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发展 >> 被国民拥戴40多年的恩维尔middot
阿尔巴尼亚一个面积仅2.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万的国家,却密密麻麻分布着几十万座碉堡,成为该国的独特景象。它是世界上人均碉堡最多的国家,有“碉堡王国”的“美称”。下令修建这些碉堡的人,就是曾执政四十年的霍查。
恩维尔·霍查,年0月6日出生在阿尔巴尼亚南部一个富有的穆斯林商人家庭,家境殷实让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年中学毕业后,到法国的蒙彼利埃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后退学加入法国共产党。他在法国的共党报上不断发表文章,批评阿尔巴尼亚王室以及政治。
年,霍查回国,在科尔察中学当老师,开始联系当地共产主义小组,并成为领导人之一。二战爆发后,阿尔巴尼亚于年被意大利占领,他组织群众反抗入侵者。94年,他被选举为党中央委员会领导人之一,之后多次担任要职。
年,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成立,霍查成为最高领导人。年,长期追随斯大林路线的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断交,之后又与苏联断交,与我国交好。当时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给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很多帮助,但霍查却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的援助是理所应当的。
霍查执政期间,独断专横,搞个人迷信,多次进行残酷的大清洗。例如年,霍查派人逮捕了副总理巴卢库,总参谋部的几位副总参谋长、国防部的全部副部长、军队政治工作委员的全部主任以及近卫部队的几个主要负责人被杀;98年,该国的二把手谢胡去世,死因不明,随后他的党羽全部被霍查清洗。
那些碉堡是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当时霍查与苏、美、等不和,让他有了危机意识。故打着“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号召全民修建碉堡,总共耗资.75亿美元。这笔钱对阿尔巴尼亚来说是巨款,该国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国援助,霍查却把大量资金用在这里。这些碉堡如同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将阿尔巴尼亚人民与世隔绝,让他们自认为国家很发达。
年4月日,霍查去世,被蒙在鼓里的人们还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为他建立纪念雕像;地拉那大学改名为霍查大学;第一大港都拉斯港也以霍查命名。霍查被安葬在阿尔巴尼亚的烈士墓园,他的墓碑上只有生辰,因为当时的领导人说:“像他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死,只有生辰。”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阿尔巴尼亚国内也发生了变化,人们逐渐意识到霍查统治期间,国家的真实状况并不像他所说的那样。民主党主席贝里沙首先批判了霍查的个人主义,接着霍查大学的学生罢课、绝食,要求更改校名。随后,各地的霍查塑像被推倒。
年5月,阿尔巴尼亚烈士节前夕,总统贝里沙决定把霍查的遗骸迁出烈士墓园。5月3日夜晚,霍查的墓穴被挖开,遗骸被迁走,而这一切霍查的家属一无所知。之后,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
霍查统治时期,阿尔巴尼亚被人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形容:一盏红绿灯,车少;二牛抬杠,牛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三群当道,牛群、羊群和鸡群;四处碉堡,用碉堡保卫祖国;武警林立,警察和便衣警察多;六亲不认,霍查多疑,牵连数名政要;七窍不通,闭关自守;八面威风,霍查做派;久久不变,体制僵化;十分落后,欧洲最穷的国家。
戳下方「图片」进入购买专区
.
戳下方「图片」进入购买专区
.
戳下方「图片」进入购买专区
.
戳下方「图片」进入购买专区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