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地理 >> 历时半年,我们将一部国产车从中国开到了非
自驾环球
经历天
46个国家
公里
我们终于自驾到达了非洲!
自驾环游世界,是在我看了一篇外国人环球的文章后萌发的,纵观世界环球史、探险史,听到的几乎都是外国人的名字。我就在想着为什么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不能做?
18年7月,刚从苏大毕业的我揣着大学时期创业的积蓄,怀着心中的梦想,开着一部国产东风风行汽车就这样出发了!
跨过长江黄河穿越华北平原,我独自一人来到了北京与其他队友汇合,在北京办理好欧洲签证后,我们继续向北行驶,穿越内蒙古大草原后挺进了西伯利亚。
经历十余天,在穿越了西伯利亚大片无人区后,我们翻越了高加索山脉来到了外高加索地区,以此为起点,南进伊朗,东进土耳其。历时85天,公里,我们终于行车来到了希腊,终于把车开到了欧洲!
到达欧洲之后,我们继续穿越塞尔维亚、德国、丹麦、挪威等国直至北极地区,自驾到达了欧洲大陆的最北点!
穿越北极地区之后,我们紧接着南下渡海来到了东欧地区,一路向西直至法国。
法国:
花费了天,12月1日我们终于把车开到了巴黎!
自驾到达巴黎意味着非洲近在咫尺,看到凯旋门的那一刻,心潮澎湃。
离开巴黎,我们开始西进前往阿尔卑斯地区,途中来到了之前在青旅认识的法国女孩Marie家中做客,真真正正体验到了法国人的热情,当然,我们也给他们一家带去了一些来自中国的小礼物
第二天,热情的Marie带我们徒步阿尔卑斯山脉。初冬的法国阿尔卑斯地区还没开始下雪,所以在这个季节登山并不困难。
登顶后,瞬间就被惊艳到了,连绵的阿尔卑斯在云雾的围绕下宛若一幅画卷。
云雾围绕下的十字架
和Marie分别后我们紧接着开始北上进入瑞士,没想到途中竟然遭遇到了法国黄马甲抗议人群。这些人是为了抗议法国政府的政策而走上街头抗议,统一身穿黄马甲
游行人群情绪激动,甚至直接在马路上跳起舞来挑衅与他们对质的警察,个别人已经开始破坏公物。
游行人群中不乏有老人,甚至还有婴儿,不管老少齐上阵。
警察则对游行地区进行了封锁。这一天,法国几乎每辆车上都放上了一个黄马甲,以示对政府新政策的不满。
瑞士:
离开了法国黄马甲骚乱区,我们当天就行车来到了瑞士日内瓦,来到了位于瑞士的联合国分部!
离开日内瓦,我们向东挺进阿尔卑斯山区,一上山瞬间就进入了一片白色的世界。
山路积雪极难行驶,路面极滑,我们不得不小
心翼翼地行驶着
尽管这段路程并不好开,但是沿途的风景可谓一绝。
雪中的瑞士就如同一副墨迹未干的黑白水墨画。
有的路面积雪严重伴随陡坡,致使我们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下来推车,虽然常常弄得精疲力尽,但这也组成了我们旅途路上的一部分乐趣
瑞士的冬天风雪交加,面对严寒的天气,每天不得不把自己裹成粽子..
在瑞士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副画面:山上飘着雪,而山下的草还绿青青。
下了山,我们一路东进来到了德国,一路雪山相伴。
德国:
位于德国的新天地堡可谓是我最期待的目的地之一。新天鹅堡是迪士尼城堡的原型,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城堡。
经历一小时在冰雪中的徒步,我们终于来到了可以俯瞰新天鹅堡的地点,第一眼我被它惊艳到了。别说一小时,就算让我爬五小时我都觉得值。
奥地利:
离开新天鹅堡,我们开始横穿阿尔卑斯山脉。
横穿阿尔卑斯山脉的第一晚因为时间太晚,我们决定在奥地利的一处山区小镇里过夜,但这个小镇的住宿出奇的贵(左右一晚),为了节省路费,我们不得不留宿于车上。
巧的是,这一晚出奇地冷,车上的一切事物,水、车窗、水果都被冻得结冰了,在零下十几度的车里我也被冻得手脚冰凉,尽管很难受但我并不后悔,早已经习惯了自驾环球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这晚很冷,但我也因此收获了一片星空,同时还幸运地看到了流星!
穿越阿尔卑斯山山脉的一路雪山与城堡相伴,山多弯急,但也美不胜收
意大利:
穿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后,我们来到了水城威尼斯
色彩斑斓的房子,古老的河道,诉说着水城的味道。威尼斯就应该列入有生之年系列。
斯洛文尼亚:
离开威尼斯。我们紧接着朝着斯洛文尼亚行驶。我对斯洛文尼亚印象最深地就是Metelkova艺术村。Metelkova艺术村前身是南斯拉夫一所兵营。南斯拉夫解体后,这里被城市艺术家接管,这很像北京的和纽约的SOHO,自由和激情是他们在这里创作的两大元素。
世间艺术家可以大体分为两种。第一种专门负责制造真善美,这比如法国的闻香师、意大利的鞋匠或者许许多多技法精湛的风景画肖像画家。但他们的艺术却因为利益的潜移默化而使他们更接近于匠人。
另一种只遵循自己内心的表达,不管是否被接受,无论是否真善美,他们只用画笔、音乐、及一切破铜烂铁渲染生命中压制不住的色彩。
如果你喜欢后一种艺术,那你也一定会对这里着魔。这里无一物不设计,无一物不诡异。原来的兵营被改造成酒吧,露天空地成为造型奇特的舞台,监狱也被重新设计成青年旅馆,一切都按照反传统的方式。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后我们南下来到了克罗地亚沿海城市扎达尔。
扎达尔的海边有一座无与伦比的海洋管风琴,每当海风拂过,海边就会响起柔和舒缓又连绵不绝的天籁,巨大的风琴混合着海风和海浪的声音,没有经过任何人工的雕琢,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
扎达尔海岸上的大理石台阶,看起来只是供游人观景休憩的场地,乐器的玄机其实在台阶内部,台阶里边的中央通道连接着35根风琴管,组成了一座长达70米的海风琴。当海风拂过或海浪涌入,推动管道中的空气,就会产生气压,使风琴发出悦耳的声音,在堤岸上方的台阶上有一排排开口,通过它们,海洋风琴演奏的音乐就可以传到四周。
坐在海风琴堤岸上静静聆听着。此时我的心里没有任何杂念,心如止水,身心放松,夕阳与风琴声使我暂时忘记了我还在路上。
离开扎达尔,我们紧接着开始往着波黑方向行驶,途中与克罗地亚心形岛相遇,没错,这个岛顾名思义就是心形的,它是世界上九个心形岛之一。
沿着克罗地亚海岸线一路行驶着,没过多久我们就进入了波黑。
波黑:
在前往萨拉热窝途中遇上了一个极限运动摄影小组,聊着聊着,波黑大兄弟直接甩给了我辆雪地摩托,随便骑,不过只有一个要求:不要把它开回中国...不过我当时想的并不是开回中国,其实想的是这玩意怎么开..
波黑大叔把雪地摩托扔给我后就没在管我,从没骑过雪地摩托的我看来还是得靠自己...摸索了半天发现摩托艇和雪地摩托都是拉绳打火,油门同样也是按压式油门,不过雪地摩托比摩托艇更不好拐弯,起步要是把方向打死是会侧滑的,所以只能慢慢拐。
其实上手还是挺快的,没多久就能骑出去了,不过拐弯还是不好拐,拐大了会侧滑,毕竟车头是滑雪板并不是车轮..
雪地摩托遛了几圈后,这时我又对停在一旁的四驱越野车产生了兴趣。四驱车没有窗玻璃,车身很轻,四个轮胎都装上了钢钉,雪地越野能力十分强悍
二话不说,直接找波黑兄弟借了,兄弟倒也爽快,不过副驾得给我安排个人。坐上主驾,这个感觉就不一样了,因为没有车窗,所以必须得带头盔,一是安全,二是挡风。其实开起来和汽车差不多,自动挡,但没有方向盘助力,方向盘那叫一个重。
不过这车行驶起来还是挺扎实的,四驱动力强劲,轴距短,越野性能强悍
玩着玩着,天就黑了。临走,正打算和波黑兄弟们告别,没想到他们要邀请我们到他们的住处做客,这样能深入了解当地人的机会我当然是不会错过的,于是就跟着他们的车走了
这群波黑大汉是极度热情,还非常爱开玩笑,他们一群人连续几天就住在这个大屋子中,为的就是拍摄视频。在屋子里稍作停留,波黑大叔们就喊着我们一起到餐厅吃饭了,至于他们家里为何没有女人,很简单,他们外出拍摄视频组成一个团队,半工作性质,带上家人肯定不太方便
在国外呆了5个月,已经吃吐了西餐的我竟然惊奇地发现这顿波黑餐并不是很难吃,现在想想那个炸饼依然让我流口水,当然,也少不了酸奶伴葱油这种黑暗料理。离开这群波黑大汉,我们驱车来到了萨拉热窝,一进入萨拉热窝就被随处可见的弹孔惊到了,这里的一切都告诉着我们二十年前战争的残酷。
愿世界和平。没有什么要比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更重要地了。来到萨拉热窝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拉丁桥。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这座桥遇害。这也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在萨拉热窝,我们终于和自驾环球的新队友伟杰兄弟汇合了,为了迎接他的到来我们一起吃了顿丰盛的火锅。伟杰兄弟曾经是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dl/2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