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经济 >> 跨媒体艺术考研知识内参呼捷马斯VK
呼捷马斯
VKhUTEMAS
呼捷马斯“是艺术——技术——工业的最高专门教育机构,宗旨在为工业生产培养最高水平的艺术大师,以及技术职业教育的设计人和领导人。”
——年12月19日列宁签署的政府决议
展览:“VKhUTEMAS——俄罗斯的现代实验室”大型展览在德国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举办
呼捷马斯与全盛时期的俄罗斯先锋派联系在一起:
埃尔?利西茨基(ElLissitzky)
ArkhitekturaVKhUTEMAS.RabotyarkhitekturnogofakultetaVKhUTEMASa,-
(ArchitectureofVKhUTEMAS:TheWorksoftheDepartmentofArchitecture,-)
纳姆?嘉宝(NaumGabo)
莫伊谢伊?金兹伯格(MoiseiGinzburg)
古斯塔夫?科鲁特西斯(GustavKlutsis)
康定斯基(VasilyKandinsky)
《点线面》《论艺术精神》
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KazimirSeverinovichMalevich)
《从立体主义到至上主义》
《非客观的世界》
亚历山大?梅尔尼科夫(AlexanderMelnikov)
柳波芙?波波娃(LyubovPopova)
亚历山大?罗钦可(AlexanderRodchenko)
阿列克谢?休谢夫(AlexeiShchusev)
瓦尔瓦拉?斯捷潘诺娃(VarvaraStepanova)
塔特林(VladimirTatlin)
亚历山大?维斯宁(AlexanderVesnin)
当地时间年12月4日,“VKhUTEMAS——俄罗斯的现代实验室”(VKhUTEMAS–ARussianLaboratoryofModernity)大型展览在德国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Martin-Gropius-Bau)隆重开幕。VKhUTEMAS,即俄罗斯高等艺术暨技术学院,被认为是“俄罗斯的包豪斯”(RussianBauhaus),是一间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艺术学校,尤其在上世纪20年代一度成为至上主义、构成主义、理性主义这三个俄罗斯先锋派艺术与建筑运动的中心。该学院于年9月由苏联政府在莫斯科创立,是一所国立艺术技术学校,共拥有八个学院:五个技术工坊(木工、金属、纺织、版画制作和陶瓷)、三个艺术工作室(绘画、雕塑和建筑),学生达数千人。本次展览是德国首次关于VKhUTEMAS的专题展示,由德国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与莫斯科Shchusev国家建筑博物馆(ShchusevStateMuseumofArchitecture,Moscow)联合主办,由-年VKhUTEMAS的俄罗斯建筑设计入手,共计展出件作品,包括学校师生的创作草图、素描、绘画和模型。
年十月革命所带来的根基于工业化的新秩序是对于旧秩序的终结。革命之后,大环境为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观念的构成主义提供了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领域实践的机会。VKhUTEMAS的专业教学包括基础入门课程以及一套完整的由艺术与科学课程共同组成的学位研修专业课,这些课程在当时无论是设置还是内容都十分新颖且具启发性的。学院的任课教师由著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师担任,他们名字与全盛时期的俄罗斯先锋派联系在一起:埃尔?利西茨基(ElLissitzky)、纳姆?嘉宝(NaumGabo)、莫伊谢伊?金兹伯格(MoiseiGinzburg)、古斯塔夫?科鲁特西斯(GustavKlutsis)、康定斯基(VasilyKandinsky)、亚历山大?梅尔尼科夫(AlexanderMelnikov)、柳波芙?波波娃(LyubovPopova)、亚历山大?罗钦可(AlexanderRodchenko)、阿列克谢?休谢夫(AlexeiShchusev),瓦尔瓦拉?斯捷潘诺娃(VarvaraStepanova)、塔特林(VladimirTatlin)和亚历山大?维斯宁(AlexanderVesnin)。学院的目的是借用艺术与建筑去塑造“新人类”,从而为艺术与社会间的关系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对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正确性问题在学院历史上经历了艰难的争论过程,尤其在建筑被认为是“综合艺术”之后,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在其中扮演了决定性作用。大量的学位论文及实验性研究课题为我们展现了丰富的乌托邦理想与巨大的建筑潜力。同时,他们也用许多极端的形式阐释了学院中多样甚至是冲突的理念与倾向。
VKhUTEMAS的影响力远播苏联之外的其他国家,并与当时的包豪斯建立了联系,后者年成立于魏玛,后迁至德绍。年,VKhUTEMAS的学生和他们的老师梅尔尼科夫、罗钦可在巴黎世界博览会(Expositioninternationaledesartsdécoratifsetindustrielsmodernes)上举办展览。年,为了强调学院在科学方面的教学特色,遂改名为高等艺术暨技术学院(HigherArtistic-TechnicalInstitute),即VKhUTEMAS。在当时,学院上下拥有一个共同的期望,即从纯艺术(FineArts)转向应用美术(AppliedArts),推动工业与制造业发展。构成主义者认为:所有艺术家应该“进入工厂,在那里才有真实的生命”。艺术同时也将为构筑新社会而服务。因此,传统提供愉悦经验的艺术概念必须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生产和工业,这与新社会和新政治秩序是密不可分的。那些在住宅建筑与城镇规划施展拳脚的实用主义者最早地崭露头角。
由于构成主义者创作的许多作品的抽象性,而无法被工人阶层理解、欣赏。年,学院受政治压力被迫关闭,建筑学院并到当时的高等工程与建筑学院(Higher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alInstitute),即今天的莫斯科国立建筑设计学院(MoscowArchitecturalInstitute)。自此,俄罗斯的先锋派失去了它的影响力,并在根本上让位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Realism),构成主义的理念再无立足之地。多年以后,深受其影响的德国包豪斯的最终命运也与VKhUTEMAS宿命出现了极度的相似。
俄国的至上主义(Suprematism)与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
俄国的现代艺术思潮最早在《艺术世界》社团反映出来。年介绍法国前卫艺术的杂志《金羊毛》在俄国创刊。年至年左右出现于画坛的至上主义是带有俄国玄学和宗教色彩的几何抽象主义。至上主义是一种摒弃描绘客观事物和反映视觉经验的艺术思潮。它的创始人马列维奇(KasimierSeverinovichMalevich,-)所使用的“新象征符号”是一些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他还常使用单纯的黑或白的色彩,如《黑色方形》、《白之白》等。除马氏外,利西茨基也是至上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把至上主义的观念传播到德国欧洲。
构成主义是俄国艺术家们对现代艺术的一大贡献。构成最初仅用拼贴(collage)形式。塔特林在莫斯科运用不同材料(如铁丝、玻璃、锯片)作为悬挂的浮雕构成物,形式是抽象的。后来,他把这一观点应用到建筑和机械设计。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movement),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塔特林设计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这个高度超过1英尺的高耸纪念碑式的铁塔,中央部分呈反时钟方向旋转。年后,构成主义运动消沉,这一派的许多艺术家转向工业机械和家具设计。现代设计与建筑得益于构成主义观念不浅,例如在建筑和雕塑中运用熔焊类的工业技巧和在抽象性雕塑中运用非传统型材料,都是由这派艺术家最早进行尝试的。
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
始建于年,由建筑师马丁?格罗皮乌斯(MartinGropius)和黑诺?施密登(HeinoSchmieden)设计
一个具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博物馆。起初为美术与工艺美术博物馆,年以后为古代和东亚美术博物馆。二次大战中,由于受到炮火的袭击,博物馆的建筑受到严重破坏,直到年博物馆的才得以重建。博物馆以马丁?格罗皮乌斯的名字命名,他是著名的沃尔特?格罗皮乌斯(MartinGropius,-)的叔叔,后者曾大力鼓动博物馆的战后重建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博物馆开辟了一个提供开展各种艺术展览活动的空间,在这里举行丰富的国际重要展览。目前,博物馆已经成为德国最漂亮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呼捷玛斯是苏联国立高等艺术与技术工作室(Высшие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иемастерские,VysshiyeKhudozhestvenno-TekhnicheskiyeMasterskiye)的缩写。它由两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合并而成,即斯特罗干诺夫(Stroganov)工艺美术学校(成立于年)与莫斯科绘画、雕塑、建筑学校(成立于年)。呼捷玛斯自年成立,至年解散,与包豪斯在时间上几乎同生共死。它们是当年现代建筑教育的两个热点,其艺术思想亦颇多相似之处。而不同的是包豪斯被格罗庇乌斯带到了美国,进入了西方主流历史记忆,呼捷玛斯则直接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终止。
呼捷玛斯共有五个技术工坊(木工、金属、纺织、版画制作和陶瓷)、三个艺术工作室(绘画、雕塑和建筑),学生数千人。原产于本土的构成主义是呼捷玛斯造型艺术的鲜明特色,而且在拉多夫斯基等人的指导下,专业基础训练从平面转向空间。
追求构成感的设计虽然以建构为出发点,但在方案中却时常表现出形式主义倾向,甚至还有一些反重力、超级结构的建筑设计。这一切都与在呼捷玛斯任教的先锋艺术家和建筑师有关,他们的到来令呼捷玛斯当之无愧地成为先锋派艺术与建筑运动的中心。
尼古拉·拉多夫斯基
НиколайЛадовский/NikolaiLadovsky
~
作为建筑师拉多夫斯基虽然不算著名,但他对呼捷玛斯的影响很大。正是他确立了呼捷玛斯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基础教学体系。拉多夫斯基还创立了苏联第一个前卫建筑师组织ASNOVA,它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团体,所以拉多夫斯基也被视作理性主义的领袖。
ASNOVA杂志
拉多夫斯基和学生们
拉多夫斯基的教学与设计是在自己的工作室(名为Obmas)进行的,确实有一些具有理性主义色彩的设计,不过基本没有机会实施。
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深深影响着拉多夫斯基等人,他们提倡设计与应用密切结合,助力工业(农业)建设。
两个谷仓,拉多夫斯基工作室作品
年设计的公共住宅。
(图源:arthurhouse.info)
年设计的集合住宅。
不过拉多夫斯基一不小心,仍然会泄露出立体主义的影响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
КазимирМалевич/KazimirMalevich
.2.23~.5.15
马列维奇是俄罗斯至上主义(Suprematism,或绝对主义)创始人
年他的文章《从立体主义到至上主义》宣告了这一流派的诞生
马列维奇出生于基辅,后移居莫斯科,年加入呼捷玛斯教学团队。
至上主义强调无客体(non-objective)的艺术观念,以基本几何图形作为象征符号做主观表达,对建筑形式的注重显而易见。
埃尔·利西茨基
ЭльЛиси?цкий/ElLissitzky
.11.23~.12.30
利西茨基是马列维奇的学生
也是至上主义团体UNOVIS的成员
年轻时他在德国学习工作,后来在德国也具有较高知名度,自然成了连接呼捷玛斯与包豪斯的重要人物。
年出版的《呼捷玛斯建筑学》,封面就是由利西茨基设计的。他也设计过个把建筑,但看上去一般。
瓦西里·康定斯基
Васи?лийКанди?нский/WassilyKandinsky
.12.16~.12.13
对康定斯基无需更多介绍。他出生于莫斯科,后移居德国,同时将俄罗斯在抽象和构成方面的成果带到了那里。众所周知,康定斯基是包豪斯的重要成员,实际上他也曾在刚成立的呼捷玛斯短期任教,所以他是真正在两个现代艺术据点都留下足迹的人。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
Влади?мирТа?тлин/VladimirTatlin
.12.28~.5.31
塔特林是构成主义运动的主要成员。他曾到毕加索处求学,而个人艺术风格比毕加索更为抽象。他的第三国际纪念碑虽然没有实现,但在建筑史中却担当了构成主义代言人的角色。年塔特林在Vkhutemas组建了高级艺术与技术工作室(HigherArtandTechnicalStudios)。
康斯坦丁·梅尔尼科夫
КонстантинМельников/KonstantinMelnikov
.8.3~.11.28
梅尔尼科夫也是拉多夫斯基的ASNOVA的成员,年~年他在呼捷玛斯任教。梅尔尼科夫实践经验相当丰富,他有许多建成作品,也做过一些先锋性的设计方案。
巴黎国际工业与装饰博览会苏联馆
梅尔尼科夫自宅
Gosplan停车场
梅尔尼科夫的设计概念更多地体现在未实现的方案里,它们反映了梅尔尼科夫与纯粹构成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并且这也是他后来离开呼捷玛斯的原因。他的重工业部竞赛方案,再现了古典英雄主义精神,与半个世纪后盛行一时的后现代主义遥相呼应。
巴黎塞纳河车位停车场
苏维埃重工业部办公楼方案
(图源:thearchitect.pro)
维斯宁兄弟:
莱奥尼德·维斯宁
Леони?дВеснин/LeonidVesnin,~
维克托·维斯宁
ВикторВеснин/ViktorVesnin,~
亚历山大·维斯宁
АлександрВеснин/AlexanderVesnin,~
维斯宁兄弟三人都是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以呼捷玛斯为大本营,亚历山大·维斯宁和莫伊谢伊·金兹伯格创立了第一个构成主义建筑师团体OSA。年,由亚历山大·维斯宁和维克托·维斯宁设计的列宁格勒真理报塔代表了他们当时的建筑风格。
莫伊谢伊·金兹伯格
(МайсейГ?нзбург/MoiseiGinzburg)
.6.4~.1.7
金兹伯格与同在呼捷玛斯任教的亚历山大·维斯宁一起创立了OSA。他还有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作品,与伊格纳迪·米尔尼斯(IgnatyMilinis)共同设计的纳康芬(Narkomfin)住宅——柯布西耶视之为马赛公寓的灵感来源。金兹伯格也与柯布西耶有过一些书信交流。
纳康芬住宅屋顶有花园以及公用日光浴室,每层走廊也特别宽敞,人们可以在此举行集体活动。
建成于年的纳康芬住宅还包含着工业化思想,即以单元化构件组成多样空间。金兹伯格后来对预制居住单元展开了研究。
金兹伯格是一位思想活跃的建筑师,对工业化预制技术的实践并没有耽误
他在年做苏维埃宫竞赛方案时加入未来主义理想。
阿列克谢·休谢夫
(Алексе?йЩу?сев/AlexeyShchusev)
.10.8~.5.24
年~年休谢夫在呼捷玛斯任教。他的照片看上去很霸气,这是有原因的。
只讲两件事:
1.他设计了列宁墓;
2.俄罗斯国家建筑博物馆以他命名。
年12月,正是莫斯科休谢夫国家建筑博物馆协助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在德国举办了名为“VKhUTEMAS——俄罗斯的现代实验室”的大型作品展。
呼捷玛斯教学队伍里还有很多非建筑专业的艺术名家,主要负责基础教学。他们包括亚历山大·罗钦可(Алекса?ндрРо?дченко/AlexanderRodchenko)和妻子瓦尔瓦拉·斯捷潘诺娃(Варва?раСтепа?нова/VarvaraStepanova)、纳姆·嘉宝(NaumGabo)、柳波芙·波波娃(Любо?вьПопо?ва/LyubovPopova)、古斯塔夫·科鲁特西斯(ГуставКлуцис/GustavKlutsis)等等。
罗钦可与斯捷潘诺娃及他的封面作品
纳姆·嘉宝
波波娃及其与亚历山大·维斯宁合作作品
科鲁特西斯
年,呼捷玛斯一词中的“工作室”改为“学院”,缩写也变作Вхутеин(Vkhutein)。
Vkhutein多库恰耶夫工作室所做苏联人民大会堂方案
很自然地,我们都想将呼捷玛斯跟包豪斯做个比较,这个话题可以去参考一些专门文章。包豪斯的第二任校长汉斯·梅耶(HannesMeyer)也很希望加强两校合作,他于年应邀访问苏联,不过那时呼捷玛斯已是穷途末路。
呼捷玛斯所处的时代,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工业产品与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国家也特别需要工业社会的新人。所以呼捷玛斯的造型艺术训练尤其侧重于应用,提倡设计师深入工厂和工地。
下面是一张呼捷玛斯建筑学院的课程表:
?周一:雕塑工坊,政治,物理,讨论课
?周二:绘画,测量,建筑工坊,构造艺术
?周三:雕塑工坊,政治,建筑工坊,画法几何
?周四:高等数学,水彩画,建筑工坊,科技理论,建筑材料学
?周五:绘画,政治,高等数学,构造艺术
?周六:雕塑工坊,政治,建筑工坊
呼捷玛斯建筑系的学生也跟随老师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有的建筑到现在还保留着。年的巴黎博览会苏联馆,还将呼捷玛斯各个学院的学生作业作为展出内容。
呼捷玛斯注重实用的艺术取向只能说部分地得以实现,学生仍然无法做到轻而易举地融入工业大生产。于是年在改名为Вхутеин后,艺术类基础课程由原来的两年缩短为一个学期,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年呼捷玛斯解体,它先锋性的现代艺术既不容易被普通民众接受,也不被领导人欣赏,又赶上了一个强调意识形态的时代,所以最终在与复古思潮的较量中落了下风。
直到年代,复古主义退潮,苏联建筑重回现代怀抱。不过呼捷玛斯的名字已被人忘却。
呼捷玛斯毕业证书
图片整理|研至艺术设计工作室
文稿来源|研至艺术设计工作室
更多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jj/2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