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地理 >> 除了巴铁,还有ldquo阿铁rdq
旅游、摄影、艺术与生活,聊想聊的,说该说的。我是Ben
“阿铁”已经是过去时了。曾几何时,中国百姓勒紧自己的裤腰带来援助他们(阿尔巴尼亚),可最后恨铁不成钢,终究两国关系破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因为有这段历史,在行程中加上了这个被世界遗忘的国度。这是一个如何存在的国家?从伊斯坦布尔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舒适的飞行,我来到了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Tirana)。先表扬一下土耳其航空,服务好,就是吃的东西太咸,但这又是该地区各国家通病。
飞前留个影,开始阿国未知之旅
土航飞在伊斯坦布尔上空
航餐还是不错,就是太咸
阿尔巴尼亚,是个足以被忽略的国家,你实在在网络上找不到关于他的什么闪光点,如果缺点算是一种闪光点的话,我承认他很“优秀”,关于他的坏名声真的可以罗列一篇文章。(我这里没有歧视的态度,有数据支持)
曾经的独裁国家
与周边国家争端不断,不招人喜欢
对旅游者不友好,有那么点危险
当地人以家族为单位,世代相互仇杀
歧视女性
等等等等
降落前,阿国山色
降落前,阿国湖景
降落前的地拉那
周边很多人确实不清楚这个国家所在位置,有的人还会问我是阿尔及利亚么?我反问,你知道阿尔及利亚在哪里?额……
看地图吧,这个国家被黑山、科索沃、马其顿和希腊包围着,隔海相望意大利。
阿尔巴尼亚地理位置
就是这么不招人喜欢的国家,在历史上,却与中国曾经有过那么一段特别的恋爱期,纠缠的是如此之深入。而这一切就是吸引我,并将其加入目的地名单的理由。当然,我不是历史学家。
中阿关系,热恋到分手历史标语,图片来源网络
50后和60后的中国人对中阿关系都应该有深刻的印象,毕竟那是一个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年代。在困境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60年代,阿尔巴尼亚是由霍查执政,这是位独裁者。依靠着依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而获得支持。
由于历史特殊背景原因,我国对阿国给予了大批物资及资金支持而维持着这段美丽的关系。尤其是在我国与阿尔巴尼亚同苏联关系出现破裂后,这种支持达到了高潮。
独裁者霍查,图片来源网络
总计支持达到了90亿人民币(引自《“山鹰之国”亲历》,作者王洪起),当时阿国人口不足万,相当于每个阿国公民被分了元人民币,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是什么概念,大家自己掂量掂量。
而这一切都在邓小平复出后叫停,这一叫停就像给这头饿狼断了奶。而招致其疯狂的报复,在国际社会上各种发声,污蔑我国。
首都-地拉那在地拉那预定的酒店在其市中心广场北侧,这可相当于天安门广场待遇,但规模和级别就别期待了。
这个位置方便旅游者游览市区的主要景点,但没什么人气,可能远离当地居民生活区的缘故,另外,来这里旅游的人真是只能用那么一丁点来形容。
酒店相当于国内的经济型水平,但很干净,早餐不奢华但却丰富。服务员友善而漂亮。
地拉那酒店早餐
美丽的服务员,阿国女孩真的漂亮
毗邻意大利,默认咖啡已经是Espresso
早餐过后,就出门逛逛他的“天安门广场”。广场正正方方,南北中轴线为宽敞步道,中轴线两旁分布着各种国家级建筑,如国家博物馆、剧院、在建清真寺以及各式历史建筑等等包围,中规中矩。
广场中轴线大道
广场北侧的国家级建筑
国家级剧院
广场上在建的清真建筑
广场中心放置了一英雄骑马塑像,由于没有英文就没再深入了解,拍张照片草草路过。在塑像旁设立了一个比较大的旋转木马,不知这是临时放置还是一直都有。看旋转木马上有着Tirana的标志,猜测这也应该是其国家级的旅游打卡点吧?但有了这东西的摆放,怎么瞬间感觉拉回了国内县级广场的水平?
无名英雄,因为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国家级旋转木马
广场东侧靠近旋转木马有一处钟楼,钟楼不高,但因为周围建筑的矮平,显得钟楼就格外显眼。钟楼可爬上去,只是楼梯狭小,上下只能通行一人,爬上去10几米就可以一览这个城市的全景。
整个城市以此广场为中心,东南西北遥望就可以看见边际。西边不远处可以看见一正在建的商业体,应该是就是未来最高的一栋楼吧。那面望去可以看见Plaza的一栋酒店,其周边为商业繁华的街区。想换钱或者取钱也可以去那里解决。
钟楼
土耳其帮其建设的清真寺
遥望地拉那
遥望地拉那
遥望地拉那
首都地标(1),地堡博物馆-BUNKART向南穿过一群绚丽的苏联时期历史建筑,到了我第一个感兴趣的地点——地堡博物馆。听说过吗?地堡之国,就是阿尔巴尼亚。什么地堡?就是战争时,人们躲在里面,生活并与外面敌人抗争的地方。就像我们看过的经典影片《地道战》。
那为什么叫做地堡之国?因为这个小小的国家曾经存在有20多万的地堡,还记得当年人口数吗?万,10个人就共享一个地堡,这也解释了中国援助其的大部分钱都用在了哪里,这是多么神奇的一种存在!需要在一种什么样残酷的背景下或者荒唐的背景下才会创造出如此的奇迹!
地堡博物馆
地堡博物馆
地堡博物馆
地堡博物馆
地堡博物馆
博物馆内展示的中国援助机械
地堡博物馆另一出口
当然,如今大部分地堡已经被销毁,因为实在没什么卵用。在农村地区农民索性拿来养猪,而在地拉那保留的这个就拿来做了博物馆,这是明智的选择!无论养猪还是拿来做博物馆,都充分延续了地堡的历史,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一样的。
首都地标(2),破碎金字塔从地堡出来后继续南行,穿过一条主路后,来到另一处小广场。这里矗立着另一处我所感兴趣的地点——破碎的金字塔。
听这名字你会想想其多么的凄美,但这“金字塔”确是这个国家为自己留下的耻辱柱。因为它是一栋“烂尾楼”。
破碎金字塔
金字塔入口
曾经的独裁者霍查在80年代初去世后,其势力继续延续到90年代初,在此期间霍查的女儿继续用自己父亲的势力来为自己牟利,而这栋烂尾楼就是她的杰作。
90年代初,东欧国家政治巨变,民主运动兴起,阿国人民推翻了红色政权的统治,顺带也将霍查的雕像推倒,据说还“唾弃了他的坟墓”。而这栋金字塔自然也成为了人们宣泄的目标。
金字塔内部
金字塔内部
最后不知觉中已经走到下午,盛夏的温度在这个高纬度地区一点也没有怜悯心。沿街往回走去觅食和休息去了。下期再见!
地拉那东西向主街道
远处的基督教与清真寺共处
一处古桥
一处古桥
叁点壹肆分享见闻,观点,感悟!多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