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经济 >> 辽足退出中国足球历史舞台
北京时间5月23日,中国足协官方发布关于取消相关职业足球俱乐部注册资格的通知,足协决定取消辽足等球队的注册资格。
各有关会员协会、足球俱乐部:
为贯彻落实《中国足球协会关于规范管理职业俱乐部的通知》要求,中国足球协会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年俱乐部全额支付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工资奖金确认表》进行了公示。根据公示结果和后期调查,确认广东华南虎足球俱乐部、四川隆发足球俱乐部、辽宁足球俱乐部、上海申鑫足球俱乐部、银川贺兰山足球俱乐部、大连千兆足球俱乐部、福建天信足球俱乐部、延边北国足球俱乐部、吉林百嘉足球俱乐部、南京沙叶足球俱乐部、保定英利易通足球俱乐部存在欠薪行为且未能解决。
按照《中国足球协会关于规范管理职业俱乐部的通知》、《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和《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俱乐部准入规程》的要求,依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现决定取消上述各俱乐部的注册资格。
在此希望各级俱乐部重视长期规划、理性经营,切实保障和维护俱乐部球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职业足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足球协会
年5月23日
名单中,辽足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支拥有67年历史的老牌球队正式宣告解散退出了中国足球的历史舞台体坛周报全媒体特约记者呼兰述评
年获得中国足球第一个洲际冠军——亚俱杯(亚冠联赛前身);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前曾十次获得联赛、足协杯赛、亚俱杯等大赛冠军:培养了一批批国脚、国字号教练……作为中国足坛历史最为悠久的球队之一,拥有67年历史的老牌球队辽宁足球队没有进入新赛季中甲参赛名单,辽足的解散堪称中国足球的悲哀。辽足的衰落其实从年职业化开始连续“卖血”就埋下了伏笔,这支依靠转让球员为生的俱乐部如今在无人可卖的情况下,欠下了巨额的税款和债务。队长张野等7名球员联名上诉中国足协怒斥俱乐部在《赛季工资确认表》上伪造签名,更是成为压垮辽足的最后一根稻草。
辽足走到如今的地步,关键就是自身青训出现严重断档,再也无人可卖,依靠转让球员维持运转的模式无以为继。将辽足喻为中国足坛的人才宝库并不夸张,但这座宝库也创造了中国足坛人才流失的纪录。从年国脚黎兵以当时创纪录的64万元的转会费转会广东宏远队开始,辽足的足球人才就开始了源源不断地外流。尤其是李铁、李金羽、张玉宁那批险些在年创造“中国版凯泽斯劳滕神话”的“辽小虎”和杨旭、于汉超、张鹭这一批年年龄段的精英,几十名中国足球顶级球员,除了肇俊哲一人之外,全部被辽足俱乐部转让。
职业化之前的辽足绝对是中国足坛的霸主,也拥有一块金字招牌,但从职业化一开始他们就没有遇到希望把辽足做大做强的金主。球队的老板只是把球队当作了招商引资的招牌,通过转让球员,向政府索要政策支持来勉强度日。辽足这块金字招牌声誉一落千丈的事件不是职业化后的三次降级,而是赛季拿到中超第三名,却主动放弃赛季亚冠参赛资格一事。从那开始,辽足就被很多球迷称为“辽跑跑”,辽足队员也一度抬不起头,甚至当昔日队魂肇俊哲每每提到这件事,都会恨得咬牙切齿。而辽足之所以退出亚冠,就是因为当时没能向辽宁省有关方面要来政策上的支持。
在大股东投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辽足这种“卖血”求生的模式早就遭到了广泛的质疑,但他们如此维持能够坚持到赛季结束,已经是一个奇迹。数年前辽足还在中超联赛时,俱乐部高层采访时就明确表示:“中超俱乐部中,敢说自己真正盈利的,就只有辽足俱乐部一支。”张鹭转会费万元、丁海峰万元、杨善平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从年到年的五个赛季里,辽足转让的10多名主力球员转会费合计就高达4.5亿人民币。尽管前几年中超、中甲俱乐部的投入大幅增加,但这些巨额转会费收入维持了辽足的运转。中国足球烧钱最为火爆的几年,也是辽足转让球员获利最大的时期。
作为一支职业俱乐部,要想生存,首先是要经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当这支长期以转让球员为盈利模式的俱乐部人才出现断档,无人可卖的时候,那么必然走到今天的局面。辽足俱乐部的高层早就应该意识到培养后备力量的重要性,但是10余年,辽足却一直在吃老本,而忽视了青训。当把俱乐部原总经理张曙光从大连毅腾买来的杨旭、于汉超那一批年年龄段球员卖光之后,俱乐部便陷入财政危机。如果俱乐部10年来能够继续在青训上保持投入,以辽足多年成功的青训经验,只要能够源源不断培养出一批批新人,那么就完全能够以自己的造血功能生存下去,不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辽宁足球俱乐部如今已经欠税高达近4亿元,如果按照中国足协严格执行存在欠税、欠薪行为俱乐部不能获得准入资格的标准,那么辽足俱乐部早就消失。虽然中国足协网开一面,但长期存在欠薪行为的辽足这一次真的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仅仅存在巨额欠税、欠薪,辽足俱乐部多年以来还拖欠其他企业、部门的大量外债。俱乐部此前多年还可以凭借转让球员来筹集资金勉强维持运转,但从去年开始,球队已经无人可卖,大股东宏运集团仅投入保持各梯队正常训练、比赛的费用,从俱乐部高层到球员,俱乐部所有人员的工资奖金长期拖欠,俱乐部已经病入膏肓。
解散虽然让人伤感,但这样的结局对无药可救的辽足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局,也是一种脱离苦海的解脱。
杨渐
拥有67年漫长历史、曾经荣誉等身的辽足,没能敌得过岁月的车轮,如今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
2月14日,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辽足因为资金和向中国足协出具虚假财务报表将面临强制解散。虽然还没官方消息确认,但有着67年历史的"十冠王",此时已然成了躺在病榻上只待医生宣判抢救无效的重症患者。
祖辈上风光无限
年11月,辽宁地区第一支优秀足球队——东北体训班队在沈阳成立,这是一支由新一代选手组成的队伍,教练由国手郭鸿宾、马治华担任。翌年10月,这支以辽宁地区选手为主组成的队伍,首次参加全国足球联赛,以不败的战绩荣膺冠军。
年以后,随着东北行政区划的变动,东北体训班足球队曾先后改称东北体育学院队、沈阳体育学院队、辽宁队,队员也作过多次调整。
年8月,辽宁足球队在沈阳迎战来访的阿尔巴尼亚地拉那足球队,以2:1取胜,成为辽宁足球队建队后首次赢得国际比赛的胜利。同年10月又迎战来访的日本国家队,以3:2再次获胜。年4、5月辽宁足球队首次出访到波兰和德国。
年9月辽宁足球队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获得第四名。60年代初期,由于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竞赛密度、训练强度做相应调整,辽宁的足球运动进入低潮。
70年代初,全国足球运动开始恢复。在年9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足球分区赛中,辽宁一、二队皆以不败的成绩分别获得青岛赛区成年组、青年组冠军。当年,辽宁队以中国队名义出访巴基斯坦、叙利亚和也门,取得11战10胜1平的好成绩。年在全国青年足球比赛中,辽宁二队以10战9胜荣登榜首。年第3届全国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中,辽宁队荣膺冠军。
年,辽宁队获得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冠军,此后两年,辽宁队继续保持优势,均位居联赛次席。
"十连冠"时期足坛霸主
年,在首届中国"足协杯"比赛中,辽宁队以快速的全攻全防,力克群雄,夺得金杯。随后,沈阳东北制药总厂与辽宁队实行联办,主动出资赞助。
年,辽足以"东药"队名义再夺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冠军,年再戴第3届全国"足协杯"桂冠。年,辽足又在联赛中问鼎,接下来的5年中,除年因徐根宝执教的国家二队参赛屈居第2外,均获得联赛冠军。年底,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东药企业集团足球俱乐部在沈阳成立,辽宁队成为该俱乐部下属队,实行半职业化管理。
年,辽足以中国地方队的身份,由教练李应发、金智荣、蒋立升率领参加第9届亚洲足球俱乐部杯比赛。当年5月,辽足在小组预赛中胜日本、澳门,平朝鲜,以小组第一出线;12月在复赛中,又胜伊朗、印尼,平伊拉克,名列B组第一进入决赛。
年4月,亚俱杯决赛在东药队与日本全国联赛冠军尼桑队之间进行。4月22日,辽足先在客场以2:1战胜尼桑队,29日又在沈阳以1:1逼和对手,最终以3:2的决赛总成绩夺得本届亚俱杯的金杯,成为第一支在亚洲夺冠的中国男子足球队。中国足球协会也在当年发给东药足球俱乐部的贺电中指出:这是"在中国足球运动前进历程中,写下了可喜的一页"。
年的第七届全运会上,辽足再次夺冠,由此加冕"十冠王"。在国内其他球队还处于当地体委管理的专业队时期,进入半职业化体系的辽足靠着本地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成为了那个时期国内足坛的绝对霸主。
经历阵痛卖血求生
随着,年甲A元年的开启,中国足球正式进入职业化时代,辽足辽足优势不再。最终,大连万达拿下甲A联赛元年冠军,国内足坛也由此开启一段新王朝。
进入职业化的第二年头,国内联赛开启转会制,"失血"严重的辽足惨遭降级。年,重返顶级联赛的辽足靠着张玉宁、李金羽、李铁、肇俊哲等新一批年轻球员曾经上演青春风暴,险些夺得甲A冠军、上演中国版凯泽斯劳滕神话。
然而联赛亚军和超霸杯冠军更多像是昙花一现,曲乐恒的"车祸事件"最终成为这支"辽小虎"分道扬镳的注脚。资金不足的辽足未能靠着这批优秀球员开启全新王朝,而是连年"卖血求生"。依靠着惯性勉强生存到年,球队再遭降级命运。
也许是命不该绝,靠着于汉超、杨旭、杨善平、丁捷、张鹭等87年龄段年轻球员,辽足时隔1年又重返中超联赛,辽足抓住了第二次"死而复生"的机会。赛季,辽足更是冲进中超前三,获得亚冠附加赛资格,创造了又一个小高峰。
苟延残喘回光返照
随着中国足球进入金元时代,缺钱成了一直困扰辽足的梦魇,"辽小虎2.0版"终究还是逃不过"卖血求生"的命运轮回。虽说中超球队各有各的活法,但入不敷出式的卖人模式,终归有走上绝路的一天。
"彻底换个活法!"年夏天,在买下"两亿先生"乌贾后,辽足董事长黄雁曾意气风发的向外界讲述着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彼时,一向精打细算的辽足加入了中超球队的豪购行列,让不少球迷欣喜地认为,这次球队是真的换了活法。
然而,颇具黑色幽默的是,这所谓的"换个活法"最多只能算是一次"回光返照"。赛季,这家拥有雄厚历史底蕴的球队给所有人泼了一盆凉水。这一年,他们全赛季仅仅拿下18个积分,早早降级,告别中国足球最高级别联赛,这也是辽足队史上的第三次降级。
由于后备力量储备殆尽和资金不足,短短的2年时间里,辽足就沦落到甲A勉强保级的尴尬境地。此时,所有人都意识到,曾经的"十冠王"如今更像是重症监护室中濒死之人,似乎再难上演"死而复生"。
寒冬中静待"死刑"宣布
2月4日,足协公布各级别联赛职业球队的工资确认表,上海申鑫在内的9家中甲、中乙俱乐部没有提交,传闻中出现欠薪问题的辽足并不在列。但据国内媒体报道,辽足依旧存在欠薪问题,工资确认表上的部分签名为代签,7名球员更是在2月6日向足协提交了申诉信。
2月13日,央视《足球之夜》记者王涛通过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听说,辽足没了。我很难过,悲。"暗示辽宁宏运也无法撑到新赛季的开始,辽宁宏运已经解散。
虽然,关于辽足能否通过新赛季准入尚无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中国足协坚持原则,相关部门或企业没有"救辽"计划的话,等待着辽足的无疑将是"死刑","十冠王"终将成为历史。
或许最终有奇迹出现,又或许67年历史的辽足终究难以摆脱死亡的命运,但今日辽足之"殇",又何尝不是留给每一支国内职业球队,一个现实却又冰冷的问题呢?
有着67年历史的辽足,见证了中国足球的兴衰,也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十冠王"逝去,不仅是辽宁足球的悲哀,更是中国足球的悲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