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当年中国资助此国多亿,结果不仅大肆

发布时间:2020/11/8 16:52:48   点击数:

自从二战结束后,就有不少大国支援小国的例子。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虽然当时国内贫困,还是帮助了不少第三世界的国家。其中不少国家受到帮助后知恩图报,与我国建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如巴基斯坦就被中国人称为“巴铁”。至今倘若有中国人在巴基斯坦遇到困难,也都会得到巴基斯坦人民的热情帮助。

不过也有一些国家忘恩负义,在接受援助的时候是泪眼汪汪,感激涕零,援助一旦结束,或稍微减少,便立刻恶言相向。

欧洲少有的红色国家,却被老大哥抛弃

阿尔巴尼亚曾是欧洲少有的红色阵营国家,因此二战之后,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没少援助阿尔巴尼亚。

当时,作为超级大国,苏联希望自己的军队能够通过进入巴尔干半岛,扩大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威望。阿尔巴尼亚因此成为苏联进入半岛的最佳跳板。

因此苏联当时给予阿尔巴尼亚很多援助。如在经济上给阿尔巴尼亚提供了丰富的现金以供其发展;在工业上,苏联派出许多专家和技术工人,帮其建造各种基础设施的工厂。苏联的这种援助从年开始,一直持续了15年。15年里,阿尔巴尼亚都展现出一种富足的生活姿态,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非常滋润。

然而,阿尔巴尼亚从未思考过苏联此番行动的目的。于是在年苏联表示出希望进一步加强对阿尔巴尼亚的控制时,遭到了阿尔巴尼亚方的严词拒绝。双方因此反目成仇。

由于我国恰好当时同样处在反美、反苏的状态,阿尔巴尼亚主动向我国示好。面对艰难的国际形势,我国决定对阿尔巴尼亚提供援助。

扶贫扶出个白眼狼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间,中国每年都向阿尔巴尼亚提供各方面、各行业的援助,不仅派出大批专家和工人为阿建设政府大楼、公路、铁路、市政等公共设施,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甚至大量发放低利率贷款。

有媒体统计,在年至年之间,中国共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援款75笔,总金额高达人民币多亿元。

为了表达对中国援助的感谢,阿尔巴尼亚人民还创作了一首歌颂两国友谊的歌曲《地拉那北京》。

虽然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工业援助,但是阿尔巴尼亚的国内经济一直停滞不前。这是因为无论是阿尔巴尼亚政府还是其人民都没有进取心。面对来自中国的援助,阿尔巴尼亚政府不仅没有好好利用,反而大肆挥霍。如用我国生产的特种钢做马路边的电线杆,或是用钢筋修建纪念碑。对于中国援助的军事武器,如战斗机、坦克等,也都不做任何维护。

年,我国对于阿尔巴尼亚政府的这种肆意挥霍的行为实在忍无可忍,彻底终止了对其的援助。然而阿尔巴尼亚迅速翻脸不认人,其领导人霍查在同年的讲话中,更是公然把中国称为敌人。如此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中国终于认清了,从此之后,阿尔巴尼亚就消失在中国人的视野中。

无法点亮的“欧洲之光”

其实,阿尔巴尼亚之所以如此懒散,除了其本身毫无进取之心,实在是因为苏联、中国这些大国对其太过放纵。

正是因为有这些大国的存在,阿尔巴尼亚根本不用担心未来经济的发展,也不用对未来进行规划。

至于从年至今的四十年里,阿尔巴尼亚的国内局势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其公民贪图安逸,没有野心。其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更是欧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它的人均收入在富裕的欧洲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为此,世界经常嘲笑阿尔巴尼亚是“无法点亮的欧洲之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fz/1870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