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经济 >> 最操蛋的外交中国为了个弹丸小国猛砸1万
半个月前,津巴布韦发生了军事政变,于是上周临时改变话题,蹭下新闻的余热,讲了津巴布韦这个中国人民老朋友的一个故事(拓展阅读:有个国家,曾经钞票比美元还值钱,现在更是人人亿万富翁)。(原先是准备了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的话题。)
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主角,也曾经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什么说曾经是?因为是以前关系很铁,那以前铁到什么程度呢?简直比现在的“巴铁”还铁。(巴基斯坦,被中国冠以四好国家,即“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是中国唯一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国家;汶川大地震期间,巴捐助的帐篷数量居然精确到了十位数,达到顶,原因是直接搬空了自己国家的救灾物资储备。当然中国和巴铁的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培养出来的,以后有机会再细讲。)
在当时,中国和这个哥们的关系简直可以用“如胶似漆”“坚如磐石”来形容,官方媒体都用了友谊“万古长青”这个词,伟大的老毛同志甚至还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来表达两者间那种非比寻常的亲密程度。
大家猜猜会是哪个国家:朝鲜、越南、苏联?都不是。
这个国家叫: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讲,大多数人又是要一脸懵逼了:在哪,咋都没听说过?但放到上世纪年代,这个国家绝对是最大的“网红”,天天出现在各大新闻和广播的头条。
本周话题由头
年11月29日
阿尔巴尼亚全国解放
1.国家简介
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南部,是濒临地中海的一个国家,与意大利隔海相望,南接希腊,东临马其顿,东北是塞尔维亚,北面是黑山,人口万(约是苍南县的2倍),面积2.87万平方公里(约是温州市的2倍),很明显,这是个小国。
黑色的就是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原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于年独立,但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占领。年11月29日,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即阿共产党)的领导下赢得民族解放战争,解放了全国。所以,新成立的阿尔巴尼亚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当时的社会主义的阵营里,大家都是唯苏联老大哥马首是瞻,阿尔巴尼亚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阿尔巴尼亚国小力微,最初并没有受到苏联的重视。
但到年,阿开始备受苏联的“宠幸”。
2.阿与苏联短暂的亲密岁月
因为在那一年,南斯拉夫和苏联决裂了。(拓展一下,南斯拉夫,也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多万,现已解体成6个独立主权国家,可配合上图看,红框是原南斯拉夫的版图。)
南斯拉夫不甘心当苏联顺从的“小弟”,非常不满苏联总是颐指气使,对其指手画脚,两国逐步交恶。(南斯拉夫提倡独立自主,也是唯一一个未加入华约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1为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相连,从地图中可以看出,阿国土大半都在南的包围之中
当时的阿尔巴尼亚坚定的站在了苏联这一边,跟着苏联猛批南斯拉夫。这一方面是出于对斯大林的高度崇拜和认同,另一方面也出于希望借助苏联力量摆脱受南斯拉夫的控制。(南斯拉夫曾想把阿尔巴尼亚并入,成为其第7个加盟共和国。)
于是,原本并不起眼的阿尔巴尼亚,进入苏联老大哥的视线,苏联开始和阿尔巴尼亚进入“蜜月期”,苏联大笔援助阿尔巴尼亚,成为阿的最大援助国。
如果这样一直发展下去,其实也就没中国什么事情(因为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没多久中阿就建交了,但最初几年两国并没有过多来往)。但是,年,斯大林逝世了。
在斯大林逝世后,继任的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这让阿尔巴尼亚难以接受(要知道人家可是相当崇拜斯大林)。更要命的是,苏联开始改善与南斯拉夫的关系,两家人又和好了。这下阿尔巴尼亚更不干了:卧槽!你这不是玩我吗?!
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恰逢这个时候,中国领导人也无法接受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开始与苏联产生分歧(之后由于一系列的原因,还导致中苏交恶,苏联单方面撤回援华专家,60年代末两国甚至都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这让阿尔巴尼亚眼前一亮:有盟友了,快点傍大腿!
3.中阿关系迅速升温
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会议,是个分水岭。这一年,阿尔巴尼亚公开与中国站在一起。
在这次会议上,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联合一批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对中共发动“突袭”,猛烈批判中国的内政。(攻击、嘲笑当时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苏联特喜欢对他国指手画脚。)
就在与会国家都站在苏共这一边的情况下,阿尔巴尼亚代表“跳”了出来,不同意苏共批评中共的做法:别人家的事情,你们懂个啥,坚决支持中国!
阿尔巴尼亚代表团当场被赫鲁晓夫斥责,并遭受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围攻。不过在此后多次共运会议,阿尔巴尼亚仍选择了与中国立场一致。
为此,毛主席特地称赞:“中阿两国,远隔着千山万水,但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英雄的人民的阿尔巴尼亚,成为欧洲的一盏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明灯”。
阿尔巴尼亚此举彻底惹怒了赫鲁晓夫,招致苏联“报复”: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对阿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合同,撤回在阿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并拒绝阿参加华约会议。12月,苏联干脆中断了同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
这一断交,等于把阿尔巴尼亚推向了中国的怀抱。
苏阿关系跌至谷底的同时,中阿关系则迅速提升。
4.中阿畸形的恋情
那么,中阿两国“蜜月期”是怎么样子的呢?
当时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不断,且礼遇规格极高。周恩来访阿时,阿方领导人往往全部出迎,且每次都会举行10万人以上的群众欢迎集会;阿方领导人访华时,除毛泽东外,所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前去机场迎接,北京还组织了百万人规模的群众夹道欢迎。
年北京群众隆重集会庆祝阿尔巴尼亚解放25周年,标语:伟大友谊万古长青
当然,阿尔巴尼亚最看重的,是中国的援助。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其实早在年有了,只是当时的援助,都是量力而行的,并不影响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但在年阿尔巴尼亚和苏联断交后,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请求不断升级,中国替代了苏联,成为最大援助国。
为了维持阿尔巴尼亚这盏明灯不灭,当时的中国可谓倾其所有,几乎是人家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哪怕这个东西我们没有,也千方百计替人家弄来。
当时的宣传画
据新华社高级编辑、前驻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分社首席记者王洪起回忆:
“年春,苏联中断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中国除了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几十万吨粮食以外,还提供了2.5亿元外汇人民币的援款,承担了19个成套项目,帮助阿实现了濒于夭折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解决了阿的燃眉之急。……”
年是什么时候?是中国正在遭受“三年困难时期”的时候。
恰巧当时,缺粮食的中国向加拿大进口了大批小麦,几艘载满小麦的中国轮船正在大西洋驶往中国,接到中央的命令后,立即改变航向,调头驶向阿国的港口,卸下了全部小麦。
概括起来,自年至年,中国向阿提供援款75笔,援助金额90多亿人民币(有学者根据货币含金量、购买力测算,当时的90多亿元相当于现在的近1万亿元,要知道当时的阿尔巴尼亚才万人,人均多元;年中国的人均GDP才多元),阿尔巴尼亚成为中国对外援助受援国人均数额最多的国家。
年,中国媒体报道“阿尔巴尼亚青年热情学习毛主席著作”,该年,中国对阿援助达到最高峰
期间,中国援阿成套项目共计个,其中已经建成的91个,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设的23个,已经考察和进行设计的17个。中国为阿尔巴尼亚兴建了钢铁、化肥、制碱、制酸、玻璃、铜加工、造纸、塑料、军工等新的工业部门,增建了电力、煤炭、石油、机械、轻工、纺织、建材、通讯和广播等部门的项目,大大提高了阿的工业化水平。
应当强调的是,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提供的大量援助,正是在中国“三年困难时期”,以及后来的“文革”时期和遭受唐山地震,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供的,中国尽了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最新最好的设备、机械、拖拉机、车辆等提供给阿,仅粮食就达万吨。
驾驶中国援助拖拉机的阿尔巴尼亚女拖拉机手
还要指出的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的经济和技术还比较落后,有的援阿项目超过了中国的经济和技术负担能力,上马显得颇为吃力。为了完成阿的复杂项目,中国在无实践经验的情况下不得不先在国内进行大量试验工作,动员了全国26个省市的多个单位参加,并专门建立了实验工厂,全力参与援阿工程。
中国如此掏心掏肺的对阿方,那对方又是什么反应呢?
曾出任中国驻阿大使的耿飚,在其晚年的回忆录里如此写道:阿领导人想法是“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什么逻辑,真是臭不要脸。)
回忆录里写道:
“我们援阿的化肥厂,年产20万吨,平均一公顷地达公斤,远远超过农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数量。而军援项目之繁多,数量之大,也超出了阿国防的需要。霍查曾经毫不掩饰地说:‘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向你们要求帮助,就如同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谢胡(时任阿国部长会议主席,相当我国的总理)还说:‘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呢?’。”
霍查,时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书记
“李先念副总理访阿时,曾问谢胡,你拿我们那么多东西打算什么时候还?他竟说,根本没有考虑过还的问题。”
阿尔巴尼亚当局甚至按照欧洲发达国家的生活标准,向当时极度贫穷的中国提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援助要求。耿飚回忆道:
“如他们在向我们提出援建电视台时说,计划在阿全国实现电灯照明后,做到每个农业社都有电视。而当时在我国,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黑白电视机的拥有量都少得可怜,更不用说农村了。”
“由于阿方领导人存在上述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他们向我国提出了不少极不合理的援助要求。例如,他们要我们帮忙搞纺织厂,但他们没有棉花,我们还要用外汇买进棉花给他们。他们织成布,做了成衣,由于质量不高,没有销路,却又硬要卖给我们,倒过来赚我们的钱。”
“在援助物资的使用上,阿方浪费极其严重。我在实地调查时看到:马路边的电线杆,都是用我国援助的优质钢管做的。他们还把我国援助的水泥、钢筋用来到处修建烈士纪念碑,在全国共修建了1万多个。我们援助的化肥,被乱七八糟地堆在地里,任凭日晒雨淋。诸如此类的浪费现象,不胜枚举。”
但在阿方领导人看来,向中国伸手要援助,似乎理所当然。中国人节衣缩食、勒紧裤带,万里迢迢,很不容易运去的大量钢材、机械设备、精密仪器等,阿方随意堆放在露天地里,常年风吹雨打。
中国专家看到这样严重糟蹋,心疼得直掉眼泪。当中国向阿提醒不要随便浪费时,他们竟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坏了,没有了,中国再给嘛。”很多仪器设备坏了,不是维修,而是要求中国直接更换新的。
此外,中国对阿的军事援助也是不遗余力。据统计,仅火炮一项装备中国就无偿援助了阿尔巴尼亚1.1万余门。当时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军队现役炮兵装备也没有这个数。(要知道,阿只是个人口仅万的小国,大部分火炮直接藏进了军火库,最后都被扔进了熔炉。)
从年至年间,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武器援助有:各种枪支75.2万支;各种枪弹15.64亿发;坦克装甲车辆;火炮1.1万余门,炮弹万发;飞机架;舰船46艘;地空导弹系统两套,导弹枚;鱼雷条;汽车辆。中方还以派专家和接收留学培训的方式帮助他们熟练掌握使用援助武器。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的地下机库和飞机
除了武器之外,中国还为阿尔巴尼亚援建了数量惊人的地下洞库和堡垒,据说数量多达50万个,这些遍布在阿尔巴尼亚各地的地堡都是用中国援助的高标号水泥浇筑而成,平均每5个阿尔巴尼亚人就拥有一座地堡。(当时阿在政治上既反苏又反美,和周边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等邻国关系也不好,因为国土面积小,军事战略上没有回旋余地,只能靠这样的碉堡打阵地战,于是要求中国大量援建。)
可笑的是,这些碉堡却让现在的阿政府大为头疼,因为这些碉堡太坚固了,实在难以拆除。(因为存在大量的碉堡,阿尔巴尼亚被网友戏称“屌爆的国家”;还有这些碉堡过了几十年,却依然完好,可见中国当时的援助是尽心尽力,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
阿尔巴尼亚随处可见的碉堡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当时的中国,居然还要替阿方领导人生产特供香烟,供其个人享受。王洪起回忆:
“阿在国际市场上卖不出去的一些劣质商品如香烟、童装、纺织品等都强行塞给我们包销。记得那是年的一天,中国使馆突然分给使馆和分社每人两筒中华牌香烟,说是“赠品”。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些香烟是中国为霍查专门制造的,而且根据霍查的要求,香烟虽不带过滤嘴,但对尼古丁做了专门的处理。年,霍查心脏病首次发作,医生建议他戒烟,他才断了43年的吸烟历史,而由中国运去的最后一批香烟也就不要了,使馆便分给了使馆人员。”
5.总有该说分手的时候
虽然在“蜜月期”如胶似漆,但中阿两国还是因年的尼克松访华,而“恋情”破裂。
年,毛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年的尼克松访华,极大地缓解了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当时中国跟苏联关系也不好,年还因为珍宝岛和苏联打过一仗),但这使得阿尔巴尼亚非常恼怒,霍查亲自写信给毛泽东抗议:“我们认为,你们要在北京接待尼克松的决定是不正确的、不受欢迎的,我们不赞成、不支持你们这一决定。……(中国的做法)在原则上和策略上都是错误的。”(阿尔巴尼亚还真把自己当根葱。)
后来,阿方党报又公开刊文批判毛泽东新鲜出炉的“三个世界理论”,称其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反革命的”,是国际共运中的“机会主义变种”,旨在熄灭阶级斗争;说“三个世界理论是宣扬和推行种族主义,要统治全世界,奴役全人类,是反革命和沙文主义的理论。”
从这之后,两国关系渐行渐远……
但批判归批判,阿方仍保持一贯的德性——继续伸手要钱。
年10月,谢胡写信给周恩来,要求中国提供5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中国认为过去对阿的援助已经不少,这次要求数量过大,中国力不从心,决定少给援助。阿方坚决要求增加贷款,并再三要求中方提供粮油援助。
可此时,中阿兄弟关系已经不复从前,且中国当时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最终只答应贷款10亿元人民币。阿尔巴尼亚对这个结果相当不满,遂在国内掀起声讨中国的运动,说什么“决不会在外来经济压力下低头!”(这货居然嫌少不肯要)。
但年,中、阿还是签订了一批长期无息贷款议定书。
直到年,中国才正式终止对阿援助。在获知再无可能获得援助后,当年底,阿尔巴尼亚媒体开足马力,攻击中国,霍查公然把中国列为主要敌人,随后出版著作《中国纪事》,开始全面反华,甚至号召推翻中国现任领导人。
讲到这里,有人又会纳闷了,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养阿尔巴尼亚这只白眼狼?其实,援助都是相互的。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靠的就是“两阿提案”(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霍查当时派了他们最强的外交使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竭尽全力做与阿友好国家的工作,让他们投中国的票。在此之前,阿尔巴尼亚也一直牵头为中国重返联合国不断递交提案。
但是,如果把中国对阿尔巴尼亚几十年来的援助算一笔账,却真的又很难算清其中的利弊关系。
中国人都知道一句古话叫:以德报怨,但是这句话的后半句却鲜为人知,完整的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当时的中国,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倾全国之力对阿尔巴尼亚进行毫无保留的援助,最后实在拿不出更多帮助的时候,阿尔巴尼亚立马反目成仇,直接翻脸了。
还是印证了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多说一点,中国的外交似乎陷入一个怪圈:曾经援助的国家貌似最后都成了白眼狼,而且是援助的越多,被咬的越狠。从朝鲜到越南,再到今天说的阿尔巴尼亚,都曾获得中国倾国之力的援助,但事后又都和中国闹掰过,有些甚至还兵戎相见。
这种情况,又特别耐人寻味……
赞赏
长按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白癜风的危害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jj/1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