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年前属中国领土,中国传统名为“海参崴”,当地人称“崴子”(意为港湾),因盛产海参而得名。历史上海参崴曾自唐、辽、金起,这里已渐见人民活动。元时称为永明城。清时该地被划为吉林将军的领地内。自17世纪中期,沙俄皇朝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港口。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所在地区属清朝,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 简介 标准时区:+10时区 UTC/GMT+10个小时 夏时制:+1个小时当地时区相当于:+11时区 UTC/GMT+11个小时 夏时制开始时间:-3-:00:00 夏时制结束时间:-10-:00:00 经纬度:纬度:北纬43°09’ 经度:东经°53’ 国家区号:+7(俄罗斯)地区区号: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鸟瞰图
汉语拼音:hǎishēnwǎi;俄语:Владивосток,拉丁转写:Vladivostok发音,中文音译符拉迪沃斯托克,名意为“东方统治者”或“镇东府”)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外满洲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城市临近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不冻港,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中国传统名为“海参崴”,意为“海边的小渔村”,年之前本为中国清朝吉林辖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州首府,西伯利亚大铁道的终点,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最大城市,城市人口约万(年),城市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城市海岸线达多公里。远东区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远东联邦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远东分部、太平洋渔业与海洋学研究所及多所高等学校。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俄远东科学中心、俄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也是俄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面积公顷,人口约万,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人。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货物吞吐量居俄远东地区之首。工业种类有修船、机车车辆、采矿设备、电子仪器、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主要输出石油、煤、谷物,输入石油制品、鱼等。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大彼得湾生活着2千多种无脊髓动物、约种鱼类、鸟类,以及约20种海洋哺乳动物。这里最常见的海洋动物是海豹。沿海的岩石上栖息着各种海鸟,人们称这里为“鸟市”。 历史沿革 海参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来自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年之前本为中国清朝吉林辖地。 在台湾海参崴是正式名称,而在中国大陆地图上这个城市的正式标注则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对俄文名字的音译。 海参崴在元代称“永明城”,唐代渤海国时期属率宾府辖地。海参崴附近的波谢特湾,为元朝东北边区的对外贸易海港。元朝为加强同东海诸族的联系,开辟了西祥州至滨海永明城的东南驿道。年(清咸丰八年)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沙俄便迫不及待地把侵略魔爪伸向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年6月(清咸丰十年五月),沙俄军队悍然占领中国重要的港口海参崴,并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作为在远东进一步扩张的基地。同年11月,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约40万平方公里的吉林领土,海参崴也被划入俄国版图。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步发展成为有数十万人口的海滨城市,并建成军港。 海参崴,临近日本海水域在对马暖流前缘和西部利曼寒流前缘,冬季结冰期长达~天(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借助破冰船可通航。面积平方公里,是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它濒临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中国称北海),是重要的军事要地,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第23空军的司令部设在这里。 海参崴是交通要塞,海陆空运输都很发达,距中国珲春市公里。有直达莫斯科的铁路线,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海参崴是海员城、渔业城、商业城,市内有海洋渔业集团公司、船舶制造厂、工具厂、肉联厂、糖果厂、牛奶厂等。海参崴又是文化城市,市内有远东大学、工艺大学、海军学校、综合技术学校、医科大学、艺术学院等。被称为世界十二大奇迹之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就在这里,它全长公里,是联接欧亚文明的纽带。 根据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海参崴约有,人。
斯大林统治期间,城内的几十万中国满族、汉族几乎全被杀或强制迁移,后迁至的朝鲜人也被全部迁走。 年至年间,苏联当局规定只有苏联人方可到访该城市及居住,而且需从当局取得许可证方可进入。在苏联把此城完全对外封锁前,该地有不少中国人及朝鲜人居住。 当年满清王朝出卖海参崴,激起了国人的愤怒。许多人尤其是居住在海参崴的中国同胞不但痛恨沙俄,从此也开始痛恨满清王朝。但从此,他们只能做沙俄的臣民。 中国有人要求收复海参崴吗?有,孙中山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当年外蒙古闹独立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将愤怒发泄到沙俄身上,申明要组织30万大军,收复外蒙古,“这个30万军失败了,要再组织一个30万军,直到收复海参崴为止”。孙中山先生把革命的最高目标定为收复海参崴,足见国家统一在孙中山革命中的意义。可惜,孙先生有生之年未能收复失土,而且至今仍未能收回。 当年的国民政府力主收复海参崴,年2月抗战胜利前夜在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时,国民政府代表同时提出收回大连、海参崴、克叶群岛等地的主权。斯大林立刻威胁,如果中国坚决收回领土,苏联将推翻中国政府。国民政府代表马上回答,如果苏联这样做,中国将加入西方同盟,并允许美国军队进入中苏边境。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中苏加盟条约”,苏联终于同意中国收回大连、旅顺,和满洲铁路(年),并达成协议,50年以后中国收回海参崴。 历史上海参崴曾自唐、辽、金起,这里已渐见人民活动。元时称为永明城。清时该地被划为吉林将军的领地内。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年前属中国领土,中国传统名为“海参崴”,当地人称“崴子”(意为港湾),因盛产海参而得名。 自17世纪中期,沙俄皇朝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港口。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所在地区属清朝,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2]随后其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不过由于距离俄国本部太远,所以该地的发展缓慢,年俄罗斯在此建设军港,将太平洋舰队驻地从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迁于此。年设镇。从年起升格为市,年成为俄国滨海省行政中心。在年西伯利亚铁路开通至此,亦开始有海运路线由其往返日本神户、长崎及中国上海等地。 年起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达铁路线建成后,城市发展迅速,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城市和港口。苏联解体前,它是苏联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首府。苏联解体后,仍是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首府,远东第二大城市。
年至年间日俄战争中,其曾被日本海军派遣的分遣舰队突袭。由于俄军巡洋舰队坚守,使日本海军转移攻击目标。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苏联国内战争的混乱情况,反共产党的势力在此和俄国远东地区渗入。当中包括一些外来势力如英国、美国和日本,日英联军在年4月借口当地有日资设施被袭,进驻金角湾和此城,年远东滨海地区建立“远东共和国”,持续至年由苏联收复。 年代开始,此城成为苏联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点,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先后囚禁在这里的包括苏联和日本的战俘。 年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到临此城,并表示其可以跟美国的旧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为苏联远东地区最重点的发展城市之地位。 海参崴地位是根据年毛与斯大林签署的同盟条约确定下来的。当时,苏联也非常需要这一不冻港。 鸦片战争后,在年清政府和俄罗斯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4年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第一条: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海参崴在乌苏里江以东,共管因此被取消。清政府割让了吉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和海参崴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俄占海参崴米的领土。年,中华民国对苏签订《中华民国和苏联加盟条约》,苏联重新承认中国对海参崴的主权,苏联同意在50年以内撤走苏联驻海参崴所有驻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协议》,正式承认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苏联领土。 城市现状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边疆区行政、工业、文化、商业中心。面积平方公里。位于穆拉维耶夫·阿穆尔斯基半岛之上。市内有五个区:列宁区、五一区、别尔沃列琴斯基区、苏维埃区和费伦多斯基区。海参崴是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它濒临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中国称北海),是重要的军事要地,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第23空军的司令部设在这里。 海参崴是交通要塞,海陆空运输都很发达,距中国珲春市公里。有直达莫斯科的铁路线,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海参崴是海员城、渔业城、商业城,市内有多类企业及工厂:海洋渔业集团公司、船舶制造厂、工具厂;各大食品加工厂:渔类加工厂、肉联厂、糖果厂、牛奶厂等。海参崴又是文化城市,市内有远东大学、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工艺大学、海军学校、综合技术学校、医科大学、艺术学院等。被称为世界十二大奇迹之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就在这里,它全长公里,是联接欧亚文明的纽带。 海参崴是天然的不冻港,也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伴演着军港、渔港、商港叁种不同的角色,如今以商港其主要功能。其工业以船舶维修、造船、探矿机器制造、鱼类加工及木材业为主;土产以鹿茸及人参最著名。
地理信息 作为俄国和苏联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一度曾经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海岸堡垒之一。 虽然作为港口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历史悠久,但作为要塞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历史却只能追溯到年。这一年,东西伯利亚军区工程兵司令P·F·温特伯格上校开始筹划在这个远东重要的港口修建防御工事,他的设计方案交给V·P·希罗科夫上校来负责执行。一年后,最初的海岸防御工程完成。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州首府,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最大城市,城市人口为63万人,城市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城市海岸线达多公里。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交通的枢纽,是联系滨海地区、鄂霍次克海、太平洋和北极各海的交通和过境运输站。航空运输可通往俄罗斯主要城市。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远东区近海运输的中心和北冰洋航线的终点。 自然气候 该城位于太平洋沿岸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半岛的南端,临日本海。城市依山建筑。符拉迪沃斯托克北部为高地,东、南、西分别濒乌苏里湾、大彼得湾和阿穆尔湾。城市及港区位于阿穆尔半岛顶端的金角湾沿岸。金角湾自西南向东北伸入内地,长约7千米。入口处湾宽约2千米,水深20~30米,湾内宽不足1千米,水深10~20米。金角湾南侧隔东博斯普鲁斯海峡,有俄罗斯岛作天然屏障。海湾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形势险要。由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冬季结冰期长达~天(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借助破冰船可通航。在夏秋两季多雾,其中6~8月平均有雾日一个半月。有时大雾影响航船进入港湾。 海参崴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叫寒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凉爽舒适;秋季是海参崴最好的季节,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持续时间较长,时有台风。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极地偏北风和海洋东南风的共同影响,寒冷湿润,降雪较多!春季到来较早;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凉爽舒适,雨量适中,有时有雾。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变化较慢。因为濒临日本海,冬、夏气温较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变幅较小,日温差很小,具有明显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 经济发展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个商港,港口年吞吐量约万吨,其中国内运输量万吨,国外运输量万吨。港区结冰期约4个月,借助破冰船可全年通航。夏、秋两季多雾。北海航线的终点,远东区近海运输的中心。年港口吞吐量约万吨,其中近海运输占三分之二。港口拥有良好的设备和大型仓库。主要货运是向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北冰洋东部沿岸以及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运输石油及煤炭、粮食、日用品、建材和机械设备,并运回鱼及鱼产品、金属、矿石等。外贸货物中,出口煤炭、木材、建材、矿石、化肥和鱼产品等。进口则以机器设备、谷物和日用品等。符拉迪沃斯托克又是个渔港,在日本海水域,在对马暖流前缘和西部利曼寒流前缘,以及沿岸河口附近,富有浮游生物,水产资源丰富,盛产沙丁鱼。鳍鱼、墨鱼和鲱鱼等。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远东区的海洋渔业基地,拥有拖网渔船队,冷藏运输和鱼产品加工船队以及捕鲸船队,渔获量居俄罗斯远东区各渔港首位。符拉迪沃斯托克还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军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太平洋边防军司令部驻地。
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市风光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远东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这里的工业同海运及海洋渔业有密切关系,主要是修船、造船、渔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鱼类加工和木材加工等。 符拉迪沃斯托克又是一个风景秀丽的疗养胜地,已成为仅次于黑海、波罗的海沿岸的第三旅游疗养胜地。利用山丘地形、临海的位置和大片森林的特点,经过总体规划设计,把这个滨海山城装扮得秀丽多姿,别具一格,环境幽美,令人心旷神恰。这里有良好的海滨浴场,每逢夏季,来自远东各地、西伯利亚、欧洲部分乃至外国的游客、疗养者成千上万。 俄罗斯政府已决定把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其周围地区建成自由经济区,以加强俄国与中国、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人口 根据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其约有,人。年人口增长到万左右。 斯大林统治期间,城内的几十万满族、汉族几乎全被杀或强制迁移,朝鲜人也被全部迁走。 年至年间,苏联当局规定只有苏联人方可到访该城市及居住,而且需从当局取得许可证方可进入。在苏联把此城完全对外封锁前,该地有不少中国人及朝鲜人居住。 友好城市:塔科马(美国华盛顿州)、圣迭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新潟(日本)、秋田市(日本)、函馆(日本)、釜山(大韩民国)、大连(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教育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座年轻人和大学生的城市,这里有12所高校、11所中学。自年开办第一所航海领航员学校以来,已经建有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远东高等海洋工程学院、远东国立渔业技术大学、 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 远东国立大学、还有其它几所综合性大学,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专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远东国立大学,亦译为远东联邦大学,QS世界大学排行榜名以上,[4]它的汉语系培养出一批批的汉语翻译人才,当你走在大街上,若遇上俄罗斯人用流利的汉语和你交谈时,那么他(她)基本上就是远东大学汉语系毕业生。市内还有4座博物馆,3座剧院和1座音乐厅。 每年七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当地最大的节日--俄罗斯海军节,世界各国的军舰都停靠在军港岸边,五颜六色的国旗迎风飘扬,热闹非凡。
海洋商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海洋商港坐落在彼得大帝湾金角不冻海湾的西北岸上。该商港战据有利的地理位置便利于发展国际贸易活动,它乃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商港之一。该商港专门装卸总载货、散装货和大型集装箱。它的贸易伙伴大约6个国家。这里绝大多数的出口货物是发往中国、韩国和日本。在进口货运量上,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的货物则占多数。商港的码头总线包括16个深水码头。全长米,深度10,0米至13,0米,其中两个码头是客货码头,它们能够接纳大号位客轮。除16号码头以外,其它深水码头都是具有万能作用的。 16号码头是专门装配大型集装箱的码头,其长度为米,深度是13.0米,年吞吐量为9万至10万个国际标准集装箱。商港码头年的吞吐为万至10万个国际标准集装箱。商港码头年的吞吐总量为万至万吨。万能作用的码头装备有高架起重机,其起重量为吨至32吨,线路宽度为10,5米和15,3米。16号集装箱码头装备有室内外集箱吊运机,其起重量为吨。上述设备以外,该商港还拥有以下装卸设备:起重船,其起重理为吨,桥式装卸机,其起重量为吨,轮胎式起重机、汽车吊、履带式起重机、内燃叉车、电气叉车、其起重量为1.5吨至25吨,牵引车,集装箱半挂车及各类机械化专用设备。
滨海边疆 滨海边疆区杜马年2月2日通过的决议让原始森林中漂亮的猛兽出现在了俄罗斯太平洋沿岸这个边疆区的区徽和区旗上。决议中关于徽章的条款说:”在绿色的盾牌上有一个天蓝色安德烈十字,盾牌下部有一只走动的金色老虎。” 对区旗的描述如下:”滨海边疆区区旗是一面长方形旗子,一条白色宽带沿对角线将旗子分成两个三角形。上面靠近旗杆部位的三角形是红色,下面的三角形是天蓝色。在靠近旗杆的上角位置有一只行走着的金色乌苏里虎。旗子长宽比例为3比2。” 金色老虎象征着边疆区的一个自然地理特点。滨海边疆区正是乌苏里原始森林之王的主要栖息 地,因此在年设计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第一个徽章的时候,市杜马就决定要加上虎的图案。年3月16日,亚历山大三世御准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市徽,在绿色的徽章盾牌上有一只金色的老虎。强悍而漂亮的猛兽以其外貌显示,太平洋沿岸的这个俄罗斯边疆区是难以攻克的,它得到可靠的保护。安德烈十字是用耶稣的12个圣徒之一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的名字命名的。根据传说,是罗马人下令把他钉在形状像字母“X”的十字架上的。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一直被视为俄罗斯国家政体的保护者,对他的崇拜早在11世纪就广泛流传于俄国。他主要成为了俄国海军的庇护者。在17世纪末,彼得大帝批准带有十字呈” X“字母形状图案的安德烈旗为俄国海军舰尾旗。安德烈十字把旗子的四角连成一体,象征着俄国把4个海洋舰队一白海舰队、亚速海舰队、里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联合起来了。滨海边疆区区徽上的安德烈十字说明这是个濒临海洋的边疆区,表明该边疆区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一俄罗斯东部海上边界的可靠保卫者的主要基地。 盾牌的绿色象征着希望、喜悦、富足、乌苏里原始森林和滨海地区谷地繁茂的植物。区旗的颜色与俄罗斯联邦旗帜的颜色具有相同的寓意。区旗表明边疆区是俄联邦的一个主体,还强调边疆区与俄联邦的统一。此外,红色还象征着英勇无畏和为正义事业而斗争。天蓝色象征着诚实和忠于理想,它还是海洋的颜色。老虎的金色在区旗和区徽上象征着公正、强大、财富。 对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现在的市徽有如下描写:“在绿色盾牌上,一只长着红色眼睛和红色舌头的金色老虎向右走在陡峭的银色山坡上,右前掌抬起。”徽章的设计者是画家根纳季.昆古罗夫。
友好交流 烟台市于年与符市缔结友好合作城市关系以来,双方交往日益密切。烟台曾多次派政府代表团和人大代表团访问符市,参加符市周年纪念日的庆典活动及其它相关活动。年,烟台市人大侯洪勤副主任率团访问符市。年,烟台派人参加了在符市召开的“友好姐妹城市国际关系圆桌会议”。年9月16日-18日,烟台市旅游局派团参加了符市举行的第三届远东国际旅游展览会“远东旅游-99”,促进了两市在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年,王德和率团访问符市,参加该市城庆活动。年,符市副市长戈里娜一行七人来烟台参加“APEC投资博览会”。年,烟台代表团参加符市举办的“青少年国际书画展”,烟台参赛作品获三等奖一名及纪念奖若干。年7月,符市举办“民俗文化节”,因我国今年上半年出现的SARS疫情,烟台未能派团参加,但已发信祝贺。年12月16日至19日,符市副市长兼国际关系委员会主任萨普雷金一行来访,与烟台外事办公室举行了工作会谈并签署了两市友好合作会谈备忘录。 年7月10日,日本与俄罗斯同意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联合修建一座液化天然气工厂,每年向日本输送万吨液化天然气。 日本《日经商务》10日报道:俄罗斯总统 德米特里 梅德韦杰夫 年11月访问日本并出席在日本横滨市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日本与俄罗斯届时就这一天然气工厂项目签署正式协议。 旅游风景名胜 符拉迪沃斯托克有多个历史纪念碑和历史遗址。 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 为了纪念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建,为争取在远东建立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战士与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年取得了最终胜利,纪念碑矗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广场,始建于年,是远东最大的纪念碑。 红旗舰队战斗光荣纪念广场 坐落在船厂岸边,二战期间,太平洋舰队与德国法西斯在海上和陆上进行了殊死战斗,为纪念英勇牺牲的战士,纪念广场中央常年燃烧着长明火,纪念广场的主体纪念物是C-56近卫军潜艇,这艘潜艇在二战中英勇善战,共击沉战舰十艘,重创四艘,立下汗马功劳。 商业船队海员纪念碑 战争期间,商业船队承担着从盟国运送物资的任务,不时与敌船和敌机相遇,不得不投入战斗,共有二十五艘商船被击沉,为纪念这些海员,在纪念碑前也燃烧着长明火。
涅维尔斯基将军纪念碑 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第一座纪念碑,建于年,年,他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地理发现,证明萨哈林不是半岛,而是岛屿,阿穆尔可以行驶海船,他的进一步发现帮助俄罗斯海员更好的了解了远东的海域,从而精确标注了地图。 马卡罗夫将军纪念碑 他是俄罗斯声名显赫的舰队统帅,学者和爱国者,曾经多次来符拉迪沃斯托克巡视,在俄日海战中,由于他乘坐的铁甲舰爆炸而不幸阵亡,纪念碑坐落在海滨路边,沿台阶拾级而上,到顶端广场,放眼望去阿穆尔湾的美景可以尽收眼底。 东方学院是远东和西伯利亚第一所高等学府,建于年,学院中央大门摆放的两座石狮子,是中国政府赠送的礼物。 铁路车站 按照俄罗斯17世纪的建筑风格,于年建成,车站附近有一个蒸汽机车头,这是在二战期间,由苏联工程师设计,在美国制造的蒸汽机车,从海上运到苏联,年前,这种蒸汽机车一直奔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为纪念战争年代的铁路工人,年二战争胜利50周年之纪,设立了这座实物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旁有一个刻有的标志物,这是贯穿俄罗斯的大铁路东端终点的标志,表示自此到莫斯科的距离是公里。 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 年,符拉迪沃斯托克被正式宣布为要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要塞成功的抵御了了来自海上和陆上的攻击,坚不可摧。 要塞上遗留下大批在当时威力强大的武器,是很好的游览地。 斯维特兰那大街 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主要街道,沿金角湾沿岸延伸七公里,在这条大街上有各个时代修建的风格各异的许多建筑物。在大街的起始部,是著名的维尔萨宾馆,建于年,年遭遇大火,经过翻新改建,现在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最高档舒适的宾馆之一。 滨海边区国家大博物馆 也叫阿尔塞涅夫博物馆,以滨海边区和远东最著名的探险家阿尔塞涅夫的名字命名。十月革命以前,这里曾是远东最大的商贸公司秋林公司所在地。 俄罗斯百货大楼 国立百货大楼,建于年,是建筑文物保护单位。 报时炮 自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的所有海上军事要塞都有午时放炮的规矩,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也保持了传统,每天中午12点,鸣炮一次。
尼古拉大教堂 年,为纪念在日俄战争中牺牲的战士而建,年恢复为教堂,目前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教区的主教堂。 旅游安全 1.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拍照须遵守相关规定,需了解禁止拍照或收费拍照的地方,不然引起麻烦就不好了,博物馆及相关历史建筑内部照相及摄影需尊重相关规定。 2.卫生间收费不定,通常5—10卢布每人次,酒店和加油站厕所免费,出门最好多备零钱(俄罗斯免费厕所很少)。 3.因为插孔不同,准备转换插头,一侧是圆柱型的那种 4.通关时,若携带超过00欧元或等值货币(俄罗斯年令 俄罗斯海关处有相关明示)高于以上额度要向海关申报,未申报视同违法。对于中国海关如何要求不是很清楚,俄罗斯流通货币为卢布,美元和欧元兑换卢布比较方便,国人来俄罗斯旅游最好携带美元和欧元。 5.当地部分警察素质不高,如遇敲诈勒索,需即时记下警号,联系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符拉迪沃斯托克办公室。 6.当地治安未像前些年网络报道,但晚上尽量不要单独出门,俄罗斯有很多酗酒人员。如在偏僻道路行走,应四人以上。如遇险应报告领事机构及警察局,记住歹徒特征,保护随身证件。在当地不要随便丢垃圾和闯红灯,很多警察靠罚款养家(俄罗斯公务员工资很低),如若被抓只好认缴罚款。 另注:海参崴的崴念wǎi,不少朋友读成wēi,崴子(方)的意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