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经济 >> 追寻大别山的红色印迹三百英烈血染红田
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有一块不足30平方米的“红田”,那里原为一块稻田。年冬天,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就是在那里被敌人残忍屠杀,鲜血染红了整块稻田……后来,当地群众尊称之为“红田”。
红田摄影:王维红
01
日前,河南广播电视台信息广播记者采访了信阳新县“红田”的近邻——列宁小学邹建英老师,她为我们讲述了“红田”的故事。
邹建英老师讲述红田的故事陶真提供邹建英:那是1927年12月,黄麻起义遭受挫折后,地主清乡团勾结国民党十二军教导师一个营侵犯箭厂河地区,疯狂镇压革命群众。先后在这块稻田里屠杀程怀天、程儒香等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00多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惨案。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整块稻田,当地群众崇敬地称之为“红田”。
如今,在“红田”纪念广场,有一组雕塑无声诉说着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共产党人被捕后,有的被钉在门板上,有的被钉在墙壁上。母亲捧着一碗水,儿子虚弱地连喝水的气力都没有。红田雕塑摄影:王维红
塑像中的那个儿子就是共产党员程儒香,“黄麻起义”时担任赤卫队大队长。
年11月,黄安县(今湖北省红安县)、麻城县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攻进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史称“黄麻起义”。但是,仅仅21天后,黄安县城陷落。反动地主清乡团勾结敌军一个营进犯箭厂河地区,程儒香等人不幸被捕。
大雪天,敌人扒下他的上衣,用耙齿钉把他钉在吴氏祠堂的墙上,逼他交出共产党员和赤卫队员名单。为了恫吓群众,敌人又把程儒香钉到附近的乌桕树上,公开施以鞭抽、压杠等多种酷刑,并强迫群众观看。然而,程儒香铁骨铮铮毫无畏惧,口含鲜血大声疾呼:“只要我不死,就要闹革命!”敌人怕他“蛊惑人心”,又割掉了他的舌头。最后,丧心病狂的敌人割掉他的眼皮蒙住他的眼眸,让他看不见、喊不出。
年初,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程儒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程儒香一家老幼二十多口全部被杀害。
共产党员程怀天被捕后,备受折磨,敌人砍掉了他的手脚,令人惨不忍睹……
此后不到两个月时间,有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这块稻田里被害。他们当中有75岁的普通百姓,还有年仅16岁的儿童团员。
2
邹建英:“黄麻起义的敢死队都是我们箭厂河走出去的,他们不怕死,都是要第一个冲上去。黄麻起义后,‘还乡团’回来找你算账。尤其象程怀天、程儒香,他们当时都是革命队伍中的非常重要的成员,有身份的党员。敌人首先就要抓他们,有的是被叛徒出卖的,统一都押到了箭厂河乡,进行血腥屠杀。当时我们箭厂河不足1万人,就有五千五百多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共产党员程怀天在黄安县城失守后不幸被捕,敌人对他施以各种酷刑,但他还是透露半点党的机密。在狱中,程怀天满怀对革命胜利的渴望,写下“砍头只当风吹帽,甘洒热血绘锦绣”的慷慨诗句。
看到英雄壮怀激励的诗句,敌人更加害怕。他们把程怀天押到红田,将他的四肢钉在木板上,又砍掉他的手脚,程怀天最终英勇就义。
烈士牺牲最多的那一天,敌人命令他们站成一排,逐个砍头。屠刀刀刃被砍翻卷了,换一把接着砍……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在这块稻田里种过庄稼。这块“红田”见证着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记录了革命者英勇无畏的气节。每到清明时节,很多人都会自发来到这里祭奠先烈、缅怀亲人。
邹建英:“我们村里有一位名叫邹远清的老太太,她早年参加过革命,她手腕上有一个弹孔。我们当时很好奇,你的手为什么是这样啊?后来每一次给她发抚恤款的时候,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到她家来,听她讲经历。我们躲在门边偷听,原来也是战争年代留下的当时就像听战争故事一样。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起来令人无限感慨,那都是血泪的故事啊。”
在新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革命战争年代全县人口约10万人,5.5万人为革命牺牲。硬是以血肉之躯堆起一座钢铁旗台,让红旗在大别山屹立不倒。
邹建英:“我的先辈们讲因为过年的时候,贴对联一般贴红色的嘛,有人去世了就贴绿色的对联嘛,可以说家家户户那几年都贴绿色的对联。”
苦难已经过去,幸福终究来临。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农民通过辛勤劳作,正将英烈为之流血牺牲的土地变成生机勃勃的“多彩田园”。
列宁小学少先队员向红田纪念碑敬礼
记者:陶真林雨
责编:王维红
审核:陶真晓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