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发展 >> 堡垒之国,战斗民族,阿尔巴尼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阿两国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之间的革命的战斗的友谊,经历过疾风暴雨的考验”。这是阿尔巴尼亚歌曲《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来源于我们伟大领袖原话的歌词,对于出生于70年代前的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啦,那是60年代至70年代初的一段难忘的记忆。那时,因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同及国际政治原因,两国交好,关系亲密到“同志加兄弟”的程度,我们伟大领袖称“英雄的人民的阿尔巴尼亚,成为欧洲的一盏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明灯”,中国人勒紧裤腰带年年巨额援助远在欧洲的小兄弟,阿尔巴尼亚则极尽全力地为中国加入联合国作出重大贡献,两国日常文化交流也频繁密切,城乡露天操场上经常放映激扬斗志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广播电台里经常播放豪情满怀的阿尔巴尼亚歌曲,连姑娘们打毛衣的诸多针法花式中也传来了一种称为阿尔巴尼亚针的花式。这次好不容易来到欧洲巴尔干半岛,理所当然要去看望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岸的阿尔巴尼亚了。
年10月下旬的一天,我们乘坐的9人中巴车离开了黑山布德瓦市,在山地公路上盘旋辗转,驶向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市。于长途坐车的恍惚中,我眼一闭,离开了一个国家;眼一睁,竟秒回了中国,亲切啊,咋回事?进入阿尔巴尼亚国境到达地拉那时,有团友随手拿手机车拍了几张路景发到朋友圈,稍顷就收到回音“你这么快就回国啦?”、“什么时候回来的?”、“刚刚回国吗?”,阿尔巴尼亚的外貌像极了中国非主流区!尤其酷似我国的城郊结合地区。在随后的几天观察中,觉得阿尔巴尼亚人的行为习惯和公共意识都似曾相识,此时耳边响起了欧洲旅游业内的一句行业名言:如果不看文字和人脸,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像中国的国家。在阿尔巴尼亚旅行非常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找到其独有的靓点分享给大家,这样才对得起自己不远万里来到此地的辛劳、对得起一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fz/1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