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酒渣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14.html本文作者:谭学超青年历史学者,授权本号原创发布。本文写于年6月,经作者授权,进行了技术性修改。
在很多国家,阅兵式是历史纪念和展示武装力量军事国防实力的仪式,而受到苏联的影响,在苏联(包括现时的原苏联地区)、中国、朝鲜等国家,阅兵式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具有节庆色彩的精神和物质意义。苏联时期,五一劳动节和十月革命纪念日,都是举行常态节庆庄严阅兵礼的时日。相比起苏联以及后苏联时代的原苏联主权和非主权国家的常态化阅兵,在我国,阅兵礼的次数相对少很多,但每一次都是时代经典。
自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以来的10年间,年度的国庆阅兵作为重大庆典节目,一直持续,直到年才暂时停止。后来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时再次恢复,后来确立了只在十周年大型庆典时举行阅兵礼。这样,在50周年(年,世纪阅兵)、60周年(年)、70周年(年)的国庆日,都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上的举行了盛大的阅兵礼,每一次都是历史时代的印记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阶段总结。唯一的例外,是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
毫无疑问,不管在苏联和原苏联地区,还是在中国、朝鲜,阅兵式在原则上都有着重要的回忆历史、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现实意义。年6月24日的红场阅兵。历史上首次胜利阅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的阅兵。(年10月1日)苏联纪念十月革命60周年阅兵(年)。在苏联时期十月革命纪念日(11月7日)等同于国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庆典阅兵。(年10月1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70周年国庆阅兵。(年9月9日)
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红场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的红场阅兵,不容置疑,是一个具有非比寻常重大历史和政治意义的阅兵礼。由于疫情的危机影响,原定于5月9日的阅兵礼被改期到6月24日举行。这是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偶然性,毫无疑问,新冠病毒疫情。而必然性,无疑是因为历史上年6月24日正是苏联划时代的首次胜利阅兵的举行日子。当天,阅兵式由斯大林大元帅、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等元帅主持,一众将帅军官和国家领导人共同检阅。各方面军、兵种、军校选拔的精锐军人以及各种战车、坦克和火炮等装备参与了阅兵,而广大苏联军民、专家、知识分子,以及外国的军政代表冒着倾盆大雨观礼。这的确是一个值得铭记和怀念的历史纪念日。
当年5月9日阅兵被正式宣布推迟后,坊间就立即盛传6月24日或者9月3日将会是备用的日期。而6月24日更被认为是二者中的首选。年6月24日斯大林等军政领导主持的首次胜利阅兵。(左起:莫洛托夫、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加里宁)。年6月24日俄罗斯莫斯科红场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阅兵,由于不在胜利日5月9日举行,场地的所有宣传品上的“5月9日”字样被去除,只保留“胜利—75”、“胜利日”字样,这是近25年来的首次。后苏联时代的一年一度的俄罗斯阅兵,在规模和形式上,亦确立了5周年和10周年为举行较为盛大阅兵礼的时间。因此,年、年、年、年、年和年的红场阅兵最受世人瞩目,中国的新闻媒体亦予以高度
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的恢复,要追溯到年。那时,叶利钦政权出于“缓和”国内社会紧张矛盾、利用所谓的爱国主义和历史怀念“凝聚”民心需要,不仅以“帝俄瓶”装“苏联酒”再拿到“当代俄罗斯市场”出售的方式,建成了胜利公园和伟大卫国战争中央纪念馆,而且恢复了胜利日红场阅兵,随后使之成为法定的年度官方节日活动。但是年开始,叶利钦当局不再到列宁墓顶上的检阅台主持阅兵,而是另外搭建临时看台,遮盖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红色城墙外的斯大林等苏联国家军政领导人的墓园。
自此,5月9日的红场阅兵,开始进一步异化,成了一种奇怪的政治宣传活动。最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于既要高调宣传和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所谓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并以此强调当代俄罗斯的“伟大”和“正义”,阅兵的大部分军歌军乐也都是苏联时期的(甚至有–年之际苏联内战期间的苏俄战歌),但同时却又要贯彻反苏联路线和去共产主义化,完全抹除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共产党(联共(布))、共青团和苏联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不可撼动和抺煞的主导角色,绝口不提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具体的英雄事迹。甚至连在称谓上也搞僭越,时而称“俄罗斯的卫国战争”,时而称“伟大卫国战争”,可就是不愿意在公开宣传场合上提到“苏联”二字,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很多外国媒体,也包括我国的官方媒体,在表述这场战争名称上出现与历史不相符的概念混淆。
即使我们暂且不去纠结于三色旗是否应该出现在胜利阅兵仪式上这个问题,在符号象征方面,也有不少值得
以上这些现象,毫无疑问,都指明一个令人不愿面对,却又确实存在的事实——那就是俄罗斯当局一直以历史虚无主义和工具主义来欺骗人民和不了解内情的人。胜利日的活动,从本质意义上来看,就是在抹除苏联和歪曲历史事实的篡改历史基础上实现的。而对历史的纪念,对英雄的尊敬,也沦为了当今俄罗斯做政治宣传的廉价的消费历史的手段。随着真正参与过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官兵将士们相继以高龄辞世,越来越多官方允许或默许的以假乱真的假老兵和真演员出现。图为曾在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官方庆典中出现的一些别着玩具纪念品“勋章”的“假老军人”和“演员”。与其他普通民众相比,“假老军人”和“演员”可谓沐猴而冠,丑态百出。近10年来,越来越多俄罗斯人开始深刻反思东欧剧变和苏联剧变的悲剧历史,意识到国家分裂的灾难本质,也认清了俄当局对人民的欺诈和虚伪。毕竟从国内法律和宪法层面来看,苏联作为国家实体,理论上至今仍然存在。而准确地说,在–年苏联巨变和解体过程当中,很多加盟共和国,如波罗的海沿岸,摩尔多瓦等,都是单方面宣布脱离苏联,而并没有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直到年12月底苏联国旗被降下,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和苏联“停止存在”时,这一切其实都没有任何法律的正当性,而是阴谋夺权和颠覆的结果。换言之,苏联只是被宣布在作为国际政治实体停止存在,并且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认可,但实际上,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国内法和宪法的层面上,则至今仍然存在。而年代或以前签发的苏联公民护照在俄罗斯境内至今仍然被认为是合法的证件,可以购买火车票(基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年至年左右苏联护照仍有签发)。于是,这种情况导致越来越中老年人,甚至是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以苏联人和苏联公民自居。并且加入左派团体,或者以自己的方式去纪念和怀念这段历史。俄罗斯共产党人士和怀念苏联的以苏联国民自居的人举办的集会活动。沿用苏联护照和拒绝承认俄罗斯联邦护照的运动。(当今俄罗斯存在的目前无解的法律黑洞之一)在俄罗斯铁路火车运输购票网站上所示,真的苏联护照至今仍被认为是合法的身明证明文件。根据网络资料《维基百科》上的介绍,苏联护照至今仍然生效。近日俄罗斯共产党人自发在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竖起了斯大林的纪念碑。从赫鲁晓夫全面否定和批判斯大林,并实行去斯大林化以来,全苏和全俄境内的斯大林纪念碑和铜像基本悉数被毁。现在一些具有特定主题色彩的地方,如博物馆和纪念馆,或者学校,一些斯大林的半身像被重新竖立。而在俄罗斯国内的公众地方的斯大林纪念碑或塑像,却仍然非常少见。
的确,众所周知,在原苏联的3个斯拉夫国家,只有白俄罗斯的国旗是没有争议的(沿用苏维埃白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蓝本)。当今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国旗,都具有帝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色彩,并且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曾被德国扶植的反苏叛军所采用。在俄罗斯,很早就有人,特别是老战士,极力反对让“弗拉索夫”旗出现在胜利日红场阅兵。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必然和不可避免地触碰了到底谁“战胜者”的悖论。暂不谈意识形态矛盾,根据历史和逻辑,如果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是指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战胜了希特勒德国及其仆从国,包括弗拉索夫叛军。很好!那末,按照这个逻辑关系,现在,由于苏联被篡权和瓦解了,或者也可以看作被颠覆和从政治上被消灭,克里姆林宫和红场飘起了弗拉索夫三色旗,主持阅兵礼的正是摧毁苏联的阴谋集团分子和追随者。单凭这一点,就引起了无法合理解释和自圆其说的混乱。这样,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纪念,只是一种被断章取义的假布景,实质的内容充满自相矛盾和混乱。然而,在俄罗斯国内政策来看,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的混乱,使普通民众对历史的感觉越来越麻木,并且只能越来越相信普京的威望。有俄罗斯网友发现,年6月24日红场阅兵时的胜利旗的尺寸和高度分别小于和低于俄罗斯国旗(白蓝红三色旗)的事实。有矮化苏联和胜利者之嫌。
其实,同样情况和问题,在所有牵涉到苏联历史的纪念和评价中,都以不同程度和方式存在着。
在历史评价方面,尽管当今俄罗斯官方的默认观点对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都采取更加隐晦的批判和否定评价,但对整个苏联历史而言,从十月革命、苏联内战、(–年)苏联工业化及农业集体化、列宁主义与斯大林主义、五年计划、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到战后重建和恢复、勃列日涅夫的强大时期以及苏联最后的10年,其基调都是以否定居多,而备受肯定的人物、事件和成就,比如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他也是世界历史上首位到过太空的宇航员)、科罗廖夫(将加加林送上太空的苏联宇航工程总设计师),以及从苏联航天事业、苏联核武器、苏联军事和军工、苏联汽车、地铁和火车、到苏联科学和教育、苏联音乐文化和艺术、苏联食品罐头、苏联玩具和服饰等领域,都不约而同地在官方的介绍材料内容上,对斯大林时期的苏联轻描淡写,彷佛以斯大林为核心的政治局和共产党组织(联共(布))及其领导下的工程师、科学家、专家和工人的集体在历史上不曾存在过,这些成就彷佛是和苏联完全无关,而苏联时期对国家发展“弊大于利”一样。
而更为讽刺的是,普京当局恢复了几个因为苏联和红军才有的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或举办常态的节日活动,但完全改头换面。比如2月23日的所谓“祖国保卫者纪念日”(原为苏维埃工农红军节或后来称苏军和海军节)、以纪念年传奇阅兵为名保留11月7日的非军方阅兵重演,以及胜利日。这3个被俄罗斯恢复和确定的节日和活动,本质上都有不可解释清楚和自圆其说的争议和矛盾,而且都非常荒谬绝伦、自相矛盾、名不正言不顺。以“祖国保卫者纪念日”为例就足以说明很多根本的问题了,比如当中的祖国是谁的祖国?保卫者是谁?又保卫谁的祖国?只要对苏联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年2月23日是纪念刚刚初生的苏维埃武装力量——红军挫败了德军进军彼得格勒的企图,取得首胜的节日。那末,不言而喻,按照历史,祖国就是指新生的苏俄(全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保卫者就是拥护和支持苏维埃政权的工农红军战士,他们就是为苏俄而战的。可是现在,一切概念都无比混乱。从事实上来看,苏联是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一众党内阴谋家所破坏和篡权而遭到分裂和肢解的。毫无疑问,这些来自高层的人民公敌一手摧毁了在年2月23日被他们的祖辈保卫的苏俄/苏联,如今却又厚颜无耻地要以“祖国保卫者”的继承人自居。这个问题的荒谬程度,打一个不太贴切但比较形象的比方:“一些强盗里应外合杀死了一户人家的核心成员,并霸占了他们的老房子,强迫剩下的人顺从。之后改易门楣,对外以拯救者自居,自认为这样欺世盗名,颠倒黑白,就好比一切都从未发生过,可以合法占有和支配这所房屋和里面的人一样。”试问天底下哪有在同一案子里既是杀人犯同时又是拯救者的道理?但如果反过来看,完全撇除历史背景和事实,这也无从解释。同样不能解答“谁是祖国?”和“谁是保卫者?”之类的问题。
总之,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当局若是意欲借助某些苏联时期的节日和文化元素,作为某种空洞无物的爱国主义宣传素材,都必然和不可避免地触犯各种无法合理解释的矛盾。说难听一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政治和法律层面、以及在政治和历史文化纪念以及教育方面的很多做法,至今也还是存在很多错误,很大程度上的“名不正言不顺”成分。单从寡头操纵政局、社会、财富、文化和民意方面而引起的全方位民怨来看,苏联解体后20多年(或近30年)来,俄罗斯当局的不得民心的地方,又岂是仅仅局限在历史文化学术研究和教育推广上的一种弊病呢?红军节或苏军节,被更名为祖国保卫者日。那末,问题来了,到底是保卫谁的祖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联邦?一旦不谈苏联,完全或局部抛离历史脉络和事实之后,概念顿时变得非常混乱。从更大的背景来看,近年来,俄罗斯国内的历史虚无主义、篡改历史和全盘否定苏联的现象和趋势非常严重(某些地方做得甚至比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还过分),而且有很多公然践踏良知和事实底线的猖獗的挑衅行径,并且还是由官方权威人士,比如文化部、国防部和东正教的高级神职人员所策划和参与的。比如,为受帝国主义集团支持的旧俄军阀高尔察克,乃至曾经协助希特勒策划和实施列宁格勒围困战的战犯芬兰曼纳海姆竖碑立传。俄罗斯当代的历史教科书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已经从年代的恶意贬损,演化为现在的全面抹煞,比如力图让列宁和斯大林在历史内容里“消失”,直接抹掉十月革命(以前最多是将革命贬为颠覆),而人为制造一个在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的不伦不类的名称“俄罗斯大革命”,试图掩盖历史事实真相和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将苏联的国内战争和反抗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十四国武装干涉和入侵苏俄的战争,严重歪曲为“悲剧”和“红色恐怖”;完全不谈联共(布)相关机关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贡献和英雄主义斗争,而是把历史事实歪曲成东正教感召了人民英勇参战,作了很大贡献。以上种种类似的怪现象,可谓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在主要的历史类专书和论文的主题和内容中,苏联时期的军政人物、英雄、专家学者在历史内容上的出镜率也越来越低,反正就是要力求将苏联那段历史尽可能淡化和空白化,取而代之的是疯狂吹捧帝俄时代的历史(罗曼诺夫王朝),来强化政治宣传和妄图在历史上寻找“消灭苏联”的合法性。高尔察克帝俄海军将领,在苏联国内战争和十四国帝国主义集团武装干涉和入侵期间受英、法、美等列强支持,是白军(叛军)主要军阀头目之一。后来在西伯利亚被红军击败,并且被处死在伊尔库茨克附近。在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官方故意和帝国主义者和极端民族主义者沆瀣一气,为高尔察克的反人民的罪恶行径洗白,文过饰非,颠倒是非地强行竖碑立传,招致了极大的民愤,一些了解历史的亲苏联人士对其纪念牌匾进行破坏,而民间也有人自制的反讽和批判高尔察克的纪念牌匾。曾在帝俄军队服役,后来在芬兰独立过程中扮演重角色,又在侵苏战争期间积极为希特勒德国效劳,参与纳粹德军对列宁格勒的轰炸和围困战的芬兰元帅古斯塔夫?曼纳海姆(俄音译:曼纳盖姆)其人。年在圣彼得堡市一座军方大楼的曼纳海姆的纪念牌匾揭幕仪式,由俄罗斯文化部长和国防部高层要员主持,显然是普京当局授意的行为。俄罗斯网友的改图,左方加入了列宁格勒围困战期间饱受饥饿折磨而变得骨瘦如柴的苏联人,造成强烈的反差和鲜明对比。俄罗斯爱国人士对曼纳海姆纪念牌匾的破坏,后来在民众的愤怒和压力下,牌匾被迫拆除。这种由俄罗斯带头的历史虚无主义歪风,以及苏联的崩解本身,不得不说是西方大肆抹黑和否定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历史的根本原因。然而,矛盾的是,在国际政治层面上,普京当局不得不收起在国内政策极端做法,非常自相矛盾地举起了捍卫本国历史的大旗。但是我们只要看看历年的普京阅兵演讲内容,就可以知道,基本上还都没有正确还原对苏联的基本历史评价的内容。普京曾经在不同场合对苏联历史和伟大卫国战争历史作评价,当中也有很多是自相矛盾的,而客观事实表明,回到历史,重温历史,已经遥不可及了。因为只要稍懂历史的人都清楚,这段历史的复杂性,早已不是完全可以脱离历史脉络而人为地区分开内政和外交的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而西方的媒体对上述这些漏洞早已洞察清楚,心领神会,并且在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上,特别是针对俄罗斯的意识形态和宣传的角力场上,可谓屡试不爽,万试万灵。而俄罗斯普京当局也只能通过一些空泛而煽情的文字,刊登一些零星的档案材料,予以隔靴搔痒的招架和回击。但完全无助于从根本上打击西方的历史篡改和伪造者的反苏反俄宣传。无他,因为俄罗斯对苏联和共产党的批判和否定,给了西方国家和阴谋集团充分的口实,得以如此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地歪曲历史,散布歪理谬论。年12月普京在高层内部会议期间对列宁的大肆诋毁和中伤,认为列宁不是国家领导人,只是一位革命家,并且对俄罗斯的分裂和解体有着不可推卸和不能饶恕的罪责。但另一方面,普京又不支持要将列宁遗体迁出列宁墓下葬,认为这会引起社会上不必要的强烈愤慨和动荡。这个典型的事件足以概括俄罗斯当今的被用作政治宣传的历史虚无主义手段的复杂性。
因此,对于年6月24日的特殊的莫斯科红场阅兵,辨证来看,要是不谈历史背景,而单纯从新型武器装备和战机来看,无疑是精彩瞩目和可圈可点的,应该点赞!而且对于美国及其北约附庸国近期在东欧(特别是在波兰地区增兵问题上)的蠢蠢欲动行为,肯定也是有一定的威慑力的。但如果要严格按照历史和当前的事实来看,这次阅兵和以往的5月9日阅兵礼,非但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更不是真的以历史纪念或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主旨的,完全没有历史纪念的基础和正确性。众所周知,任何关于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纪念活动,如果当局执意要抹煞列宁、斯大林、苏联和苏联共产党(联共(布))的地位,以及具体的红军英雄事迹,那末,伟大卫国战争的历史意义和伟大,也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是那些空泛的、想象的、不切实际的、脱离生活的政治宣传层面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了。参考资料:И.В.Анисимов,Г.В.Кузьмин:Великая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войнаСоветскогоСоюза–гг.,М.,Воениздат,.Ф.Д.Воробьёв,В.М.Кравцов:ПобедыСоветскихВооружённыхСилвВеликой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войне–гг.,М.,Воениздат,.И.В.Сталин:ОВеликой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войне,М.,Воениздат,.斯大林:《论伟大卫国战争》,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中文版,。普霍夫斯基:《约?维?斯大林的军事科学与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出自《苏联大百科全书》,毅敏译,上海:作家书局,。安尼西莫夫、库兹明:《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简史(–年)》,王复加译,北京:时代出版社,。韩显阳:《红场阅兵:展示实力,捍卫真相》,原载《光明日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engwendidi.com/dlnqz/20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