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莫奈的中国文化情节

发布时间:2021/5/7 17:46:18   点击数:
全国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36741.html
知识是一种潜在的力量

莫奈的中国文化情节

作者:王正

年圣诞节下午,“阳光明媚,人们享受着生活的无穷乐趣。”这句来自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的台词,正好符合此情此景。我来到上海外滩一号BUNDONEARTMUSEAM参观《莫奈·日出印象》画展。这是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油画原作年来首次登陆中国。展览以《日出·印象》为主题,展出了47件作品,其中有9幅借展于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馆藏的莫奈油画作品。9件莫奈的作品中,除了马摩丹莫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现代艺术的开山之作《日出·印象》之外,还有《伦敦查灵十字桥,雾中烟云印象》《帆船,夜晚印象》《特鲁维尔海滨》《海滩上的卡米耶》等莫奈经典力作。还将呈现抽象画派大师维琪·科隆贝特和具象画派大师热拉尔·弗朗格的作品。《日出·印象》创作于年,当时莫奈随经商的父亲生活在法国的港口城市勒阿弗尔,画作展现的就是莫奈在港口等待黎明破晓之时见到的场景。这幅作品的笔触随性,并前所未有地记录了冒着浓烟的现代工厂和发亮的橙色太阳,莫奈将其随口命名为“印象”。该画当时因开创了不同风格触碰了学院派的界限,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转变,推动了美术观念和绘画技法的革新,因此被认为是西方艺术史上划时代的巨作,同时也是法国的国宝级作品。《日出·印象》是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在强调自然界的光和色的基础上所创作的一幅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赋予了更强的象征意义:日出代表着新生和希望,当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就是新的一天到来,给人以向上奋进的感觉。

莫奈

画展上的莫奈《日出》

画展在上海外滩一号二楼举办,原址是英商兆丰洋行的产业,英商麦克倍恩公司接手后于年投资建造这座大楼,年竣工时为7层,称“麦克倍恩大楼”(McBainBuilding),是当时外滩最高的一幢建筑,现门牌编号是中山东一路1号,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年,此楼大部分租给了亚细亚火油公司(AsiaticPetroleumCo),并允许其在大楼的正门挂上亚细亚公司的标志。亚细亚公司是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资的子公司,总公司在伦敦,分公司遍布五大洲。由于“亚细亚”是垄断中国石油制品的大公司,火油又是用途广泛的生活用品,人们印象很深,此楼渐渐被称为“亚细亚大楼”。年加了1层。年,亚细亚大楼由华东石油公司接管。年,上海市冶金设计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上海市丝绸公司迁入办公。年,外滩房屋置换,这幢大楼成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该楼建筑面积平方米,占地平方米。由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马海洋行(Moorhead&Halse)曾经是上海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年,由英国工程师RobertBradshawMoorhead和SidneyJosephHalse合伙组建。

外滩一号

外滩是上海的风景线,也是全世界少有的都市景点,好些第一流的建筑师曾在这里大显身手,留下了几十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优美建筑,使外滩有“外国建筑博览”之称。我也曾委托建筑师、外滩源研究学者陆定荣先生专门为我设计过外滩源游览线路,可以逐一参观游览,每一栋房子都有一段历史,都有一段和中国无法切割的历史。

外滩源示意图

此次画展却没有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连作《睡莲》。这是一部宏伟史诗,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年之后,莫奈与印象派的其他画家们疏远了,他在吉维尼造了一座小花园,住在里面作画。他喜欢把水与空气和某种具有意境的情调结合起来,这样产生了《睡莲》组画。沿着水面,美丽的睡莲一片片向湖面远处扩展开来,画家利用了树的倒影,衬托出花朵的层次,是十分有创造性的构思。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此后27年里,他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主题。

莫奈组图《睡莲》

莲花,在中国又叫荷花。但是莲花更为有名。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说到莲花画家,纵然宋代留下好些工笔画,明清的徐渭、陈洪绶、恽寿平也有不俗的莲花作品留世,但是爱莲者却会不约而同想起了莫奈。巴黎的橘园美术馆,以莫奈的莲花图而著称。印象派创作者视水为重要母题,从音乐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到拉威尔,甚至浪漫派的前辈弗雷的船歌和李斯特的《埃斯特别墅的喷泉》,水声、波光、倒影、小舟,化为了音乐里的瞬间。莫奈是画家,他也不例外的表现出清圆水面上的主角不是莲花而是跃动的光点和静谧的倒影。

莫奈不通中国诗文,他买地、挖塘、建桥,栽种荷花是因为痴迷浮世绘。同期的画家爱效仿这种风格,连德彪西的交响乐《大海》,也受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的启发,但莫奈这般硬核操作,实属罕见。当时他的农民邻居,一度强烈反对,担心奇怪植物会污染水质。

老年的画家,为眼疾所困扰,这是印象派画家的职业病,莫奈经常在户外工作,紫外线伤害很大。晚年更是越来越分辨不清颜色,红色变得污浊,粉色变得苍白,饱和度较低的色彩逐渐消失。这对于捕捉光影的人是最大的痛苦,在他82岁时不得不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带上了特制的矫正眼镜,也因此看见了紫外线。这组巨型连花图开始创作时莫奈已经74岁高龄,持续12年直到莫奈86岁去世为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莲花性格,不但受到中国士大夫的推崇,也受到西方艺术家的青睐。艺术本无国界,艺术家对世界真善美都有共同的爱好。

荷花

愿莫奈的莲花组图也能够到中国来展出,印象派和中国画的写意颇有相似之处,境由心造!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dl/2036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