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名家视点苑坪玉初打开门鼓一声读李双俊

发布时间:2023/12/4 8:51:41   点击数:
李双俊先生最近出了部书,名叫《微影话》。这“影话”是个新词,前面再缀个“微”字,是有些打眼球。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点评文集。想了一想,《微影话》这书名起的还真别致,即贴合文体格局,也切合文本内容,还显得创意十足。电影是一种最通俗、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最高深、最难穷尽的艺术形式。所以人们常说,只要能有设备,做电影最容易,因为会摆弄设备就能做电影;但要想做出水平,电影又最难。因为其题材、故事、形象、对话、境界、格调、音乐、构图、音响、光线、色彩、场景、时段等等各方面,具有无限的艺术延展空间。做电影是这样,欣赏电影也是这样。视听功能健全,电影谁都会看;但真能深入欣赏,却又因人而异。由是传统的影评应运而生:一则品评影片文本优劣;二则引导观众正确欣赏。但过去能看到的影片稀少,如文革期间只有“三战”(《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两列”(《列宁在十月》《列宁在》)。翻来覆去的看,观众大多耳熟能详。不少台词如:“不见鬼子不挂弦”“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要怕家里的坛坛罐罐被敌人打碎”“面包会有的”“掐死他”等,都成了大家相互调侃的的日常俗语,如此简单电影现实,影评几乎派不上用场。后期虽多了几部外国片,如《瓦尔特保卫莎拉热窝》《桥》(南斯拉夫)、《宁死不屈》(阿尔巴尼亚)、《卖花姑娘》《鲜花盛开的村庄》(朝鲜)等。但对这些电影,那时是只能说好,不能说不足,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正常影评。直到文革结束后,引进了《追捕》《望乡》等日本电影,国内也出现了《牧马人》乃至《庐山恋》《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反响热烈的影片。电影艺术的丰富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引起宣传部门的重视,影评应运兴盛起来。报刊杂志,大块影评文章不断,有效地引导了电影制作与欣赏,也赢得了观众广泛的喜爱。记得当时由贵州省电影公司主办的《电影评介》就曾一时洛阳纸贵,拥有省内外大量读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种影片越来越多。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有什么影片看什么影片,而是有选择性观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评成了观众选择影片的GPS,但随着电影的繁荣,特别是网络影视的发展,大片小片如潮水般涌来,令人有接应不暇的感觉。同时电影商铺天盖地的广告也做得越来越精彩,人们依广告选择电影就比影评来得更为直接。而传统影评为了吸引读者,也越来越向广告靠拢,传统影评开始分化。以至到了新世纪,“豆瓣评分”等网络上更简略的影评形式,基本上完全替代了传统影评的影片选择导航作用。传统影评由促进电影繁荣和引导电影市场而滥觞,又被电影的繁荣和电影市场的发展所淹没。但传统影评形式的出局,并不代表影评实体的缺席。影评以新的、更为灵动机巧的形式,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日渐活跃。双俊先生的《微影话》,就是当下流行的影评代表模式。在我看来,所谓“微影话”就是一种电影的点评形式。它不像传统影评那样,对一部影片进行整体或者某一方面某一形象进行系统的评论,而只是说出自己观看电影的某种感受。这有点像古代学者作书评的“眉批”,如张竹坡点评《金瓶梅》,金圣叹点评《红楼梦》,直接批写在书面空白处。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活泼,评说具体明确,有很强的现场感和既视感。结合具体作品或者影片,能为受众自己拓展出无限的不同感悟空间。当然,由于篇幅关系,就像“眉批”不复述作品,“微影话”一般也不复述剧情,都是直接表达观感,和影片文本及观众共同对话。这种点评,尽管对某些没看过影片的读者来说,似乎显得有点“无厘头”,但并不弱化看了某篇微影话,可能会产生看这部影片的强烈愿望;看了某部电影,产生寻找微影话以拓展自己的观感的影片市场的导航效果。老实说,做影评和做电影有其相似之处。看了一部电影,似乎谁都可以说上几句自己的看法,广义地说也叫影评。但真要想说出点道道,给人点感悟或启示,却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没有点综合艺术的学养和功力,怕根本就说不到点子上。看了双俊先生的《微影话》,我感到他的电影点评确实颇有点水平!首先,双俊先生对当前电影领域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无论古今中外,大约国内上映过的影片,他几乎都能纳入视野,对导演、演员,几乎如数家珍。这种功夫,显然就不是一般电影票友所能具有的。其次,由于双俊先生在文学、绘画、音乐、摄影等艺术方面的修养,使他对电影这种综合艺术的把握也是很到位。再加上他诙谐俏皮的生动语言叙述方式,使作品不仅体现了对电影的独到艺术感悟和理性思考,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影话”显然是指当前主要流行于网络的一种电影点评形式,双俊先生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mj/247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