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远离世界核心,依旧吸引目光,阿塞拜疆怎么

发布时间:2023/1/25 21:37:48   点击数:

要不是最近的阿亚冲突,很多人不会注意到阿塞拜疆这个国家。熟悉地理的朋友应该知道,高加索地区有四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后三者,我们又习惯称之为“外高加索三国”或“南高加索三国”。

高加索山脉自西北向东南连接黑海和里海。所谓外高加索,就是高加索山脉以南的地区。外高加索地区以山地为主,河流众多,相对于平原并没有特别的发展优势。但从大的地理格局上看,外高加索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基本上就是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上。战略位置比较重要,加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很自然就会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地带。

当然,如果再考虑到大高加索山脉,这个特殊地形,情况就更不一样了。围绕大高加索山脉,进可以此遏制周方势力,退可防御,成为比较理想的避难所。历史上外高加索地区成为奥斯曼土耳其、波斯帝国以及沙俄等大国逐利的焦点。

在“外高加索”战略博弈中,阿塞拜疆更是重点中的重点。

阿塞拜疆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这样的地理位置不要太好。人们习惯称之为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足可看出这一点。

阿塞拜疆的历史比较简单。阿塞拜疆国内最早的居民是高加索阿尔巴尼亚人。这是人类洞穴聚居的自然选择。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之后,斯基提亚人、西徐亚人、米底人等纷至沓来,不断为这片土地注入不一样的血液。不过,有人认为现代阿塞拜疆人的祖先就是突厥游牧民族,后来又加入了土耳其人、塞尔柱人、蒙古人。如今阿塞拜疆的主体民族是阿塞拜疆族,就是民族融合交流的结果。

这种融合其实来得并不轻松,甚至还伴随着杀戮。比如,奥斯曼土耳其与波斯帝国争夺里海和黑海沿岸地区,后来俄国加入进来,三方相互争夺,阿塞拜疆及周边国家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除了领土争夺之外,还有宗教文明的碰撞。我们知道,西亚本来就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文明绞杀的战场。历史上阿塞拜疆都受到过两者的影响,但由于长期处于土耳其和波斯人的统治之下,所以主体还是信仰伊斯兰教。不过,阿塞拜疆隔壁的亚美尼亚以及格鲁吉亚,则主要信仰基督教和东正教,这也间接反映了“外高加索”地区各方势力角逐的激烈程度。

进入19世纪,阿塞拜疆并入领土狂魔沙俄。年3月,又加入了苏联,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实,当时一起加入苏联还有邻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成为兄弟加盟国家。

就在此时,两国的梁子进一步加深。我们知道,此次阿亚冲突的关键就在纳卡地区(全称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从地图上看,纳卡地区被亚美尼亚环抱,属于名副其实的“飞地”。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原因比较复杂。大致说来就是,沙俄控制外高加索地区之后,实行种族分离主义,将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大批量输送进阿塞拜疆。这些人都集中在纳卡地区。在苏联时期,纳卡就是阿塞拜疆西南部的一个自治州。然而,纳卡多数居民为亚美尼亚族人。亚美尼亚族人希望纳卡并入亚美尼亚,而阿塞拜疆则坚持对纳卡地区的统治。这也是今日纳卡冲突的根源所在。

事实上,纳卡冲突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初露端倪,不过在苏联老大哥的坐镇下并没有爆发。苏联解体后,阿亚围绕纳卡地区归属问题频频爆发冲突,后来甚至演变为战争。今日冲突再起,正是纳卡问题的后遗症。当然,对于病症,对症下药才是最好的治疗。不过,纳卡问题之下还有领土、种族、地缘政治等问题,还要考虑大国间的博弈。相信一番调停回应之后,纳卡问题也只是缓和,想要彻底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mj/240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