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国家宝藏陕西历史博物馆专场,唐朝l

发布时间:2020/10/27 8:26:48   点击数:

要说最近最红的综艺节目

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当仁不让

每一集播出后都立即爆红刷屏

1月4日晚

陕历博的三件国宝终于闪亮登场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杜虎符

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壁画

著名演员马苏、刘奕君和郭涛分别演绎了这三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而著名考古学家齐东方、密码研究学者刘胜利、建筑大师张锦秋也出现在节目中和演员共同守护国宝。

古都明珠四海扬,

华夏宝藏千秋仰,

周秦汉唐,鼎盛王朝皆定格于陕西。

得天独厚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拥有万件展品、18组国宝级文物,

每一件都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灿烂剖面!

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强跃表示,陕历博选这三件文物,看重的是它们背后所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杜虎符是秦国军事制度的化身,是封建专制王朝的缩影。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反映了唐代仕女生活和中外文明交流,而内部陀螺仪技术的应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水准的精湛。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壁画,让唐代高等级建筑的模样从史料中的文字记载,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实物力证。这三件文物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万件藏品中甄选出来的3件文物

更是瑰宝中的瑰宝

这三件展品的甄选可不仅仅是文物级别这么简单它们分别代表着诚信、科技文化和建筑艺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杨贵妃同款高级香包

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

无论球囊如何转动,香料都不会洒出

这是集智慧与艺术的颠峰之作构思设计精妙绝伦

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

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

里面的香料不致撒落于外

堪称唐朝“黑科技”

尽管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

其仍然玲珑剔透,转动起来灵活自如

平衡不倒,其设计之科学与巧妙

令现代人叹绝

节目中,由著名演员马苏守护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年央视元宵晚会上,马苏扮演了“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惊艳华美的造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晚节目中,马苏再度化身杨贵妃,深情演绎了马嵬坡兵变中被迫自尽,生死诀别时,她和唐明皇以香囊为约的凄美爱情故事。马苏说:“这一次与其说是扮演杨贵妃,不如说是以杨贵妃的身份走进了历史。”

《旧唐书》卷五一讲:安禄山反叛,玄宗等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地。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发现当初埋葬时用于裹尸的紫色褥子以及尸体都已经腐烂,唯有香囊还好好的。说明杨贵妃身上佩戴的香囊,是用金属制作的。

这枚银香囊出土时,它的名字叫熏球。从熏球到香囊,仅仅两个字的变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用了17年探寻它背后的秘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这枚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就是杨贵妃当年佩戴的那一枚吗?齐东方表示:“通过多年研究,我们发现,文献里面记载的杨贵妃佩戴的银香囊,应该和这枚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是一样的。”

杜虎符

诚信、命令、权威

它是一只小小的虎符

却能调动千军万马

秦军锐士全部都要听从它的调遣

“符”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信物

一般分为两半,两半相合

若需调动50人以上兵力

须有与此符相合的君王右半符

再现沙场点兵里的军事智慧

其上有错金小篆铭文9行共40字。杜虎符铭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别是错金字,精致优美。虎符的铭文制作工艺,是在虎身先錾刻出阴文字槽,再将极细的金丝嵌入阴文字槽之内,最后打磨平整光亮。虽历经两千多年,仍然熠熠闪光。

节目中,杜虎符由陕西籍演员刘奕君守护。前世传奇中,刘奕君演绎了秦国与义渠征战时调兵的故事,秦国将士只认虎符不认将,宁死不屈的倔强信念令很多人动容。身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刘奕君更为能守护自己家乡的文物而兴奋不已,甚至直言:“这个恐怕是我这辈子接到的最棒的角色了!”

多年前的虎符如何在今天依然发挥安国作用?在杜虎符的今生故事中,上海交通大学密码学专业教授刘胜利博士,为大家解密了杜虎符里的信息安全智慧。刘胜利的一番话更是让无数观众振奋——在信息安全领域我国已经处于领先水平,我国自主研发的SM算法广泛应用到了很多系统中,比如SM4算法可以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SM7算法则应用在门禁卡、IC卡等领域。虽然一大串术语比绕口令还难懂,但听了倍儿有安全感!

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

 

唐代高超建筑艺术的见证

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

它由八幅图组成,

东边壁画面积约39平方米,西边约34平方米

它再现了千年王宫阙楼建筑

它是唐代建筑绘画之佳品

它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追思之情

梦回大唐,见证盛世威仪

此图世所罕见,反映了王宫阙楼建筑的形象:以门阙构图为主体,各以一座母阙、两座子阙排成“三出阙”形式,阙楼砖砌台基及雕刻花纹、阙楼的挑檐及斗拱、鸱尾等都描绘的清楚可辩,再衬托山峦、树木之景,更见阙楼气势恢宏。墓主人命途多舛,19岁便因为人谗构被武则天杀害,其父中宗李显复位后迫封其为“懿德太子”,迁灵柩至乾陵陪葬,特恩“号墓为陵”。

仪仗队由19人组成,另有四个模糊疑似人形。分为步行仪仗、骑马仪仗和车队等三部分。卫士均戴幞头,穿圆领长袍,腰配箭囊。其后在三辆豪华的车前,排列着十几名侍臣,举遮蔽风、目的伞扇。据旧唐书·舆服志的记载,壁画所绘的车应属太子大朝时所用的辂车。

仪仗图虽人物众多,结构复杂,但整体布局却显得井然有序,阵容严整。画面色彩也艳而不俗,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让我们不禁联想到唐代诗人王维在和贾至合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势中所描写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来。

节目中,陕西籍演员郭涛守护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壁画。前世传奇中,郭涛演绎了唐长安城里一个仪仗兵,也是一个本地通,他带领来长安旅游、并致力于做一本长安攻略的外国人进行了长安一日游,围观唐朝文豪诗人聚集地、见识万国来朝的国际活动、欣赏异域风情表演、观摩皇家出朝仪仗……通过小兵的视角,见识了大唐王朝开放自信,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

在今生故事中,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修复团队携手建筑界西北泰斗张锦秋女士,打造最强“复原者联盟”,讲述让文物留下来,更让文物活起来的故事,让无数观众感动。“每一刀都触及历史,每一刀都如履薄冰”。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修复团队妙手回春,医治“千岁病患”,一块硬币大小的污垢,就得用棉签清洗几小时。

年过八旬的大唐气象建筑师张锦秋,妙笔生花还原唐风阙楼。她设计的大唐芙蓉园、大明宫遗址公园等建筑,让大唐风韵重新流淌在西安的街头巷尾,成为了西安最美的名片!

(大明宫遗址公园)

(大唐芙蓉园)

中国上下五千年,数不尽的稀世珍宝

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得以留存下来

它们是一段段可触摸的历史

一部部生动的史书

而这些国家宝藏

正是一个民族不可动摇的根

周秦汉唐,鼎盛王朝皆定格于陕西

如果每一段历史都有它自己的色彩

这里,应该是金色的!

9大博物馆7件国宝

最后通过投票评选

每个馆只有1件国宝能入驻

纪念故宫周年的国家宝藏特展

你觉得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三件国宝

哪件最应该入选呢?

在评论里说说吧

西安市旅游局综合整理

部分图文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新浪微博、西安晚报

编辑:Yaffa丨审核:Zijun

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西安滑雪旅游季活动启动,优惠政策都在这西安又多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好玩还免费!街头实采成都人眼里的西安,妹子最想找西安男朋友你说了算!新年西安城墙18城门春联由你来写!因为这些举动,西安旅游更有品质和内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dl/1861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