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高考地理课堂答题模板湖泊的

发布时间:2020/11/24 20:32:16   点击数:
一、描述湖泊的水文特征1、水量取决于湖水的补给方式、流域面积、湖区地形等2、水位和水位的季节变化(有时还要看年际变化):(1)雨水补给为主的:雨季水位高,旱季低(2)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水位高,冬季低(3)季节性积雪补给为主的:春季水位高(4)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湖泊,水位相对稳定另外特殊情况:湖盆底部地形平坦,湖水较浅的,水位变化大;湖水深,地形坡度大的,水位变化小3、深度:取决于湖水的补给方式、流域面积、湖区地形、径流携带的含沙量等4、盐度、水质(酸碱、矿物质)如淡水湖(有进口有出口,盐分不易积累)咸水湖(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有进口无出口)影响因素有气候(降水量/融冰量/融雪量、蒸发量)、径流(流入、流出)、湖泊封闭程度、生产生活用水等--参照影响盐度的因素5、含沙量(或湖泊清澈程度、颜色、能见度):周围地形、气候、植被、径流、湖床深浅、附近风沙6、水温和结冰期:直接因素是气温,间接因素:纬度、地形、盐度、水深、离陆地远近、流动性、温泉(地热)7、生物:气温、地形、饵料、水域面积、封闭程度、人类活动影响8、其它特殊特征,如

湖泊中的冰泡的成因是湖底有大量的有机质分解产生了大量气体从湖底上升,同时湖水正处于结冰时期,就会形成冰泡湖。如下图:

冰泡湖视频及典题,可点击相关链接

()冰泡湖、蓝冰(视频+典题)

二、盐湖形成条件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淡水补给量少降水: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湖水补给量少;融水:(冰川消退)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径流汇入:无径流或少径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少;人为:人口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水库截留等,导致入湖淡水减少2、蒸发量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风大,加剧蒸发气候干旱,全球气候变暖等,导致蒸发量增大3、蒸发量大于淡水补给量另外可能:地形封闭,为内流湖,无径流排出盐分,盐分不断累积早期为海洋,后经地壳抬升,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水地势低于海平面,与海洋水连接,海水入侵

精选试题:

下图是2—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江苏)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2.(江苏)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答案与解析:

1.B 考查读图能力。图中显示两湖水体面积年最大,A项错误;2—年两湖水体面积都减小,至年都增大,到年都减小,故B项正确,C项错误;—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D项错误。

2.A考查湖水的补给。两湖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所以水位的年际变化大。

(江苏)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双选)

3.“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4.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答案与解析

3.AC 考查水循环原理。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更新周期短;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更新周期长。滇池流域面积较小,汇入水量少,进出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更新周期长,因此AC正确。

4.BD 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增加滇池水量,提高其水体自净能力;能增加昆明水资源供应,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因此BD正确。

湖泊水位高低与流入和流出水量有关。某湖泊补给主要是降水补给,读该湖泊某年份的流量进出情况统计图(下图),完成问题。

5.该湖泊水位最高的

A.7月B.l月

C.10月D.4月

6.该湖泊最可能位于

A.欧洲东部B.中国东部

C.美国东部D.澳大利亚北部

答案与解析

5.D当流出大于流入,直到持平时流量最小,水位最低,据图可知,从4月-次年5月,从出入平衡到流出为主,又到出入平衡,后于11月转入流入为主,所以10月持平时水位最低,C正确。

6.D据图可知该湖泊所处地区12-2月以流入为主,说明降水量大,为北半球冬季,普遍降水少,只有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夏季,符合题意,排除ABC,D正确。

理解流出、流入量与水位高低的关系可顺利解题,关键是理解一点:并不是流入最多的时候水位最高,也并不是流入最少时水位最低。

天山山脉北麓的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余米,面积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伊塞克湖是世界最深高山湖泊,其形成原因是

A.火山口湖B.泥沙堆积

C.构造陷落湖D.冰川侵蚀

8.若将该图转绘成等高线地形图,推测甲乙丙丁四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的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与解析

7.C伊塞克湖位于天山山脉内部,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因地壳断裂陷落而成,故C正确。8.B等高线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坡度最陡,由图中山脊的位置及数据可知,乙处坡度最陡。故B正确。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西部水量大

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

C.湖泊西部水温高

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

10.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

A.丰水年份夏季

B.枯水年份冬季

C.丰水年份冬季

D.枯水年份夏季

11.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C.水质恶化D.湖口水闸建设

答案与解析

9.B从图中可看出甲湖西部河流和城市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B正确;同一湖泊水量、水温和更新速度差别不大。ACD错误。

10.A由材料“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可知,该流域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根据材料“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可推测出,丰水年夏季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含磷地表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搬运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

11.D修建湖口水闸后,甲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和“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导致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D正确。

右图示意某湖7千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95mm,蒸发量mm。读图完成问题。

12.导致该湖7千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A.气候变干B.绿洲萎缩

C.汇水面积减少D.围湖造田

13.最能反映右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图的是

答案与解析

12.A从图上提供的时间等相关信息不难判断该湖的湖面在不断缩小,再根据图中的经纬网等信息可以肯定该是地处西北的准葛尔盆地,进而可以确定导致该溱7千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干所致,故选A

13.C图中的不同时期的湖面线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等高线,从图上的PQ的连线来看,一定是靠近P处一侧地势较靠近Q处一侧要陡得多,故在AC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排除选项BD,在从Q向P的连线中,在到达湖心之前,还要经过两条较密的湖面线,故选C。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乌尤尼盐沼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面积平方千米,海拔米,是世界最大的盐沼,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盐沼之一。数百万年前,这片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约4万年前,这里是一个史前巨湖。周边山地分布有大面积的富含锂的火山喷发岩,盐沼的锂矿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左图为玻利维亚南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沼泽地带。乌尤尼盐沼由于雨季积水时湖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天空景色,水天相接,纯净梦幻,因此被称为“天空之镜”(右图);同时,乌尤尼盐沼卤水中含有几乎占有全世界一半的锂金属资源。锂金属资源主要通过卤水提锂工艺制成初级产品—碳酸锂。

(1)简述乌尤尼盐沼经历的“海—湖—沼”的演变过程。(8分)

(2)分析“天空之镜”景色的形成条件。(8分)

(3)你是否赞同大力开发乌尤尼盐沼地区的锂金属资源?请说明理由。(8分)

答案与解析:

(1)地壳抬升,安第斯山脉从海底隆起,未退却的海水在山间形成内陆盐湖(2分);由于地形封闭(2分),气候干旱,降水少(2分),蒸发旺盛(2分),逐渐形成盐沼。

解析:该地区最早为海洋,又因为该地地处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挤压消亡带,所以地壳抬升后,该地区形成内陆盆地,未退却的海水形成了内陆湖泊。再结合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如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淡水补给少,所以盐分不断累积变成高盐度盐湖。我国青藏高原的茶卡盐湖的形成过程与之类似。

(2)海拔高,大气能见度好(2分);地势平坦开阔,形成水天相连的景观(2分);降水少,晴天多,风力小,湖面平静(2分);湖底盐壳为白色,水质清浅,倒影成像质量高(2分)。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湖面像镜子”说明湖水洁净、湖面平静。这是由于该地海拔高,大气能见度好;降水少,晴天多,风力小,湖面平静;由于该湖为盐沼湖泊,湖底盐壳为白色,水质清浅,倒影成像质量高;从图中可以看到,该盐沼部位地势平坦开阔,在洁净且平静的湖面背景下,倒映着天空景色,形成水天相连的景观。(3)赞同:锂金属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2分);增加就业机会(2分);增加经济收入(2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或反对:开采锂金属资源会大量消耗当地水资源(2分);污染水质(2分);“天空之镜”景观被破坏(2分);初级产品利润低(2分)。

解析:此开放类的题目还是要注意咱们以前的模板:赞同:有利的区位条件+有利的影响;不赞同:不利的区位条件+不利的影响。如果赞同大力开发乌尤尼盐沼地区的锂金属资源,主要考虑的是开发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效益:锂金属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果反对大力开发乌尤尼盐沼地区的锂金属资源,主要应考虑开发可能产生的生态破坏和因出售初级产品的低效益、高代价问题:开采锂金属资源会大量消耗当地水资源;污染水质;“天空之镜”景观被破坏;初级产品利润低。

本文素材和试题来源于网络

温馨提示:为防失联,请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jj/1891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