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美景 >> 忆党史middot担使命探寻红色记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中国共产党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蜕变,这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奋勇担当、风雨兼程。
百年华诞。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为记录党的奋斗历程、展现党的百年风华,华工马院学子在寒假期间,探寻家乡的红色遗迹,追忆革命烈士的峥嵘岁月、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百年奋进、薪火相传”的使命与担当,走进红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共迎百年华诞。
——
——
01黑龙江哈尔滨
——兆麟公园
兆麟公园是以著名抗日联军将领李兆麟将军命名的园林风景区,始建于年。公园的兴建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初建命名为“董事会公园”,后改为“特别市公园”,解放后更名为“道里公园”,又因李兆麟将军死后安葬于此,黑龙江省政府为纪念李兆麟将军的光辉事迹,再次将“道里公园”更名为“兆麟公园”。
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同志,生前曾以“‘运思出奇,横扫千军’……夺回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作为“振兴中华”的座右铭。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党的领导下,李兆麟戎马驰骋在“辽、吉、黑”,率领抗日健儿历尽千险、排除万难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配合苏联红军消灭日本关东军,解放了全东北,终于“夺回我河山”。他无私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的英雄业绩将永远为中华民族所赞扬,他的英名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20级硕士生杨乐群
02江西赣州
——石城阻击战纪念园
石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毛泽东、朱德、贺龙、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据记载,全县有3.3万人参加革命,1.9万人参加红军,1.6万人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有名字流传烈士人,无名烈士2.3万人。
石城阻击战纪念园,选址在当年红军阻击战战场——县城西北的李腊石,主要建筑物有石城阻击战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石城阻击战纪念碑、景观大道、浮雕艺术墙、风景林、观景平台、主题雕塑和纪念休闲广场等。
石城红军阻击战,是红一方面军长征前夕,在中央苏区北线战场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斗。战斗历时40多天,不仅有力地打击了进犯的敌军,而且有效地迟滞了敌军南犯的步伐,为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安全集结与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参观石城阻击战纪念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久久萦绕在我耳边,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如果不是这些前赴后继的勇敢的英雄儿女们,如果不是他们用鲜血进行一次又一次抗争,又怎会有今日和平强大的祖国?怎么会有今日幸福安宁的生活?
——20级硕士生吴媛
03新宁老山界
——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老山界,又名越城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与湖南省新宁境内,海拔近米,全长30华里,最陡峻的有5华里。其中百步坎地段为70多度的陡壁上雕凿出来的百余级石梯,形似天梯,令人望而生畏。
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1月则开始翻越老山界,向贵州方向前进。老山界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是红军不畏艰险战胜的第一道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创作的文章《老山界》,年被收录进人教版的语文课文中,“老山界”渐渐走向大众视野,传播于神州大地。
如今,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每年都会有许多单位组织“翻越老山界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大家在徒步登山攀爬的过程中回望长征,缅怀长征,感受红军不畏强敌、英勇向前的意志和力量,学习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
——20级硕士生李桂峰
04广东惠州
——芒派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
位于家乡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芒派村的“红色村”,曾是工农红军第四师转战龙门的“第一站”。在解放战争期间,全村共牺牲了15名革命战士,这里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即三团)的南部根据地之一,第三团团长马达、政委邱松学等经常带部队驻扎芒派,领导开展武装斗争活动,芒派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部队提供住宿,筹措粮食,协助作战。如今,在芒派村这片被烈士鲜血浸润的红色土地上,仍保存了诸多红色遗址。目前芒派村有史可查的红色遗址有龙从人民保乡队活动旧址——雷公背村祠堂、芒派村革命烈士纪念墓、三角山大岭头战斗遗址、欧岭下长窝红军医疗站等。这些遗址保存完整,具有明显的区位、资源、文化优势,为人们了解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运动提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激励人民爱国爱党,鼓励各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位于芒派村的雷公背革命斗争陈展中心,墙面和展板上陈列着50多幅红色连环画,鲜活直观地展示了雷公背村及其周边群众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英雄故事和革命历史,充分反映了年红四师途径芒派到抗战结束,再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的历史。这些连环画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组织在这里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共产党员和英勇的人民始终坚守信仰、永守初心,为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战胜一个又一个难以估量的困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来之不易的胜利。
虽然在解放战争年代,芒派村作为革命力量活动和发展的主要地点之一,留下了一批批革命烈士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但是,在这段历史中,当时的芒派村处于偏远山区,条件比较艰苦,只能通过人民群众口口相传,把过去的革命故事流传下来,始终缺少相片和文字的佐证。地派镇组织干事徐达贤介绍说,有15名烈士的名字刻在红军烈士墓碑上,虽然有据可查,但是由于时间久远,而且这些烈士牺牲的时候都很年轻,基本没有留下后人,导致他们的相貌都没能被保存下来。
——20级硕士生谭洁萍
05河南平顶山
——黄柏山革命老区
黄柏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叶县重点老区村——遵化店镇黄柏山村。年,叶县早期农村党组织———黄柏山党支部在此成立,领导叶县北部农村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其前两任支部书记石嘉云、李子健均为当时县级党组织的领导成员。
为纪念党支部及其主要领导人的历史功绩,当地群众自发于年在党支部活动旧址建造了一座“革命先辈纪念碑”。年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又兴建了一座“早期中共黄柏山支部纪念碑”,还硬化了场地,修建了大门,环境优雅,庄严肃穆,参观拜谒、光顾浏览的人群络绎不绝,形成了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级硕士生罗惠莹
06贵州遵义
——遵义会议旧址
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博古、王明等人的"左”倾思想;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惨痛教训,做出红军长征北上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习总书记说:“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过程中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里留下了世代传承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勇往直前、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精神。
作为一名遵义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要更加努力学习与弘扬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新时代长征路!
——19级硕士生罗祥美
07贵州榕江
——红七军军部旧址
一般而言,红七军军部旧址共有两处,一处为广西百色红七军军部旧址,另一处则坐落于榕江县古州镇古州中路大街西侧。本次介绍的红七军军部旧址是坐落于贵州省榕江县古州中路大街西侧,坐西向东,与“五?一”集会旧址隔街相望。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政治部主任陈豪人等率领下,由荔波板寨长途奔袭黔军后勤重镇榕江古州城。4月30日,红七军勇夺南门,攻占古州城,将军部设此。5月5日,红七军离开榕江回师百色,在广西武篆,与邓小平同志会合,一举击败桂军各部,收复百色及右江沿岸各县,扩大了右江红色根据地。
此役大捷,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黔桂边开展游击战、开辟游击区域、扩大政治影响、军需供给问题等艰巨任务,提高了士气,锻炼和壮大了革命队伍。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第一次在贵州打胜仗,第一次解放贵州的一座县城,第一次在贵州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播下革命火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论在红七军发展史上,还是贵州革命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从一艘小红船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到神州大地上形成的星火燎原之态,再到继往开来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跨世纪航程中的每一段历史都刻骨铭心,值得铭记。
不忘初心担使命,红色基地伴我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又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应自觉提高思想定位,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明史之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19级硕士生何廷江
08江西瑞金
——叶坪革命旧址群
江西瑞金叶坪景区的红色遗址主要有“一苏大”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国家银行旧址、红军广场等。在这些景点,我深深感受到了伟大的苏区精神,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辛的奋斗历程。老一辈共产党人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紧紧依靠劳苦大众,带领他们打土豪分田地,在赣南站稳了脚跟,创建了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身为当代的青年学子,更应该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承担起历史使命,不负人民、祖国、时代的重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伟大的时代建功立业,为伟大的祖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样才能无愧于先烈,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
——19级硕士生刘倩
红色故事依然回响在耳畔,红色精神始终激励着前行。在此次红色记忆探寻过程中,我们穿越时空,通过一幅幅老照片及陈列遗迹实物,重新回望党的奋斗历史。我们满怀赤子之心,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担当、砥砺前行。
图文:刘倩
各位投稿同学
编辑:谭洁萍、朱丽洁
审核:何廷江
华工马院学生工作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mj/2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