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地理 >> 学习者这些ldquo碑文rdq
黄若雨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碑文敬读
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于都县,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城东门渡口)纪念碑正面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11个红色大字,背面镌刻着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碑文。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一九三四年,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十月上、中旬,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等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宁化等地陆续进抵于都县域,进行集结休整待命与兵员、粮款、武器弹药的补充。十七日至二十日,中央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主力八万六千余人,先后从于都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梓山的山峰坝,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靖石的渔翁埠等八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十月十八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随中央第一野战纵队,从东门渡口过河踏上征途。
为缅怀先辈伟绩,弘扬长征精神,兴建此碑,永志纪念。
公元二零零九年十月
碑文的思想主题:回顾革命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从碑文的主题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points
★
?不忘历史,缅怀先烈。长征的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出发后,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弘扬精神,催人奋进。长征出发前,不仅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在乱云飞渡、惊涛骇浪前,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浴火重生的创造精神,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的碑文,记载的不仅是红军长征出发的历史,也是我们党初心与使命出发的历史。渡江胜利纪念碑碑文敬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渡江战役是一场伟大的胜利,是奠定全国解放的决定性战役。渡江战役是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的最好“营养剂”,也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部“教科书”。(位于古城南京市鼓楼区热河路广场的中心)站在广场放眼望去,可以感受其气势恢弘,豪情顿生。在纪念碑的背面以毛泽东所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碑文,碑文如下:渡江胜利纪念碑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渡江胜利纪念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纪念碑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纪念碑呈双帆船形,碑座为紫绛色船体,白色双帆正中悬挂一枚直径2.5米、重约公斤的铜质渡江纪念章。碑文的思想主题:感悟渡江精神,凝聚前行力量。★
points
★
?渡江精神是渡江英雄们在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渡江战役中表现出的鲜明革命品格和独特精神气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传承弘扬“坚定信念、不怕牺牲、军民同心、革命到底”的渡江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时代、融入血脉、融入事业,打赢新时代的“渡江战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再立新功,以优异成绩告慰革命先烈。
渡江胜利纪念碑是中国人民为争取彻底的民族独立和完全的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的真实历史写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教育意义。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纪念碑正面是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亲笔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背面雕刻的祭文,由国务院起草、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卧碑下半部刻有郭沫若题诗的手迹:“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金山路50号)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是辽宁省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标志性建筑,是为缅怀和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而修建。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
一九五零年六月,美国在占领我国领土台湾的同时,纠集十五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中朝两国唇齿相依,安危与共。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长期斗争中,两国人民一向相互支持,并肩战斗。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兄弟邻邦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一九五零年十月,中国人民响应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运动,以自己最优秀的儿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迎击侵略者。
中国人民志愿军,同英雄的朝鲜人民军一道,在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敬爱的领袖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迫使美帝国主义在一九五三年七月签订了停战协定。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朝两国的安全,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抗美国侵略的斗争意志,保卫了东方和世界的和平。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斗争中,表现了崇高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丰功伟绩,将千秋万代与日月争辉!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敬读
年9月30日,就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修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心,纪念碑分碑身、须弥座和台基三个部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镌刻着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文全文如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立。
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全面概述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浴血奋斗的艰辛历程,反映着继承先烈遗志、鼓舞人民的价值追求,是记述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人民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体现,不仅镌刻在纪念碑上,也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碑文小结
碑文是纪念碑的核心和灵魂,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浓缩,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幸福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实记录,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精神价值。
材料来源于网络编辑王晋荷校对
韩方怡校审
思政团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dl/2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