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签证 >> 高考地理课堂答题模板影响结
影响结冰的因素
是否结冰取决于:水温
1.气温
(1)纬度:低,气温高,不易结冰
(2)地形:
海拔高,气温低,易结冰
高山围绕,阻挡寒冷气流
盆地和谷底地形,热量不易散失
(3)洋流
(4)大气环流:冬季风
(5)海陆位置
(6)人类活动:如水库,植树造林
2.水体更新状况
(1)水体更新量
(2)水体更新周期
3.水量(面积、水深)
4.流动性:流速快,不易结冰
5.盐度:盐度高,不易结冰
其它:
水域封闭程度
离陆地远近、地热温泉等
精选试题:
1、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问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成本过高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BAA解析:(1)由材料知,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2)年平均温度低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3)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2、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图5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问题。
(1)贝加尔湖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答案:DC
解析:(1)根据图示,贝加尔湖湖面海拔大致在米左右,海拔较低,不是结冰的主要原因,而是纬度高,故A项错误。由于湖边缘受到陆地比热容较小的影响,结冰早于湖面中心,故B项错误。该湖为构造湖,由于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而不位于山谷,若位于山谷,气温高,冰层不会变厚,冰层厚是由于纬度高,气温低。故C项错误。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高,北部纬度位置高于南部,所以北部的封冻期更长。故D项正确。(2)根据所学知识,结冰放热,可使气温升高;融冰吸热,可使气温降低。故A项、B项均错误。贝加尔湖在封冻的时候,放出潜热,减轻冬季的酷寒程度;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缓解炎热程度,整体上减小了湖区的气温年较差。故C项正确。冰层使水汽蒸发减小,降低了空气湿度。故D项错误。本文素材和试题来源于网络
更多推文可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历史消息查看,码字不易,喜欢的话别忘了分享哦??
既然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