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发布时间:2020/10/20 15:53:31   点击数:

一台相机一支笔留作日后的回味之

阿尔巴尼亚行之三

昨晚住宿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

早上晨曦微露,我们去大街上看看刚刚醒来的城市。

街上行人不多,办公机构大门紧闭。

一些小商铺、食品店已开门纳客。

这可不是豆腐哦,是奶酪

昨晚被夜幕和灯光遮掩起来的一些居民楼,在渐渐明亮的天色中露出陈旧的本相。

早餐后拖着行李箱要离开酒店了,去前台交房间钥匙,没想到值班姑娘送给我一张风光明信片。

明信片正面是地拉那地标性景观,背面是她亲手写的赠言。

酒店赠送的明信片

我不识这些外国字,但能体会到字里行间的特殊情谊。

想当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有特指的名句,中阿两国普通老百姓都知道。

我向姑娘表示谢意。

她微笑着回应,然后又俯下身去继续在明信片上书写……

最终,我们差不多每人都收到了这份小礼物。

8点半钟,我们出发了。

望着车窗外缓缓退去的楼宇和街道,我在心里向这个从小就知道的社会主义国家告别,向这个既陌生又似曾熟悉的山鹰之国告别。

祝愿这里的人们生活快乐、幸福!

两个小时后,我们进入公路旁的加油站休息。

旁边有户人家出售自制的水果罐头。导游海波姑娘买了一罐让大家尝尝。

看我们女人手劲儿小,开启瓶盖困难,屋里的男人赶紧出来帮忙。

一罐樱桃汁的罐头2欧元,买品尝用的小塑料杯子花了1欧元。

果汁的味道纯正,微酸,应该是天然的吧。

再上路,就驶进山区了。不愧是山鹰之国的地势。

来到边检站时,我掏出手机测了,已经从地拉那的海拔米上升到海拔0米了。

按惯例,依然是大巴车司机伊万代劳,拿着所有护照去岗亭办理手续。

阿国边检站

很快,顺利出关——同入关时一样顺利。我不知道是否只对中国人这样。

北马其顿边检站

前面是北马其顿共和国的边检站。

伊万没熄火,下车去送护照。结果悻悻地回来了,说不仅要再呈上所有团员的名单,还得给钱——他们直接要钱,并且还直接点名索要啤酒。

车上没带酒。伊万只好给钱了,两个岗亭分别给了15欧元、10欧元。

然后痛快了,放行。

北马其顿国旗(图据网络)

猛然间,我想起柬埔寨边检官员的龌龊嘴脸(点击链接:入柬埔寨海关,看边检官员龌龊的脸),真的是一路货色。

世界这么大,脏人哪儿都有。

导游在车上跟我们说,他们并不是针对中国人的,别人过关也得给钱。北马其顿穷啊,穷得不要脸了。

原来如此。相比之下,阿尔巴尼亚多有尊严。

我们直接前往北马其顿边境城市奥赫里德。

它离边境很近,只需20分钟车程。

北马其顿共和国原先叫马其顿共和国,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成员国,1年联邦解体后而独立。

由于在“马其顿”这个名称的使用上,与希腊长期存在争议,于年2月12日改为现在的国名。

北马其顿旅游业发达,奥赫里德湖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很快,我们抵达奥赫里德。

这是北马其顿第7大城市,建于公元前2世纪,现有居民约4.2万人。

它位于奥赫里德湖的东北岸,拥有许多古建筑和名胜古迹,是个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古城。

年和年,奥赫里德与奥赫里德湖先后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也是到目前为止北马其顿共和国的唯一。

已是中午,先得填饱肚子。

我们落座一家西餐厅,并不是旅行社事先预订的,而是一路走来,选了一家洁净、规模较大、有当地人在吃饭的餐厅。

导游很费心思地为我们挑选有特色的食物。

每人一份8欧元的套餐,包含金枪鱼三明治、金枪鱼沙拉等。量挺大,吃不了,我们把剩余的食品打包带走。

临走时,大家向服务生道谢。他们热情地教我们说谢谢,fala!嘿,这个好记——“发啦”。

离餐厅不远,马路对面有家售卖旧物的小店,没想到中国产的“三五牌”挂钟赫然挂在墙上。

这些老物件,就是在国内恐怕也不易寻到呢。

前面就是奥赫里德湖,一个海拔近米的山顶湖。它的秀美,我哪会想到?

文/摇滚老太图/黄海土豆

点击下面即可阅读其它游记

地拉那,你还好吗?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桥》——啊!朋友再见黑湖打卡欧洲第一大峡谷石头城,科托尔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fz/1853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