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美景 >> 艺术思考艺术产业大有可为
年7月24日下午,山东艺甸园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威海市美术写生产业促进中心理事长张可新出席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赋能社会经济发展”报告会,并担任主讲人。以下为全文:
尊敬的赵校长、各位领导、老师、师弟师妹们:
大家好!
感谢恒江书记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和艺术学院的各位老师、校友共同探讨、交流,汇报和分享我对艺术的感悟,我的体会是——艺术产业大有可为!我想围绕这个话题,从三个方面来分享我的体会——艺术的神奇作用,艺甸园在艺术赋能方面的积极探索和艺术赋能的双向效应。
我毕业于母校中文系,先做了十几年媒体人,后辞职下海,创办地产公司,年涉足文化艺术产业,成立山东艺甸园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占地30多亩的“艺甸园原创艺术区”。
师弟师妹们都很幸运,你们选择了艺术专业;我也很幸运,我选择了艺术产业。
说到艺术,普通大众有一种浅表印象——小众的、遥远的、模糊的、有点虚的、锦上添花的……
艺术是什么?众说纷纭,答案很多很多,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大师林风眠先生曾说过“艺术的美,像一杯清水,使人清醒凉爽;像人间一个最深情的淑女,使悲哀者得到慰藉,从而安慰和净化感情,鼓舞人心,激励民情,涤荡心胸。”我对艺术的认识,也是在近几年艺术产业实践中逐渐深化的。记得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完美的东西就像水一样,对一切事物都有利。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艺术是不是就像水一样,表现“柔软”,实则“硬气”,至柔也至刚,寓无形于万形,无为而无不为。
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现任阿尔巴尼亚总理埃迪·拉马,是一位颇富创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年轻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曾在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举办过个人画展。而他改革国家的入手处,就是艺术。年,拉马还在担任首都地拉那市的市长,由于阿尔巴尼亚经济上贫穷落后,城市问题繁多复杂:贪污受贿、城市犯罪、走私毒品、拐卖儿童、集团卖淫等案件频发……面对着这个非常棘手的“烂摊子”,拉马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艺术治理行动,带领艺术家给破旧斑驳的建筑物刷上了亮丽的色彩,当城市改变了颜色,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开始悄悄发生改变。慢慢地,人们往街上扔垃圾的行为开始变少了,商户开始主动缴付税金,就业率开始上升,犯罪率大大降低。一次拉马走在街上,看到街边的墙刚被涂上崭新的颜色,树木也正在栽种。一个商店老板正在店里装一个玻璃门面,而旧的卷帘门被扔进了垃圾桶。拉马问老板:“为什么把那些卷帘门扔掉呢?”老板回答道:“因为这条街现在安全多了。”
埃迪·拉马说:“当城市警察、或者这个国家本身正在消亡的时候,美就充当了捍卫者。”事实上,美确实给了人们被保护的感觉,这不是一种情感错位——大规模的城市治理行动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地拉那原来一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开始慢慢降低,城市里的隐蔽暗角和藏污纳垢之处迅速减少,犯罪率也开始降低了。年,拉马击败世界各地的多位市长,被评为年度“世界最佳市长”,埃迪·拉马就这样从一个备受质疑的“门外汉”,升级为最受全球人民爱戴的“艺术家市长”。
可见,艺术可以寄托“小情怀”,更可以有“大作为”。艺术到底有多神奇,说不清,但艺术的神奇绝不仅仅限于艺术自身的个体价值,艺术的价值巨大无比,艺术的能量超乎想象,艺术的作用是全方位的。艺术不仅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慢功夫”,也有雪中送炭、立竿见影的刚性力量和“快效果”。艺术是一种资源,是土地、矿产、资金等有形资源所无法替代的资源,她不仅能创造社会价值、精神价值,也同样能创造产业价值、物质价值;艺术是一种能量,一种可怕的能量,单单从“艺术+”也就是艺术赋能的角度看——
首先,艺术能优化人居环境。奈特基金会在调查了美国43个城市位社区居民后发现,与社会服务、开放性和友好度相比,艺术、公园和绿地带来的美学体验,甚至高于教育、安全和地区经济的驱动手段。这说明艺术可以帮助公众对自己的社区产生依恋,是社区居民形成地区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二、艺术能推动社区再造。我国的社区,经过上一轮城市建设以及长期使用,出现了空间单调,机能衰退,特色缺失,活力不足等问题....
上海曹杨新村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有其特殊的社区文化。年5月,曹杨新村公共艺术项目启动,项目邀请知名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艺术院校师生、社区管理者、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筹划创作,集合空间艺术、数码艺术、绘画、雕塑、美术史论、戏剧、音乐、多媒体等多种艺术形式,挖掘、展现曹杨新村在当时年代的辉煌历史与人文精神,通过公共艺术为居民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契机,并因此唤起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艺术的出现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并以诗化的方式愉悦、抚慰他们的心灵。
三、艺术担当城市更新。经过大刀阔斧式的大拆大建后,我国城市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常态。粗放的扩张式城市建设逐步转向存量式、精细化的发展模式。2010年以前基本是大规模、简单化、高速化的改造与重建,偏向于城市物质环境方面,年至今,是一个倡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宜居宜游的品质时代,聚焦于人的高品质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环境、文化、空间、活动、设施等方面打造富有个性的城市人居环境成为当务之急,这为艺术大展宏图创造了新的机遇,艺术将以主角的身份登上舞台。上海杨浦区有个四平社区,是个老旧片区,建筑整体风貌偏旧,社区设施不断老化、功能缺失、街头绿地与小公园使用率不断下降,社区活力严重不足。同济大学设计团队邀请艺术家、设计师走入社区,真真切切地感受社区的失落和衰老,他们通过艺术小品、灵感创造、物品活化再利用等,给社区街头巷尾增添新意。诸如:搭建木质趣屋,引得儿童打闹玩耍;通过花草植物等限定休闲步道;在大树上配置艺术照明设施;在沿街建筑物立面上涂绘趣味彩画等等。这些更新,不仅结合原有空间素材与品质,而且加入设计师、艺术家们的创意。正是艺术能量的“加持”,一个走向“衰老”的社区开始焕发“青春活力”。
四、艺术能解决社会问题。面对一些迫切和敏感的社会问题,艺术反而成为一种最有效的介入方式。21世纪初,台湾著名艺术家叶蕾蕾在美国宾州北费城贫民区用了18年的时间开展公共艺术活动,这个社区,原本存在着房屋坍塌、犯罪频发、贫穷不断等各种问题,而且毫无活力,叶蕾蕾借助涂鸦的艺术方式,融合传统文化、哲学、宗教等主题,在当地进行创造,用艺术、教育和园林建设,改变了20多条街区,将一个肮脏、混乱和被人遗忘的地方,变成美丽和充满希望的新社区,最终创建了举世闻名的怡乐村,使上万贫民区居民受益。日本横滨市政府从年代起便持续开展毒品取缔活动,然而却屡禁不止,黑社会依然猖獗,城市依然萧条。后来横滨市发展公共艺术活动,通过在公共空间中增加艺术趣味,改变了城市面貌。这种意外的收效,是因为艺术的软性趣味不会引起剧烈的社会冲突,而艺术作为空间交流的媒介,又会创造出多种可能。
五、艺术助力经济转型升级。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进入了大转型时期。年,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为核心,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定位为新业态,纳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集群。文化艺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驱动经济发展的“高性价比”方式。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当代艺术馆为例,这座占地13英亩的建筑尚未投入使用,就变成了一件巨大的装置艺术作品,为其所在的社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吸引了一些创意类企业入驻其中,比如网站设计公司等等。与此同时,艺术馆每年能够吸引近10万游客前来参观,并为地方带来近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收益。而在另一个例子中,布鲁克林艺术博物馆不但每年吸引游客逾50万人次,而且借此有效保留了这个满是古老建筑的多元文化街区。
年,威海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威海建设成为油画艺术原创基地的要求,年,环翠区根据孙家疃环境、土地、设施、生态支撑条件和产业发展需求,启动“中国油画小镇”项目建设。近年来,中国油画小镇·孙家疃以全域威海为发展平台,以油画艺术产业为切入点、文旅产业为龙头,成长为环翠区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中国油画小镇在艺术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中,推动着威海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逐步成为城市文化产业的新地标。
艺甸园原创艺术区作为中国油画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平台化、产业化”的路子,全产业链开展写生、创作、展览、交易、美术教育培训和社会美育活动等业务,已经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我在第十三届威海市政协会议上作了《进一步厚植精致城市的美育根基》的议政发言,强调审美教育对精致城市建设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艺术的重视力度。因为,城市的“精致”归根结底是人的精致,而人的精致离不开美育建设,艺术则是实施美育最重要的载体和最基本的途径。
为了将艺术之美更广泛深远持久地传播开去,艺甸园聘请专家、组建专业团队,积极探索艺术赋能的方法和路径,启动公共艺术社区营造和厂区营造项目。目前正在和艺海国际小区合作,这是个业主还没入住的新小区。主要目标是把艺海国际建设成“艺术社区”。
1、主要目的是:通过艺术赋能践行“精致理念”,共构艺海国际社区时尚、包容、多彩的社区特色,提升社区品质和文化品位,创造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满足社区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让社区变得“有腔有调”,让居民生活在艺术空间里,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港湾”;以艺术为沟通媒介,打造社区艺术生态,促使社区民众交流互动,共构社群的文化认同;同时,也架起专业人士通向基层大众的桥梁,使得专家们能够在社区中策划艺术展览、举办论坛研讨、开展艺术活动等,为艺术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基本操作思路是:以社区公共环境、空间和社区美术馆为载体,从区域、空间、产业、文化、品质等多个方面出发,将美术等艺术资源通过有机转化,植入社区生活中,以美学涵养“精神”家园,放大城市里的“诗意栖居”,让“品质”二字落地入心,融入日常。由专业人士引领,与开发商、社区业主三方共创共建,体现“共建共享”的现代新理念。
3、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地下空间,重点是地下停车场。按照《艺海国际地下车库空间设计及环境优化方案》,打造艺术化地下停车场,扮靓地下封闭空间;第二步地上空间,重点是小区室外空间和包括社区美术馆在内的社区艺术中心,中心功能包括美术馆、创作室、体验大厅、大师讲堂等,常态化开展精品展览、艺术体验、美术培训、画家创作、艺术体验等公益活动;第三步让艺术“进区入户”,走进每户业主的家里,走进烟火味儿,实现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相联动,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全覆盖,最终完成“艺术社区”建设。
艺海国际“艺术社区”工程的第一步已于今年4月11日完成,我们充分利用艺海国际LOGO中的蓝色、玫红色以及著名创意图形、艺术作品,巧妙设计融入20幅趣味深长、色彩斑斓的墙绘,近0㎡的地下停车场“华丽转身”,一改地下封闭空间的阴暗潮湿和给社区居民带来的紧张和不安全感。这个做法引起了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mj/2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