此类出行中,距离衰减原理都起着明显的作用。距离衰减原理,即一项活动、一种功能或相互作用的大小,随离原点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超过个人的临界距离后,出行频率就急剧下降……面对面的接触还是最有效的交流手段。”(第8章“空间相互作用”)

07

提问:为什么迷恋“北上广”?

回答:“等级扩散……新方法在扩散,但是可能只有规模相近的城市首先接受这种新思想。情况可能是传播到大城市的信息质量较好,或者大城市比小城市更有可能采用这种思想。最后,由于这种新方法变得更广为人知,或者财政上更加可行,小城市也采用了这种新方法,并这样逐级向下扩散。”(第8章“空间相互作用”)

08

提问:为什么逃离“北上广”?

回答:“如果移居的自由不受限制,全部移民中有多达25%的人回归其源地就不足为奇了。移民不成功有时是因为人们无法适应新环境,更常见的情况是移居时基于误传的印象对目的地做出错误期望。道听途说、第二手信息或虚假信息,以及人们自己的夸张是造成错误移民决策的原因。”(第8章“空间相互作用”)

09

提问:体育运动为什么多以国家为单位参赛?

回答:“把民族主义从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去除,就可能没有奥林匹克……去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的壮丽,取消了各国的列队入场式、国旗和民族服装,在统一的旗帜下只唱一首奥林匹克颂歌,让运动员只作为个人入场。如果情况真是这样,奥林匹克运动将会因财政不足而迅即死亡。——《纽约时报》”(第9章“政治地理学”)

10

提问:开店如何选址?

回答:“德国区域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的最低成本理论用三项基本开支最小化的方法解释一家制造企业的最佳区位——相对交通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成本。”(第10章“经济地理学”)

11

提问:为什么京郊、通州、亦庄等地发展这么快?

回答:“因多年的经济萧条等原因被抑制的对住房的需求,如潮水般被释放出来……住宅土地利用将潮流引导到了郊区……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现在都生活在郊区……面对新出现的劳动力郊区化,产业也随之向外搬迁,这也是受到了成本低廉的郊区现代化单层厂房的吸引,还可以给雇员提供充足的停车位……购买力大规模重新布局……规划的区域性大型购物中心变成了相当于高等级中心地的中心城区外围商业区……综合性办公楼的开发选在高速公路的交叉点上,或者沿着高速公路和大的支线公路两侧。”(第11章“城市地理学”)

12

提问:家庭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回答:“虽然普通家庭垃圾并非政府所指的危险废物,但是其中许多是危险的。含有有毒化学成分的产品包括涂料稀释剂和去除剂、旧电视机和计算机、漂白剂、炉灶与排水管清洁剂、废机油,以及花园除草剂与杀虫剂等。”(第12章“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简而言之,地理学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它是我们生活的指南。

天理难懂,那就学地理吧。

?本文版权归作者小玉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dl/1843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