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独行俄罗斯哈巴amp海参崴

发布时间:2021/6/28 15:36:29   点击数:
中药治白癜风的药有 http://pf.39.net/bdfyy/zjdy/150603/4633653.html

10月3日早上打车到了口岸,天气阴得厉害,但我心情却是极好的!来得比较早,人比想象中少很多。口岸一进门有两家小卖部,顺利买到了转换插头,20块一个。后面逐渐来了一个俄罗斯大妈团和一个国人的旅行团,大厅瞬间热闹起来,小商贩们讲着我反正听不懂的俄语向俄罗斯大妈们推销咖啡和煮玉米等,大妈们看起来收获颇丰,基本都是装得满满的编织袋。

据说,俄罗斯的穷人们喜欢到东北这边来采买,因为十月底乌苏里江就要封航了,所以大妈们抓住这最后的机会满载而归。等船期间遇到了唯一不是跟团的便是一对大连来的情侣。大概聊了下,他们也是只在东边哈巴海参崴两个城市转转就要赶回去上班。时间到了,过海关,等船,在口岸里看到了中免集团的免税店,嗯,规模如上世纪90年代小卖部一般的免税店。本想拍照,无奈被兵哥哥拦下说不能拍,还硬是盯着我把照片删了才让我走...

上船后,发现船很小,每艘船只能容纳几十个人,俄罗斯大妈被分到了另一艘船上,而跟我同船的是国人的旅游团,还有零星几个东北前往俄罗斯做生意的大哥。一个贩卖大马哈鱼的大哥问我是不是在哈巴上学,窃喜之余告诉他我是一个人来旅行的,一句俄语都不会。大哥表示甚是担心,这一句俄语不会到那怎么活着回来。后来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一路,然后导游小伙儿加入了我们的谈话。上来就问我是不是作家,出来找灵感来了。惭愧之余告诉他,我只是出来散散心。从他口中得知,从抚远发团的旅游团,并没有前往欧洲部分的线路。一般就是满足国人出境和购物的意愿,哈巴观光然后到商场扫货,2-3天的时间。快到对岸时,导游教大家填入境卡,顺便给了我一张,入境卡是俄语和英语的,填写并无障碍。船靠岸哈巴罗夫斯克后,进入海关果然有些震惊,因为真的是一个英文字母都找不到!全!是!俄!文!硬着头皮,过海关,查验行李,贩卖大马哈鱼的大哥和他的舅舅排在我前面,看着他们手里拎着电饭锅等各种家用电器离开后,终于到我了,海关里慢悠悠的上了厕所,出了海关,算是正式踏上大俄国的领土了!

出来后,本想着在口岸边找找有没有出租车,发现贩卖大马哈鱼的大哥竟然还没走!他说担心我找不到车,非要送我去旅馆,感动之余跟着车到旅馆。放下行李,根据大哥的介绍买了手机卡,MegFon制式,流量不限,在远东地区打电话便宜,离开远东地区要打电话开通漫游,总共多卢布的话费,呆在大俄国20多天愣是没用完。据说,这是中国人搞出来的一种卡,专门给在俄边境工作生活的中国人使用的。打电话客服竟然是中国人,震惊而感动,天朝人民真是勇敢而勤劳,神马生意都不在话下。btw,去俄之前朋友们都劝我开通移动的漫游业务,事实证明非常坑爹。价格巨贵不说,关键是到了那里根本无法上网。

有了网络,很多问题都好解决了。因为终于可以用Google地图和Google翻译了啊。事实证明,如果旅行中没有这两个软件,那我的下场肯定是无法想象..因为尽管很多人告诉我,俄罗斯的英语普及率很低,但也真的没有想到会低到这种程度。

接下来说说哈巴罗夫斯克吧。哈巴原名伯力,曾经是中国领土,19世纪被沙俄占领,现在是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的第一大城市,俄罗斯的第五大城市。它并不属于旅游城市,但由于地处中国的边境且卢布汇率下跌,天朝前来旅游和购物的人越来越多。采用东十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早2个小时。旅行团的路线基本上是带着大家在列宁广场喂喂鸽子,然后火车站拍拍照,看看金顶大教堂蓝顶大教堂然后郊外有苏联关押末代皇帝溥仪的地方。最后就是吃俄餐和买买买了。我不是个景点派,所以游走起来比较随意。

10月3号,安顿下来后,因为下雨没有出门,晚上简单规划了下去海参崴的路线,决定坐火车前往,俄铁网上有英文版,可以查火车车次,当然也可以买票,但我还是决定挑战下自己,去火车站亲自买票。火车大概需要12个小时,有几班火车可选,最终选择买晚上7点钟的火车,这样在火车上过一夜,第二天早上7点钟左右到,比较方便。3日晚上逛了下超市,囤了些香肠和巧克力,以便在旅途中充饥。俄罗斯相比于大天朝确实是蔬菜水果匮乏,但高热量的香肠巧克力和蛋糕却是应有尽有。俄罗斯的极端天气造就了人民偏爱高热量食物的习惯,当然,还有酗酒...走在大街上,会不时看到拎着酒瓶的醉汉,据说每年喝多了冻死在外的人也是不计其数。超市的啤酒size也是大的可怕,跟国内大瓶装的可乐差不多。

哈巴火车站也算是个景点,买火车票时偶遇了当时同一艘船的旅游团在这拍照。

10月4日,一早前往火车站买火车票,头一晚的研究告诉我,想依靠自己买到票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售票的基本上是阿姨大妈级别的,所以他们能听懂英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手抄了火车车次,然后祈祷自己运气好能遇到个中国同胞,帮我翻译下。排队快到我时,终于盯上了一个貌似中国人的大哥a,问了句“你是中国人吗”被满脸的问号弹回,正巧排在大哥a后面的大哥b冲了出来说可以帮我买票。赶紧告诉了他我要坐的车次和时间,大哥说只剩最便宜的边铺票了,心想管他什么铺,便宜就好啊,哈哈票价的.6卢布,可以刷visa卡。跟大哥道别后,带着票走出火车售票室。由于google地图上没有哈巴市内公共交通的任何信息,这对我接下来的行程是最大的bug,所以决定先去买杯咖啡压压惊。惊奇发现帅气的咖啡小妹竟然能说几个英语单词,激动坏了!赶紧问她怎么去列宁广场和金顶大教堂,这问的多了,小妹也就略显尴尬了,毕竟英语单词就会那几个。赶紧拿出手机,google翻译,来回几个回合,终于大致明白了就是要去赶3路车。再问小妹3路汽车站在哪啊,小妹伸手指向远方--那边...那边是哪里啊,想着再问也问不出更多,就索性道谢然后往小妹指向的方向走去,到路边发现有很多个公交站,全部俄文,关键是连阿拉伯数字的汽车路线也没有。仔细观察了下经过的公交车,终于明白只有公交车身才印有公交线路。然后旁边出现了个年轻帅哥,于是抱着一线希望,想看看能不能用英语再继续问问路。“Hi,CanyouspeakEnglish?""No!"帅哥语气坚定而气愤,说完狠狠瞪了我一眼!不知道帅哥是对美利坚深深地仇恨还是恰好跟女朋友吵了架,倒吸一口凉气的我,不敢再跟路人搭讪。终于等来了我的3路汽车。哈巴公交车很便宜,折合人民币1-2块左右,人工售票。

列宁广场后面的免费公园,很多妈妈在这遛孩子遛狗

从哈巴一路到圣彼得堡,发现喂鸽子的基本上都是天朝同胞

走在街上会偶遇很多涂鸦

第一次看到这种爱情锁桥,想着战斗民族人民还挺浪漫。后来一路发现各个城市遇到的铁桥上竟然都锁满了...

哈巴相比西部城市,欧式建筑的风格并不是很明显

看到菜单时也是一脸蒙逼,还好我会看图片...

俄罗斯城市标配便是列宁大街和马克思大街,列宁雕像也是每个城市必备的。

顺利到达列宁广场后,晒晒太阳并把没吃完的达力园巧克力派拿出来喂了鸽子。广场后面是一所免费的公园,人很少,偶尔遇到妈妈推着孩子散步。

从公园出来后又不知道怎么去教堂了,问了广场边卖热狗的小哥,小哥也是热心肠但是急得抓耳挠腮,我也还是没有听懂,手里拿着从抚远口岸的小卖部大哥那里翻出来的免费哈巴地图,意识到整个城市其实不大,所以决定自己走过去。走到金顶大教堂已经是下午3点多,开始降温了,于是决定跑到教堂里面去暖和下。教堂里颂歌不止,前来祷告的人们也是络绎不绝,虽然本身并无信仰,但是教堂确实能给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感觉。坐在教堂里,就觉得出门之前的各种烦心事仿佛都真的渐渐离我远去了。手机被偷后,竟然发现一张金顶大教堂的照片都找不到了,你们想看的话自己去网上搜搜吧,哈哈...从教堂出来后,去吃了晚饭,发现日本料理在大俄国远比中餐受欢迎。回去后,冻成狗的我毅然决定要去买件棉袄来穿。在这已经冻成狗,到了西伯利亚地区还不得冻成冰棍儿啊...

10月5日一早,来到商场,类似于HM的店里,买了帽子,手套和棉袄。挑选帽子时犹豫不决,闲逛的俄罗斯大妈一脸满意的让我选了紫色的。Tips.在商场买东西和饭店吃饭基本都用的visa信用卡结账,身上的卢布现金基本上都在青旅坐公交或者街边买东西等的时候用,商场里的美女销售员们着实漂亮,但她们也都真的不会说英语????。买完棉袄和帽子手套简直幸福感飙升,顺便逛了底层的化妆品店,各种大牌也是齐全,价格相比国内划算很多,因为我的行程还太长,显然不能在这买化妆品,只能闲逛,看看价格。然后店里来了几个中国同胞,满世界的找棒子国的牌子,还问我有没有看到雪花秀和后各种的,告诉他们不用找了,没有。对棒子国化妆品并不感兴趣的我,也是纳闷儿,为什么天朝子民对棒子国的化妆品如此狂热,以至于到了大俄国还要买韩货...

空无一人的博物馆

哈巴罗夫斯克全景

从商场出来后,偶遇博物馆。这是在哈巴两天内,第一次看到有英文标示的地方,Museum!激动不已赶紧冲了进去!然而进门后,白发苍苍的售票老阿姨和服务人员又让我回到现实。比划半天,终于明白我要买票。用计算器给我按出价格,付款后,进入博物馆。惊奇发现整个博物馆就我一个人,所有的展品介绍也都是俄语。管理员老阿姨特别想给我介绍各个展品,偶尔会努力蹦出个别英语单词。然而一句俄语都听不懂的我,只能保持微笑以感谢她的努力。途中问她可不可以拍照,得到的回答竟然是,付钱就可以拍照,20卢布可拍照一张,想想也就作罢了。从陈列的展品可以看出这是个城市主题的博物馆,讲述的是哈巴整个城市的建立过程及当地人的起居生活特点等。临走前,老太太拽着我不让走,讲了很久突然听明白一个单词-souvenir,但做工确实很粗糙,所以也就没买。从博物馆出来后,便回去休息了。

顺利买到火车票

在这里科普下,由于俄罗斯从东到西横跨了7个时区,所以每个地区的地区时间都是不同的,但是火车的发车和到站时间一律使用的都是莫斯科时间,而飞机使用的是当地时间,这点如果不牢记,坐火车和飞机的时候会觉得相当混乱。

下午提前一个小时拎着行李到火车站。在火车站里到处找检票口,最后发现它压根就没有检票口。一路尾随着拎着行李的战斗民族同胞,推开一个门发现就这么直接到了站台。然后仍然一头雾水,我要坐的火车在哪呢...突然看到个亚洲面孔,赶紧把票拿给她看,啊呀中国人,研究半天,她指了指前方的火车,就是那个。观察了下地形,要跨站台,如果走天桥拎着大箱子得累得够呛。正在这时,突然发现我旁边几个战斗民族帅哥跳下站台,拎着箱子跨过轨道,就到了对面站台。给我指路的姐姐,也边一边拎着箱子冲过铁轨,一边喊我快走。震惊之余,我也就跟着他们拎着箱子,直接跳下站台,横跨铁轨到了对面。冲过去后竟然有一种九死一生的感觉,这要是在国内,应该会被警察叔叔叫去关小黑屋了吧...然后,一路走一路问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车厢,检票的又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才明白,检票这一步都在上车前完成,这效率那决然不能我大天朝的检票效率相比。天色渐黑,老太太拿着灯仔细地检查了我的护照和车票,上去半天找不到自己的床位。这时,遇到了一个会中文的俄罗斯姑娘!她帮我找到了床位,这才明白我这最便宜的票是什么概念。俄铁的边铺也就是国内我们的卧铺票的过道座位的上面,没错!就是过道的上面!比正常的铺要窄一些。边铺的下铺白天可以拆开变成两个座位和一个桌子,把桌子按下去就变成了一张床。由于战斗民族的体型本身就比我们魁梧,所以卧铺的尺寸整体上比国内的要长一些和宽一些。行李箱可以塞在正常卧铺下铺的底下也可以放在最上面的行李架上。车开后,跟国内一样,列车员要把票收走,到站再还给你,但是不会像国内那样发个牌子。列车员会分发床单被罩,枕套和毛巾。所有的床单被罩和毛巾都是清洗过的,上车后自己铺自己装,下车前要自己拆下来还给列车员。这点着实比国内的卧铺讲究许多。

火车是个相对密闭空间,我这个唯一的亚洲面孔,就成了这个空间里的奇怪生物,大家好一通打量,我只能对着每个盯着我的人笑笑再笑笑。后来,列车员老太太过来,对着我说了一通,我赶紧拿出google翻译让她对着说,但是老太太硬是拒绝对着手机讲话。无奈之下求助旁边的小哥,小哥不懂英语,好歹知道对着手机讲话。最后搞明白,老太太的意思是要把我的票拿走。边铺下铺的大姐貌似不太想甩我,示意我她要睡觉了,我就站起来顺便观察了她怎么铺床。在她躺下后,依葫芦画瓢地铺好了自己的床。然后爬上去呆着。

观察下来发现,车厢里非常安静。跟国内卧铺里的小朋友嬉笑打闹,大人们斗地主嗑瓜子吹牛逼不同。很多人拿出书来读,大家基本上都带着自己的杯子,火车上有热水供应但是没有方便面瓜子儿和火腿肠卖????。

路上手机信号也是时有时无,很早熄灯睡觉了。第二天7点钟到达终点站海参崴。到站前,列车员老太太过来还我车票,我也把收起的床单被褥还给了她。她竟然开始跟我说中文,昨天晚上固执地要命的老太太一夜之间竟然可以跟我用中文说,你好,谢谢再见。哈哈,多么可爱的老太太...

海参崴火车站是横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起始站,从海参崴到莫斯科全长公里,坐完全程需要七天七夜。

10月6日,跟老太太挥手告别后,下了火车就到了第二站-海参崴

海参崴,又名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太平洋沿岸著名海港。海参崴火车站是横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起始站,从海参崴到莫斯科全长公里,全程需要七天七夜。

Booking上订的青旅距离火车站不远,步行10分钟就到了。前台checkin后,发现青旅里人很满,不过大多数仍然是大俄国本国人。放下行李后,决定先出门觅食。作为一个滨海旅游城市,街上的英文标示明显多了,甚至很多商场门口都有了中文广告。青旅出门后是海参崴的一条主街道,所以找吃的也算是方便。Burgerking里吃了顿饱饭,就开始溜达了。google地图上的公交信息也很全,这下出行就方便很多了。

仔细观察发现,虽然车辆均是靠右行驶,但神奇的是俄罗斯车靠左驾驶位和靠右驾驶位是同时存在的。再仔细观察发现,一般较新或者比较贵的车驾驶位都在左边,而右驾驶位的车基本都是老掉牙级别的车。后面遇到的澳洲大姐不停地夸海参崴的车干净,刚开始不太明白,直到到了西伯利亚地区才恍然大悟,嗯,海参崴的车是真干净!

海参崴-俄罗斯岛跨海大桥

俄罗斯太平洋海军司令部大楼。

二战潜水艇博物馆

黄昏码头

胜利广场纪念碑

海参崴的公交信息相比哈巴完善很多,Google地图基本都能查到所有线路,公交站上也有线路和时间信息。票价折合貌似是15卢布,公交车总体比较破旧。

公园里退休的大爷们下着国际象棋打发时间

到了俄罗斯套娃自然是不能少的纪念品

海边的纪念品摊摊,有木有嗅到一丝丝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味道

吃完饭后到海边逛了逛,坐公交车去参观了教堂和旁边的小公园。然后坐公交回到青旅,进房间后,竟然终于发现了可以聊天儿的人--来自澳大利亚的姐姐Jakki。在俄罗斯工作过几年的她,俄语说的还不错。其他几个都是俄罗斯的姑娘,有在海参崴工作的,不太爱说话。有来海参崴找工作的,是在东北学汉语的。当然,还有个妹子是彻夜酗酒不归的。于是,澳大利亚大姐跟我说英语,我跟俄罗斯大美妞讲汉语,俄罗斯大美妞再跟澳大利亚大姐讲俄语。

Jakki问我为什么来海参崴,我说没什么就是好久没到过海边了,很想看看大海所以就来了。她说生在墨尔本的自己也是很久没看水了,所以一拍即合,决定第二天一起去坐船去周边的小岛。

由于Jakki身体不适,她很早就休息了。我便开始研究从海参崴到伊尔库兹克的行程,无非火车和飞机两种选择,火车时间实在是太长,相比飞机的价格也不便宜,所以决定选飞机。考虑到时间和价格的因素决定走凌晨的乌拉尔航空,用手机通过英文版的乌拉尔航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fz/2115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