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签证 >> 意大利兵败总结破碎之蓝,主帅无能凸显新
面对弱旅攻不进,迎战强队守不住,选才用人疑点重重,战术试验漏洞多多,文图拉的球队不幸成为了60年来最糟糕的一支蓝衣军团,无缘世界杯带来的打击对这支老牌劲旅来说是无以言表的。
当然,文图拉固然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但将骂名全部扔给老帅也是不公平的,盛名难副的新一代意大利球员也要作深刻检讨。
小人物背负大梦想,求其中,得其下
在苏佩加空难之后,昔日以都灵神之队为班底、崇尚进攻的意大利用了十余年时间完成了艰难的自我调整,最终成为了世家球队中风格最为鲜明、特点最为突出的一支。凭借着对防守组织和战术细节的高度重视,意大利人总能在世界大赛中迸发出惊人战力,以哀兵之姿去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正处于低谷中的蓝衣军团来说,孔蒂在欧洲杯上的成功是极具借鉴意义的。
为了保证自己对球队的绝对控制和战术思路的完美执行,孔蒂通过高压统治将球员们变成了“瞎子”来供他驱使,利用新闻静默的手段将球队隔绝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反复进行战术洗脑,从而实现用机械化的体系来弥补单兵个人能力不足的缺陷。当然,孔蒂这么做也只是权宜之计,在缺少马尔基西奥和维拉蒂的情况下,意大利根本不具备与同级别对手比拼技术的能力。
作为一名执教俱乐部时期从未有过欧战经历的主帅,文图拉从接过蓝衣军团教鞭的第一天起就在承受着舆论无休止的怀疑和指责。不过,在这个俱乐部赛事频密、帅位更迭频繁的时代,几乎没有名帅愿意长期躬耕于新闻曝光率和薪金待遇都很低的国家队。在为孔蒂寻找接班人期间,包括蒙特拉、迪弗朗西斯科在内的稍有名气的少帅都明确表示更愿意在俱乐部执教,孔蒂在担任蓝衣主帅时获得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赞助商的高额“补贴”,他的继任者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文图拉的能力和威望都达不到意大利主帅的要求,但他能够身居高位很大程度上也是历史的必然。
或许是看到了孔蒂“专制统治”的局限性,或许是对普兰德利推行的“反意大利革命”念念不忘,塔维吉奥等人希望文图拉可以在守成的基础上慢慢摸索前进,不断提携年轻球员,挖掘出更多的技术化元素,改变了意大利队的足球形象,进而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巧合的是,老帅当初在巴里接班孔蒂时就沿袭他的进攻体系,来到都灵后打造的体系更是与隔壁如出一辙,两人在足球风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文图拉没有孔蒂那般超人的精力和威信,这需要以塔维基奥为首的足协有效地化解国家队与俱乐部之间的矛盾,并尽可能多地在为老帅争取短期封闭集训的机会,增加布冯等老将在战术制定和赛前部署环节的话语权。
从意大利在本次世预赛的征程上来看,老帅的确为蓝衣军团带来了很多新意,但球队最为宝贵的财富却在逐渐流失。在包括世预赛附加赛在内的12场比赛中,意大利取得7胜3平2负进21球9球,除去对阵鱼腩部队列支敦士登时取得的9粒进球,蓝衣军团在剩下10场比赛中仅仅打进了12球却有9粒丢球,这种平庸的表现着实配不上晋级资格。关于和阵型的争论贯穿了意大利这次世预赛征程,文图拉有意推进战术改革却无法用成绩平息争议,更没有在困难面前坚持理想的信心和决心,这导致球队总是在不断地阵型切换、重组人员,形成于孔蒂时代的强悍中场彻底迷失,三线之间长期处于割裂状态,进攻只能依靠最简单的边路传中来解决。
中场坍塌牵连攻守,两种打法殊途同归
近年来,意大利队的大赛成绩起伏很大,球队似乎更加擅长征战欧洲杯,而难以适应在欧洲大陆之外的洲际大赛。在征战世界杯的历史上,意大利并不存在离开欧洲便水土不服的现象,墨西哥世界杯和美国世界杯的两次亚军便是明证,然而,这一光荣传统在进入21世纪后却不复存在。如果说在日韩之夏的失利有太多的客观因素,那么意大利在和世界杯上的连续失败则完全是自身问题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图拉的失败等于是重复了里皮和普兰德利的错误,那就是在队伍实力不济的情况下依然盲目自信,这从其依靠堆积前锋搭建和/阵型中可见一斑。
在本次预选赛初期,文图拉在对阵以色列、西班牙和马其顿的比赛中沿用的是孔蒂时代的阵型,2胜1平的战绩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或许是为了容纳更多的前场进攻好手,或许是为了出于技术足球革新的需要,文图拉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变阵/,即大幅度削弱后场核心区域的人员配置,在两条边路各自增加一名边前卫/边前腰。尽管阵型帮助意大利顺利击败列支敦士登和阿尔巴尼亚,并在热身赛中完胜南美劲旅乌拉圭,但客场惨败西班牙一役注定将成为文图拉试验的绝唱。
一年多之前,孔蒂在手中素材远不如文图拉的情况下,早早放弃了改打阵型,依靠工兵型球员构建了一套高投入、高消耗的焦土作战模式,这帮助蓝衣军团连克比利时、瑞典和西班牙,最终与世界冠军德国队大战分钟才遗憾失利。孔蒂的成功源于他在战略层面的洞察力,他认识到了在俱乐部赛事严重挤压国家队的集训和备战周期的时代背景下,各路豪强的实际进攻能力普遍与牌面实力不相称,短时期内调教防守要比细化进攻简单,弱势一方完全可以通过封锁后场空间的方式等待对手犯错。文图拉的阵型则来到了另一个极端,在全新的进攻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就贸然放弃传统,必然带来攻防失据的结果。
其实,文图拉在预选赛之初也曾用3-5-2打过几场漂亮仗,做客逆转以色列和主场逼平西班牙都是值得肯定的战绩。意大利人所熟悉的阵型架构重心在中后场,孔蒂在欧洲杯期间将德罗西固定在三中卫身前担当“阵眼”以掌控全局,他在维拉蒂和马尔基西奥受伤的情况下索性放弃了中场组织环节,球队的阵型实际上更加接近于。在这套以德罗西和佩莱为前后支点的体系中,达米安、弗洛伦齐、德西利奥和坎德雷瓦等边翼卫提供战术宽度,球队的反击是依靠中锋佩莱的背身拿球引导两名内锋贾凯里尼与埃德尔来冲击肋部,往返能力很强的帕罗洛用大范围跑动向有球的队友提供支援。
文图拉在年底的几场比赛中使用的阵型的运转模式大致如此,他做出的最重要改变就是使用两名机动性很强的前锋互为犄角,并在双前锋身后安排技术型球员来提供近距离的中场支持。因莫比莱和贝洛蒂都可以争抢第一落点,两人的组合即便无法带动整体进攻,也可以凭借个人能力解决大部分中下游球队。博纳文图拉和贝尔纳代斯基这样的球员都曾在三中场体系内获得首发位置,两名可以随时支援边路的球员会给阵型带来很多变化。
4-2-4在后腰位置的缺陷被西班牙轻松利用
可能是主场战平西班牙的比赛带来了错觉,也可能是为了争夺小组第一放手一搏,文图拉在次回合的伯纳乌之战中排出的激进的阵型。在中场人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文图拉优先选择了名气更大的维拉蒂而放弃了首回合较量中表现出色的帕罗洛,由德罗西&维拉蒂扼守中路要津固然可以保证由守转攻阶段的传控效率,但两人都存在着运动能力偏弱、覆盖面积不足的缺点。德罗西和维拉蒂在西班牙三中场的围攻下疲于奔命,中路的失势导致意大利的进攻被割裂为两个相对孤立的边路单元,两位顺足球员担当边前卫挤压了边后卫的进攻空间,边路位置重叠现象十分严重,简单的边路传中只能制造混乱却无法形成真正杀伤,轻松掌控局面的西班牙仅利用半场时间就几乎杀死了比赛。
在世预赛最后阶段的比赛中,意大利暴露出的最严重问题就是支点效应的缺失,完全丧失了孔蒂时代的那种围绕德罗西&佩莱在两个禁区附近高效解决战斗的能力。在做客伯纳乌的比赛中,德罗西&维拉蒂组合完全迷失;主场迎战马其顿,加利亚迪尼&帕罗洛表现出了在中路拿球时畏惧逼抢、失误率较高的问题,他们在对手的中路包围圈中难以完成背身接球、转身摆脱以及向前出球;做客索尔纳,文图拉排出三中场试图加强对中路控制,但理想化的在实际运转中变成了前后脱节的,频繁前插的帕罗洛和维拉蒂前插后不但没能激活进攻,反而因为回防不力导致“德罗西区域”彻底沦陷。
在整个世预赛期间,尽管关于招募若日尼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文图拉始终不愿意使用这位“欧洲最佳拖后中场之一”。直到最后维拉蒂停赛、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老帅才在附加赛次回合中启用了这位雇佣兵。若日尼奥在圣西罗踢出了精彩的30分钟(上半场),这段经历将有助于他在接下来的文图拉数年内争夺一个首发位置。其实,文图拉并不是一位排斥归化球员的主帅,要知道他曾不止一次表示会在第一时间考虑入籍后的迪亚瓦拉,他对若日尼奥的不感冒源于对使用之外的阵型没有信心(主要是),沙拉维、弗洛伦齐、L-佩莱格里尼和贝尔纳代斯基等人的遭遇与若日尼奥有相似之处。
当然,在边路传中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文图拉也曾尝试从中路或肋部通过地面配合打开缺口。老帅当初启用阵型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给队内最具9号半属性的因西涅提供位置,然而,他似乎忘记了普兰德利和孔蒂早已证明过的一个道理,即因西涅只能踢阵型中的左边锋。作为蓝军阵中唯一能够在五大联赛强队中担任进攻核心的球员,因西涅并不是一位擅长在中场长时间用球的球员,他的特长是在高位接球后与中锋、边后卫打出肋部配合,过多的回撤接球会消耗他的体能进而影响他的进攻效率。
在阵型彻底失败之后,文图拉在主场对阵马其顿的比赛中使用了,因西涅得到了他最习惯的左边锋/内锋位置,尽管没能带领球队取得胜利,但那不勒斯人在缺少足够中场支援和体系支撑的情况下依然踢了45分钟的好球。令人遗憾的是,在附加赛首回合做客索尔纳的比赛中,因西涅再次失去了主力位置,他在替补出场后也没有出现在理想的位置上,这次失败的换人同贝洛蒂两次缺席总攻一样成为舆论攻击文图拉的最重要证据。
前路:新白银一代,迷失在异域世界
年注定是意大利战史中的灰暗一页,在这次世预赛决战期开打之前,迪比亚吉奥率领的意大利国青刚刚在欧洲U21锦标赛中铩羽而归。尽管受累于庸主而未能达到预期的高度,但这支球队还是令人看到了希望。多纳鲁马、加利亚迪尼和鲁加尼已经成为了豪门未来拼图,小基耶萨和佩塔尼亚是中产球会里的骨干,L-佩莱格里尼、小孔蒂和卡尔达拉的豪门之路也是前景可期,贝拉尔迪和贝尔纳代斯基已经连续多年打出了稳定的表现,加上因伤缺席欧青赛的罗马尼奥利和刚刚超龄的贝洛蒂,意大利国家队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可用十年的优质资源。
随着这一批年轻球员的成熟,这次世预赛原本可能会成为意大利足球新时代的开端。然而,除了贝洛蒂以外,备受期待加利亚迪尼、鲁加尼和罗马尼奥利在内的年轻球员都没能在外围赛中锁定主力位置,包括沙拉维、维拉蒂和因西涅在内的中生代球员也没有真正接过大哥们的权杖,文图拉在关键比赛中还是依赖于老将。这位在都灵时期提携了贝洛蒂、因莫比莱和达米安等年轻人的老帅,似乎已经失去了点石成金的魔力。
当然,文图拉选择老将也是无奈。在输给瑞典的附加赛首回合比赛后,球员代表布冯明确表示了对他的怀疑,参考次回合较量时的首发阵容可知,文图拉显然是“征求”核心老将们的意见,这种现象在意大利队的战史上已经多次出现。自年欧洲杯开始,意大利就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人员老化问题,之后的历任教练虽有意革旧迎新,但只要遇到成绩波动或舆论施压,他们又会走到信任老将来“拨乱反正”的老路上。
“现在的意大利后卫们比起以往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有些青训继承下来的传统逐渐被我们丢失实在是太遗憾了,我们当然需要天赋,但同样需要保留一些传统。我们永远都不会玩儿Tiki-Taka的,那不属于我们的DNA!”
从表面上来看,基耶利尼的话反映了老一代意大利球员对年轻人的失望,但实际上却揭示了一个更加严重的现象,那就是新一代蓝衣后卫在学习区域防守的过程中丢掉了昔日盯人防守的精髓,中前场球员们又没能达到了足以支撑控球战术的高标准,大部分球员都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曾经驰名世界的意大利中锋和中卫生产线在近年来趋于停工,新一代意大利球员由过往不愿出国踢球“堕落”为无法被国外俱乐部相中,偶有冒险家敢于留洋也大多以失败告终。
当然,不同于另一支遭遇滑铁卢的老牌劲旅荷兰队,意大利还没到无人可用而的地步。尽管青训基础在近年来并未得到了显著增强,但包括罗马、亚特兰大和热那亚在内的球队都在波尔图化的过程中为蓝衣军团输送了很多球员,意大利的真正问题是新一代球员中缺乏能够独当一面的巨星。新时代的意大利足球面临着和巴西足球相似的问题,那就是昔日孕育天才的街头文化正在快速消亡,大量足球学校输出的模式化训练看似可以夯实青训基础,实则降低了金字塔尖人才的出产率,这对长期依靠“9号半”球员和后置核心来提升上限的意大利国家队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
来自南部坎帕尼亚大区的因西涅在接触正规训练之前踢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野球,这反倒让他能够在新时代的意大利球员中独树一帜。尽管已经是新一代意大利球员中的顶尖分子,但因西涅却没有适应多种战术体系的过硬技术,也没有主动承担责任的领袖意识,他昔日的佩斯卡拉队友维拉蒂一样都还是希望BBBC组合呵护的“年轻人”。
可以在危难之际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也可以在众望所归、高调出征下一败涂地,意大利人特殊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意甲独特的足球土壤和战术环境,造就了无法捉摸而又魅力无限的意大利。普兰德利的拿来主义曾让意大利人大开眼界,但以长远的角度来看,意大利足球的发展更多地还是需要依靠自于自我进化,意大利肥沃的战术土壤决定了这支球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尽管可以凭借整体取得了好成绩,但决定这支球队最终高度的还是明星球员和主帅。在布冯和德罗西等人淡出之后,维拉蒂、因西涅和弗洛伦齐将在新时代挑起大梁,但在贝拉尔迪、贝洛蒂、鲁加尼和罗马尼奥利等人成熟之前,意大利由量变积累过程就不会结束。
尾声
高效而细腻,坚韧而顽强,注重效率和平衡,讲求节奏与实用,对防守精益求精,对战术精耕细作……这些曾经用来形容蓝衣军团的美妙字眼已经不属于他们。擅长思辨且充满了自我矛盾的民族性格,令意大利足球可以在危难之际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也可以在众望所归下兵败如山倒,迪比亚吉奥的球队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文图拉的球队只是同一幕悲剧的第二桥段。
纵观蓝衣军团的战史可知,整体的实力与拼接效果决定了他们的下限,而球队的上限掌握在“领袖”手中,进攻核心的气质往往决定了这支球队的最终命运。当没有球员可以担当大任时,就需要教练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成为一支球队真正的领袖,孔蒂在欧洲杯上的表现完美地诠释了狮子与绵羊的道理。意大利足协选择文图拉执教显然是希望球员之中可以有领军人物脱颖而出,可惜的是,维拉蒂和因西涅先后因为各自的原因停滞不前,布冯在最后阶段站出来接管球队为时已晚,一年前还强悍无比的狮子迅速堕落为了一无是处的绵羊。
安切洛蒂是意大利国家队帅位的合适人选,他现在还缺少这样的一项工作来让自己的履历变得更加完整。——卡佩罗
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意大利的成功都是在内忧外患和痛定思痛中开始,在同仇敌忾和奋勇拼搏中升华。失败对他们而言是历史的终结和成功的起点,他们总能在新帅主导下的重组中逐渐踩准步点,进而破茧成蝶。拥有“新白银一代”的意大利远没到荷兰那种无米下锅的地步,球队在到年之间的人员储备情况远不如现在殷实,他们依然在两届欧洲上取得佳绩。从乐观的角度上来看,如果能够利用这两年的时间潜心修炼,找到一位可以在战术领域造诣深厚的主帅作为领路人,意大利人完全可以像前几年一样以世界杯为代价,换取接下来欧洲杯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