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经济 >> 专栏快照寻访斯大林格勒的印记
这是一座依水而建的城市,连接着伏尔加河与顿河。但似乎更让其闻名于世的是那场惨烈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虽然硝烟已同其曾用名斯大林格勒一样随风而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的伏尔加格勒全城有近百座纪念碑和雕像,供人们凭吊和瞻仰。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自年7月至年2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此战之后苏联开始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苏德双方在城里展开激烈巷战,有些重要据点被反复争夺,伤亡异常惨烈。
↑一对情侣在马马耶夫岗相拥。位于伏尔加格勒市内的马马耶夫岗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主战场。山岗最高处耸立着高85米、手擎利剑的“祖国母亲在召唤”的巨型雕像,气势雄伟,被视为伏尔加格勒市的象征,也是俄罗斯的象征之一。
↑一辆轻轨列车从马马耶夫岗下驶过。
↑一位妇女向马马耶夫岗的烈士墓献花。
↑礼兵从“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旁走过。
↑换岗的礼兵站在马马耶夫岗的烈士墓前。
↑马马耶夫岗的卖花妇女。俄罗斯人很喜欢花,街头还能见到24小时营业的花店。
↑列宁雕像旁的无名烈士墓。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景画纪念馆前的坦克。这些坦克都是当年使用过的,只是外壳重新喷过漆。
↑几位男子站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景画纪念馆前的坦克旁。
↑一位男孩在二战时使用过的大炮旁比划。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景画纪念馆内的斯大林像。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景画纪念馆旁边有一幢5层楼房的残垣断壁,大战时,全城房屋被毁,这是特意保留下来的。
↑一位工人在5层楼房的残垣断壁旁施工。
↑89岁的老兵伊万诺维奇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全城都动员起来了,只有妇女和孩子留在后方。
↑一位孩子在伏尔加河畔骑自行车,身后楼房上是“英雄城市”徽章。二战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基辅、敖德萨、莫斯科、明斯克等12座苏联城市获得“英雄城市”称号,布列斯特要塞获得英雄要塞称号。
↑伏尔加格勒市中心的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这里埋葬着红色政权的英雄守卫者。
(图/文:金良快)
金良快,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同年进入新华社摄影部工作至今。先后参加过汶川地震、国庆60年阅兵、埃及动乱、印尼火山爆发等国内外重大事件报道。《民营剧团困局》获第九届华赛银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