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他被誉为新闻界的ldquo释迦摩尼

发布时间:2021/5/2 21:31:19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中药方 http://m.39.net/pf/a_4631557.html

今天,是第21个记者节,我们来认识一位新闻界的前辈。

他被黄炎培誉为“新闻界的释迦摩尼”;他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是挚友并共同前往苏俄考察,成为中国最早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的记者;他受命主编创办《申报月刊》,曾任《申报》总主笔即总编辑,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报;他就是一生献给新闻事业、尽瘁报业三十多年的著名报人——俞颂华。

01、发起“社会主义”征文活动

俞颂华,年出生于太仓城厢一个世代书香之家。

在中学时代,他就关心时事,喜爱读报,立志做一名利国利民的记者。

年辛亥革命爆发,俞颂华参加战地救护队,到革命军的作战前线南京攻城战役,冒着炮火,冲在前线,抢救伤员,受到起义军师长表彰。

年轻时的俞颂华(实为至年常驻德国,采访欧洲各国的记者)

年俞颂华赴日本留学,被各种现代学说所吸引,并立志以各种能推动国人走出传统的新思想来昭示和启迪国人。俞颂华从日本学成回国后,于年4月出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主编。

就职后的第三天,俞颂华就在刊物上发起“社会主义”征文活动,并陆续发表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之进化》《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等著作的译稿,刊载了李大钊、陈望道等人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全文转载了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民众的大联合》。

02、赴苏俄采访,让国人知晓了“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社会

年,俞颂华在梁启超等人的支持下以上海《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

他当时正任《解放与改造》编辑,收到瞿秋白投稿,他力主发表后与瞿秋白时通音讯,交往日深。而瞿秋白当时正在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甚佳。俞颂华就与年轻的瞿秋白等3人同行访苏。

年10月16日,28岁的俞颂华(中)和21岁的瞿秋白(右)、李仲武(左)赴苏俄采访,成为我国头一次走出国门并常驻国外的记者!

年11月28日至12月16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头版头条的《共同启事》:“两报特派记者俞颂华、瞿秋白、李仲武前往苏俄采访。”

年10月他们踏上远途,到莫斯科与列宁格勒考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在俄国考察了五个月,采访了列宁、莫洛托夫等革命领袖,详细考察了当时苏俄的工农业发展状况、市场分配政策以及现行体制与社会环境等,也见识到了在苏俄国内弥漫的昂扬革命精神与普遍劳动的事实,写下许多见闻游记、通讯等报送回国,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和纷涌来信,风行一时。

因他们是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最早前往苏俄实地报道的记者,他们第一手的讯息与报道使国内的民众与知识界了解到当时苏俄的真实情况。

03、赴陕北采访,宣传陕北革命根据地

年5月,经黄炎培介绍,俞颂华进《申报》社创办并主编《申报月刊》,俞颂华特邀鲁迅、蔡元培、茅盾、巴金等进步人士撰文;还请十九路军第一五六旅旅长翁照恒撰写其亲历的讴歌正义《淞沪血战回忆录》,在《申报月刊》上连载,还发表了不少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文章。

《申报月刊》年7月15日创刊号

年4月,当时陕北还是个“禁区”,俞颂华和孙恩霖以《申报》和《申报周刊》记者的身份结伴陕北采访。他们在延安采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并和毛泽东主席在窑洞里畅谈了一个晚上。俞颂华所写的《从上海到西安和陕北》的通讯,向读者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真实情况,引起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dl/2027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