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地理 >> 叶middot问郎立兴15年
年4月16日,第三届内蒙古美食文化节暨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工作年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期间,“中国第九大菜系—蒙餐”新闻发布会同时举行,来自内蒙古各个盟市的餐饮界人士、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中国菜系新成员的诞生,蒙餐作为官方认可的中国第九大菜系正式登上中国餐饮界的舞台。
本次美食节上,自治区12个盟市的地方协会携多名选手制作出20多桌蒙餐及地方菜宴席,共有多道菜品集中向餐饮界同仁及广大普通群众展示,蒙餐作为中国新菜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活动期间,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郎立兴接受了牛羊传奇的专访,分享了他对发展蒙餐的见解。
叶飞品牌观察家、内蒙古哈木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自媒体高端人物访谈《叶·问》创始人。
郎立兴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蒙餐成为中国第九餐系幕后推手。15年前,郎立兴先生首次提出蒙餐作为中国第九大餐饮的战略构想,得到了时任自治区副主席牛玉儒的支持,之后又策划主导了5届中俄蒙国际美食文化节、3届中国鄂尔多斯黄河美食文化节、首届世界烹羊大赛、6届《食色世界》郎立兴美食摄影展等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美食文化交流活动,还策划了蒙餐作为第九大菜系的标准,主编了《蒙古族饮食图鉴》,对内蒙古饮食文化做了全面深入的梳理。
《蒙古族饮食图鉴》
该书首次全方位、系统地总结了蒙古族及内蒙古地区饮食文化的发展演变,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蒙古族特色菜肴的独特原料、烹饪技术、菜品特色、风味特点等内容。
叶·问:蒙餐作为中国第九大菜系看似横空出世,其实已经“蓄谋已久”应该属于厚积薄发?
郎立兴:蒙餐概念最早在年的第二届自治区餐饮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时任自治区副主席牛玉儒大力倡导发展蒙餐,由此,蒙餐作为我区一个特色菜系被着力打造。
年底,蒙餐标准化工作开始进行,经过5年努力,完成了项蒙餐和地方菜标准,其中蒙餐63项,地方菜项,蒙餐标准表1项。在此基础上编簒了13万字的《蒙餐——中国第九大菜系》一书,收录了余幅图片,以官方名义郑重对外发布。
年4月16日,“中国第九大菜系—蒙餐”新闻发布会召开,蒙餐作为官方认可的中国第九大菜系正式登上中国餐饮界的舞台。
叶·问:在蒙餐菜系成为第九大菜系时,我们提出三个引领,怎样用这三个引领来把蒙餐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菜系?
郎立兴:三个引领是指思想引领、智慧引领和行动引领,打造蒙餐菜系,其实是一个思想引领,是一个智慧的结晶,但是要把它做成有影响的菜系,最终要落实在行动引领上。
这个行动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成果,是一个15年卧薪尝胆的成果。年的时候,当时的牛玉儒副主席提出餐饮要有地方特色,我们就此提出了蒙餐的概念,年与标准化院和技术监督局合作,用5年来完成蒙餐标准制定。
蒙餐走到今天,这个概念是成立的,而且历史是悠久的。蒙古族在十到十三世纪已经有了蒙餐体系,助力一个菜系的传播、发达和成长,那个时代有两上途径,一种依靠商路,把外边的东西带进来,把自己的东西带出去,要有流通。
当时另一种途径是军队,靠征服、统治来实现。元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为蒙餐餐饮发达有了非常大的基础。后来因为更朝换代,蒙餐随着元朝一起衰落了,原来的文化也有许多都消失了,现在来看,在内蒙古打造蒙餐,有历史、有渊源、有根基、有传统。
年的元朝,为了皇帝养生而著作了《饮膳正要》,这本书是集世界大成的营养菜谱,吸取了中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精华,所以蒙餐有着极强的理论基础。
经过五六百年,现在草原上的游牧生活依然存在,虽然没有完全保留兴盛时期的菜品文化,但是大众的餐饮全保留下来了。
在改革开放前,蒙餐并不具备一个菜系的完全要素,便是改革开放几十年后,尤其是内蒙古经济发达后,构建菜系的8大要素基本全都具备,有的还非常有优质。所以我们集中了思想、集中了智慧,提出了蒙餐菜系的概念,做为一个菜系体系是没有问题的。
叶·问:为什么说蒙餐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国际性?
郎立兴:就地域性而言,中国的菜系都是流域菜系,面积都不大,无论苏菜、扬州菜、鲁菜,面积都很小,山东和浙江加起来也不过内蒙一个盟大,这三个菜系的地域面积加一起也不如内蒙古大,我们有万平方公里,资源的分布非常齐全,有草原,有森林,有湖泊,有河流,我们的地貌和产出是匹配的,除了海鲜,什么食材都具备。
再说民族性,草原文化和草原餐饮是中华民族主文化的源头之一,我们的文化在0年来,实际上是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文化的摩擦融合,这种融合在呼和浩特更加明显,内蒙古是拥有长城最长的省份,长城内是农业民族,长城外就是游牧民族,内蒙古就是一个文化碰撞的地方。
至于国际性,我们要站在全球的高度看蒙餐。蒙餐是草原民族的餐饮及文化的总和,放在新时代,它是吸收了历史和时尚的因素而形成的餐饮体系。
在当今天世界,保留游牧文化的国家和地区有许多,游牧文化的餐饮因子还大量存在,在世界餐饮体系中,蒙餐的因素非常明显。这一次的美食节上,来自上海的一桌散席是是西餐式的蒙餐,由一个法国厨师制作,有许多叫鞑靼的菜名。蒙餐在本次美食节上,就已经融合了国际性。
所以,蒙餐将来会是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菜系。
蒙餐概念形成后,小肥羊、小尾羊等餐饮企业增多,有一批企业载体,带领着蒙古餐饮文化走向世界。现在,不光是蒙餐要走出国门,内蒙古文化也要往外走,和餐饮是一个体系。
西方国家的是游牧人的后代,天生就喜欢牛羊肉,胃有记忆和传承,所以我们蒙餐的国际化没有问题。
叶·问:蒙餐提出来只是一个开始,具体要做的工作还有哪些?
郎立兴:要让蒙餐立于世界餐饮之林,把蒙餐旗帜树立起来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仍有许多不足,所以请来中国最有名的大师给大家授课,这两个大师既是艺术家、理论家,同时也都是企业家。内蒙古餐饮人要向他们学习,因为我们真正体系化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叶·问:餐饮协会前几年开始就着手成立专家库和智库,是不是也是为发展蒙餐做考虑?
郎立兴:我们毕竟只是一个协会,需要做事情来发展蒙餐,包括大师张清收徒,既是协会的行为,也是行业的需要。要利用这样的厨师队伍,为内蒙古打造蒙餐。
粤菜已经风靡全世界,它在理念研究、人才培养、教育等体系化方面是非常领先的,厨师、理论、菜品体系、资金、市场等都很成熟发达,我们还有差距,这次拉开这个序幕,就是要做这样体系化的事情。
叶·问:年,协会的发展会有哪些大动作?
郎立兴:第一要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只靠协会是不行的,要靠政府来强力推进,重点盟市都会有大的行动。
第二是要加强宣传,要通过媒体来宣传蒙餐的意义和重要性,让蒙餐被更多人了解、接受。
第三要强化学习,让蒙餐的理念完善化和体系化,把企业和专家队伍武装起来,让真正懂蒙餐的人投身到蒙餐事业中。
这些年协会成立了许多专业委员会,也都是为了打造蒙餐体系化服务的,比如品牌推进委员会,要打造蒙餐品牌,营养委员会要研究《饮膳正要》,专业委员会都要行动起来,为蒙餐服务。
另外,要利用协会的平台、媒体的平台、商场供应链的平台,尤其是美食节等各种大赛,来推进蒙餐质量的提升、体系化的进程,要做的事非常多。
叶·问:年,内蒙古政府提出了全域旅游,餐饮业如何和旅游业相互融合?
郎立兴:无论是全域旅游,还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或者是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终端的产业是舌尖,是餐饮业。在旅游的六要素中,吃和住也是最主要的元素,在这些方面,无论是抓旅游还是抓农牧业,把餐饮做为一个切入点,或者主力军都不为过,只有餐饮先行,才能牵动这些行业的真正发展,才能让这些行业有地位、有效益,才能发展地更好更快,让更多的消费者来到内蒙古。
从目前的数字来看,年,全区旅游总收入是亿左右,其中吃住带来的收入有亿,占40%的比重,所以这方面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吃和住是内蒙古旅游要素里的短板,未来可提升和发展的空间和潜力都是非常大的。
回复关键字,更多精彩等着您猜您对以下内容感兴趣,敬请回复:
牧羊人沙龙好食材叶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