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分享一首歌苏联制造

发布时间:2021/4/27 10:50:01   点击数: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一度是在文化上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歌曲之外,文学、电影、绘画、戏剧、建筑等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五十年代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就可以明显看出“斯大林建筑风格”的影响。这些建筑体现出的自信与强大,今天也力压“大裤衩”、“大坟包”一类的丑陋建筑。

  苏联解体后,继承者俄罗斯在文化上一度乏善可陈,加之中国主流文化精英眼里只有美国,新俄罗斯对当代中国文化上的影响就很小了。

  但去年在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在俄共举办的纪念音乐会上,听到了一首《苏联制造》(СделанвСССР),还是让我为之动容,全场的观众也伴着音乐的节奏起立鼓掌,许多人热泪盈眶。

  回来查了一下,这首歌的歌词如下——

  乌克兰和克里木,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

  这是我的国家。

  萨哈林和堪察加,乌拉尔一座座山冈——

  这是我的国家。

  克拉斯诺达尔边区,伏尔加流域和西伯利亚,

  高加索和哈萨克斯坦,还有那波罗的海沿岸……

  我生在苏维埃联盟,

  我是苏联制造!

  我生在苏维埃联盟,

  我是苏联制造!

  留里克,罗曼诺夫,列宁和斯大林——

  这是我的国家。普希金,叶赛宁,维索茨基,加加林——

  这是我的国家。

  破败的、新建的教堂,

  红场,还有那贝阿铁路干线……

  我生在苏维埃联盟,

  我是苏联制造!

  我生在苏维埃联盟,

  我是苏联制造!

  奥林匹克金牌,起跑,获胜——

  这是我的国家。

  朱可夫,苏沃洛夫,康拜因,鱼雷——

  这是我的国家。

  资本寡头和乞丐,强力和崩溃,克格勃,内务部,还有伟大的科学文化……

  我生在苏维埃联盟,

  我是苏联制造!

  我生在苏维埃联盟,

  我是苏联制造!

  格林卡,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弗鲁别利,夏里亚宾,夏加尔,艾瓦佐夫斯基,石油和钻石,黄金,天然气,舰队,空降兵,空军和特种部队。伏特加,鱼子酱,艾尔米塔什和火箭……

  地球上最最美丽的女人,

  象棋,歌剧,最好的芭蕾,

  你们说说看,有啥是我们所没有的?!

  即使整个欧洲联合起来侵犯,

  我们的祖先万众一心,在战斗中将他们击毙。

  我们万众一心赢得了二次大战的胜利,

  万众一心我们就是最强大的国家。

  条条国界线让人窒息,没签证寸步难行,

  离开我们,你们怎么样了?朋友们啊,请你们回答!

  我生在苏维埃联盟,

  我是苏联制造!

  我生在苏维埃联盟,

  我是苏联制造!

  《苏联制造》视频地址   当时在莫斯科的音乐会现场,虽然听不懂歌词,但见歌手背后的大屏幕上,不断出现展示苏联时代取得的科技、文化和工业成就的影像,包括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获得金牌的体育运动员接受欢呼、红场上的胜利阅兵式、斯大林视察工业博览会等。

  《苏联制造》这首歌创作于年,词曲作者奥廖科.米哈伊洛维奇.卡兹马诺夫(Оле?гМиха?йловичГазма?нов)是俄罗斯著名的摇滚歌手,作曲家,诗人,年出生于加里宁格勒州一个军人家庭。

  奥廖科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歌手,年轻时就读于加里宁格勒高等海洋工程学院,一直从事船舶机械设备专业工作。30岁的时候进入加里宁格勒音乐学校学习吉他,此走上艺术道路。

  年,苏联解体,奥廖科刚好四十岁。对他个人来说,正是壮盛之年,但“我的国家”没有了,“制造”了他,并且令他骄傲、自豪的“苏维埃联盟”成了历史名词,这让他困惑、失落、伤感、不知所措。

  这种复杂的感觉不是属于奥廖科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整整一代苏联人的!

  好在奥廖科是艺术家,他会作词,能作曲,更能用慷慨苍凉的嗓音把自己的感受唱出来。

  奥廖科的歌声在前苏联地区赢得了巨大共鸣。前不久我曾经看过一条新闻,一位乌克兰卡车司机因为在自己的驾驶室听《苏联制造》,居然被政治上极端反俄的警察逮捕。

  年,奥廖科年获得“俄罗斯艺术家”的荣誉称号,年,奥廖科获得“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年,在《苏联制造》获得极大成功之后,奥廖科又获得俄罗斯“最时尚歌手”奖,但奥廖科对此很有保留,他说:“我认为这(奖项)并不正确,因为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时尚的人,我只是个是歌手,只是做了点人民希望和喜欢的事情”。

  《苏联制造》为什么在前苏联地区引起广泛共鸣?正如中国的《我的祖国》唱出了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无限向往一样,《苏联制造》则唱出了经历过苏联时代的当代俄罗斯人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缅怀。

  在“去意识形态化”的今天,歌词的表达是委婉的,但非常清晰——辽阔美丽的国土,辉煌的军事、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团结的人民,强大的凛然不可侵犯的祖国……这一切都是属于社会主义的,属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所特有的。

  歌词提到了苏联时代很多建设成就。比如贝阿铁路,是苏联东西伯利亚与太平洋沿岸的第二条铁路。其中65%的线路要穿越永久冻土带,西段和中段是强地震频发地带,年平均气温零下4度,冬季最低可降至零下64度。苏联铁道兵和共青团员在修筑这条铁路时付出了史诗般的牺牲和努力。

  再比如,康拜因,即联合收割机。虽然并非苏联发明,但却在苏联集体化之后被大规模使用的,甚至成为集体农庄的象征,在反映苏联集体农庄的小说和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康拜因的形象。

  《苏联制造》的旋律是激昂的,但也有抑制不住的沉痛与伤感。

  强大统一的苏联已不复存在,一分为十五,“条条国界线让人窒息,没签证寸步难行”,曾经团结统一的“苏联人民”也荡然无存,形同路人,甚至反目成仇(如俄罗斯与乌克兰)。

  分开以后大家过得好吗?一点也不好。“离开我们,你们怎么样了?朋友们啊,请你们回答!”难怪那么多俄罗斯听众都潸然泪下。

  时间在不断流逝,曾经无比辉煌的“青年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的雕塑已变得斑驳陆离,列宁的铜像上也布满了铜锈。无论《苏联制造》多么令人心潮澎湃,但苏联的坟墓上已经长满了青草,一片荒凉。

  今天,即便普京充满雄心壮志,似乎有无尽的精力,但俄罗斯仍然没有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

  今天,苏联是专门用来缅怀的!曾经的苏联人,只能在歌声中缅怀“制造”了他们的苏联!

  “离开我们,你们怎么样了?朋友们啊,请你们回答!”

除阅读本文以外,欢迎回复关键词“十月革命、卫国战争、宪法、福利、优越性、社会保障、住宅、谣言终结、公休、计划经济、剥削、贫富差距、五年计划、集体农庄、市场经济、民主、选举、宣传、莫斯科、列宁格勒、乌克兰、华约、奥运会、誓词、纪念碑,苏联英雄、阅兵、军工、军援、游击队、解体、遗民、肃反、辟谣、最高领袖、输出革命、论战、列宁斯大林及历届最高领导名字、苏斯洛夫、朱可夫、共青团、地铁、科学院、航天、小说、军歌、诗歌、乐团、油画、电影、食品”等获得“苏联主义官方词条”解释。谢谢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fz/2015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