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发展 >> 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来人的身后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后,或奉之高阁,或辟之幽谷,这件“身后事”,中外大有差别。外国人梦想把自己的骨灰或雕像放到教堂或闹市,中国人则更倾向于为身后寻找一处安静的栖息地。
英国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英国历史上的许多国王、主教、名人,包括莎士比亚等“文艺工作者”,和牛顿、霍金等科学家都安眠于此,供人瞻仰。
法国巴黎的先贤祠,供奉着法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伏尔泰,卢梭,雨果,居里夫妇等。入祀先贤祠是法国人至高无上的荣誉,两百多年来只有70多人得以安葬于此。就连世界文豪如巴尔扎克、莫泊桑等人也无缘到此。
不过戴高乐倒是反其道而行之,选择把自己安葬在故居。
美国的华盛顿国家广场,堪称名人聚集地,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马丁路德金纪念像等都坐落于此。
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来人的“身后事”,或许对我们普通人也有借鉴意义。
马克思:一生清贫,生前身后都是“事”
年3月14日午后,卡尔马克思正在壁炉旁的安乐椅上打盹。当他的战友和资助人恩格斯走进来时,发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已经永远停止了思想,享年65岁。
马克思去世后被安葬在英国伦敦的海格特公墓里,他的夫人燕妮墓旁。这块墓地当年由恩格斯买下,先后埋葬了燕妮,马克思,以及他们的外孙、两个女儿。年,英国共产党集资为马克思另买了一块墓地,立碑塑像,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马克思墓。
海格特公墓并非传统意义的公墓,而是一座花园式公墓,一座文化遗产,一个旅游景点,保护级别相当于英国的白金汉宫。尽管如此,马克思墓仍然不时遭到人为破坏。后来人充分吸取了马克思墓的教训:
即使了却君王天下事,也未必能赢得生前身后名啊!
恩格斯:近代海葬先行者
恩格斯应该是第一个吸取教训的人,他早早就对自己的身后事做出安排。年8月5日,恩格斯与世长辞,享年75岁。遵照恩格斯的遗嘱,他的骨灰罐被沉入他生前最喜欢的英国伊斯特勃恩海。恩格斯成为近代史上骨灰海葬的先行者。
有时候,越是看淡身后名,身后名不减反增。为了纪念他们,他们的家乡德国柏林修建了马克思恩格斯广场。
列宁:安放红场,永世瞻仰
年1月21日,俄国革命导师列宁在病痛的摧残下去世,享年53岁。关于列宁的身后事,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坚持认为应该将列宁遗体火化后安葬,而斯大林则认为应该将列宁遗体保存起来,以供后世瞻仰。
后来还是斯大林说了算。列宁被安葬在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墙外,陵墓由黑、红两色大理石和花岗石建成,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其上是红场检阅平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永久保存的名人遗体,尽管目前保存状况已经不佳。年,列宁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后来经常有一些人想把列宁遗体迁出莫斯科红场,遭到民间强烈抵制,人们坚持:列宁始终和人民在一起,别动列宁。
斯大林:进入列宁墓,有进也有出
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逝世,享年74岁。据说他生前担心自己死后“无依无靠”,特别留下遗嘱:“把我放到列宁墓里,和列宁的棺材并排,记住要做防腐处理,保存好我生前的模样,这样好让后人瞻仰我的遗容。”
按照他的遗嘱,他的遗体被装入水晶棺,葬在列宁墓中。没想到,8年以后,他又被赫鲁晓夫移出列宁墓,重新葬在克里姆林宫围墙脚下,成为了“苏联十二名人墓”的一份子。
孙中山:奉安中山陵,永做警世钟
年3月12日,北上商谈国事的孙中山病逝,由于事出突然,他的遗体暂时被放在了北京香山碧云寺,直到年才奉安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南京紫金山是朱元璋的明孝陵所在地。孙中山毕生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年清帝退位后,孙中山亲自率领南京临时政府文武官员祭奠明孝陵。此后,他也萌生了自己死后葬在紫金山的想法:“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年弥留之际,他又重申了自己的遗愿:“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陵寝面积8万余平方米,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邻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融汇了东西方建筑之精华。从空中俯视,中山陵就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表达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
年,中山陵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年,被列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不仅有南京中山陵,北京还有中山公园。
广州还有孙中山纪念堂。
台北还有国父纪念馆。
伟人: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人之生死,岂无兆乎?年12月26日,伟人的82岁生日。面点师傅田树滨等待已久,他给伟人做了一碗长寿面。当他把面条下入滚沸的锅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面条全碎了,一节一节的,没有一根是整的。大家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田师傅流着泪说:“不得了了!不得了了!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面条。”
最后一个生日,是天意,还是巧合?大家都不敢把这件事说出去,赶紧下了挂面做替代。伟人吃了挂面做的长寿面,吃得也很香,一直都不知道这件事。
其实伟人在年也瞻仰过中山陵,但是他没有留下任何关于自己“身后事”的安排。
年3月8日,吉林市天降陨石,其中最大的三块陨石分别被命名为吉林一号、二号和三号陨石。一号陨石净重为公斤,大大超过了美国收藏的那颗陨石,是世界石陨石之最。
当伟人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这个消息后,半开玩笑地说:天上掉石头,地上要死人呢!不过,要是谁死了都掉石头,地球恐怕就沉重得转不动了。
对于生死,伟人一向都看得很开,他说过,从来就没有长生不死,也没有万寿无疆。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人如果不死,从孔子到现在,地球也装不下……
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曾经半开玩笑地交代给别人:我生平很爱吃鱼,我走后把我的骨灰撒到长江里。你可以对着水里的鱼说:鱼儿们,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可以吃他,吃肥了就去为人民服务吧!
事实上,早在年,领导们就在一份火葬倡议书上集体签过字。根据相关记载,除了许世友这个少林和尚出身的上将没有签字,大家都签字了,而且也照办了。可是对于伟人,大家显然没有把他这个“遗嘱”当真。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无法做主,不由自主,只能听后人安排。
年9月9日9分,伟人逝世,中央决定在首都北京建立纪念堂。选址共有四个备选地点,分别为香山、景山、天安门北、天安门南。香山是伟人曾经办公的地方,优雅僻静,但是不方便群众大规模瞻仰。景山可以瞭望天安门广场,夜间发光,象征永放光芒。天安门北是大型群众活动的中心,但是在此建设纪念堂要求拆掉故宫端门。
最终,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方案被选定。这里交通便利,施工条件优越,可与纪念碑、大会堂、博物馆形成整体,象征着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年9月9日,高质量短时间竣工的纪念堂正式对外开放,每天都吸引了中外无数游客前来瞻仰。
为了学习恩格斯的海葬,高层殡葬改革工作提出:从保留遗体到遗体火化是殡葬改革的第一次革命,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是殡葬改革的第二次革命。绝大部分领导都实行了“一次革命”。
将军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北,原八路军一二九师将领刘伯承、徐向前、黄镇、李达、王新亭等人的骨灰撒在此处。这里是除八宝山以外,安葬共和国元帅最多的地方。
实行“二次革命”的有周刘邓以及巴金等人。
人去万事空,在世时身不由己,离开时就少些羁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