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美食 >> 湖北ldquo红研会rdquo派
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中将题字
“郧岭阻击战纪念碑”揭幕仪式隆重举行
湖北“红研会”派员参加
日前,陕西山阳县漫川关战役研究会巩正明同志发出邀请,拟定于年清明节,在漫川关古镇郧岭阻击战主峰“贺家岭”,举行“郧岭阻击战英烈纪念碑亭”(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中将题字)揭幕仪式,邀请红四后辈同仁参加。收到邀请,湖北红军精神研究专业委员会经研究后,在徐京州会长、陈奇月秘书长、胡忆朝副秘书长的带领下,由赵清云、彭汉桂、郭鹏、王迎洁、戴玮玲、欧阳静、赵玉兰、张小平、艾中亚、秦亚平、梁红虹、刘增宪、汤华明等人组团前往出席揭幕仪式。
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后代鄂陕边关行(1)徐小岩将军题写纪念碑。
揭幕仪式现场
全体肃立,奏国际歌。
鸣炮声中,红四方面军后人代表原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之孙陈奇月,湖北“红研会”会长徐京州,社会精英代表西安市杭州商会会长杨永明,山阳县漫川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漫川关镇党委书记冯锐及邬开德揭幕。
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之孙陈奇月、老红军于侠之子李新,代表红军后代为烈士纪念碑亭敬献花篮。
漫川关战役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世明宣读祭文。
医院院长、老红军张敏后代张晓川,宣读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中将贺信。
徐小岩中将给漫川关战役研究会的贺信:
山阳县漫川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漫川关镇党委书记冯锐致辞。
湖北红军精神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徐京州讲话
主办人邬开德致辞。
健在老红军(亲历漫川关战役)胡正先之女、红西路军研究会会长胡滨江女士等同志为漫川关战役研究会授旗。
全体人员面向英烈纪念碑三鞠躬,行缅怀礼。
漫川关镇民俗文艺团队表演。
漫川派出所、漫川交警中队、漫川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漫川卫生院等单位全力配合。
默默奉献的台前幕后工作人员。
(部分照片来自“尚德草堂”美篇周孝军)在本次漫川关战役红军英烈亭揭幕仪式上,湖北红军精神研究会会长徐京州作了题为《让信仰永远照耀中国》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少先队员们:今天,我率领湖北红军精神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同行们,来到这片曾经被红军鲜血染红的土地,参加徐小岩将军为纪念漫川关战役题词揭幕仪式,祭奠当年牺牲在漫川关战役中的英烈,作为红四方面军的后代,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也倍感自豪。89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两万多指战员,因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长驱三千里,西进川陕边。在打破敌人对鄂豫皖苏区的重重围困后,一路征战血染衣襟,大小战斗连绵不绝,险战恶战如影随形。
年11月11日,当部队到达鄂陕交界的漫川关地域时。蒋介石指挥卫立煌、胡宗南所部以及陕军;集中10多万大军将红军围困于漫川关以东十几公里的深山峡谷之中,企图一举歼灭这支革命武装。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一面指挥红12师和7师从敌军兵力薄弱点的北山垭口进行突击,撕开包围网。同时指挥红10师、红11师在漫川关以东郧岭主峰阻击敌四个师的三面围攻。漫川关战役,关乎红四方面军的生死存亡,我英勇的红军与六倍之敌在险峰深谷中展开殊死拼杀,经过三天拼死激战,红军官兵以牺牲多人的代价,终于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从弱小发展到强大,是离不开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的。当年在陕南,人民群众听了徐帅关于红军为穷人打天下的道理后,主动为红军筹粮,杀猪犒劳红军。至于为红军烧水做饭抬担架、包扎、救护伤病员、掩埋烈士的事例则更是层出不穷。
漫川关战斗已经过去89年了,那是一曲红军英勇抗敌的西进悲歌,那是一段山阳人民支援红军的鱼水传奇,很多红军官兵在这一次战斗中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但是,正是因为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漫川关战斗的胜利序曲,才有了后来川陕根据地的辉煌发展,才有了万里长征的伟大胜利。
没有人愿意自寻死路,红军的转移和长征绝不是自寻死路,恰恰相反,他们是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的红色之旅,就是在艰难困苦中求生存、谋发展,才迫不得已走上险恶之路,在死亡笼罩下的红军,求生的欲望才更加强烈,挑战极限的力量与意志才更加坚定,即使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也视死如归。包括漫川关战斗在内,一次次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把我红军部队锻炼成一支支狼性之师、将我官兵淬炼成一个个血性汉子,将这些狼性与血性,复制在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阳明堡、七亘村、神头岭、响堂铺,复制在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双堆集、复制到抗美援朝的 、松骨峰、上甘岭……才能对强敌敢于亮剑!才有了一个接着一个的伟大胜利,才有了人民江山的建立和巩固。
同志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学好党史,讲好红军的故事。我愿与大家一道,以严谨的态度、严格的标准,积极努力地去学习、去实践,让坚定的信仰永远照耀后世之人,让先烈的红色基因赓续千秋万代!
漫川关战斗简介
漫川关,是陕西省与湖北省交界的一道重要关口。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坡陡路险。当地的老百有句顺囗溜最能反映漫川关的险峻:“进了漫川关,恰似鬼门关,风吹石头响,仰脸不见天”。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年11月11日至1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在战略转移途中进抵山阳漫川关以东地区云岭村,被国民党军5个师4万余人四面包围于云岭、碾子坪、康家坪、板庙、万福间10余里的峡谷之中。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率领下向敌薄弱方向北部突围。经过三天两夜激战,杀开一条血道,全军从张家庄垭口胜利突围。在关系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漫川关战斗中,计有第二一九团团长韩亮臣等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另附:《商洛日报》文章——红四方面军的漫川关突围
王荣金李刚周小军
年11月9日至18日,红四方面军2万余人被0万敌军从四面合围在漫川关以东的云岭深山10余里地的峡谷中,红四方面军与敌军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血战,最终冲出了被胡宗南称为“红四方面军坟墓”的漫川关,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四方面军的企图,保全了全军主力。
红军来了,开仓济民播“火种”红四方面军是在7年湖北黄(安)麻(城)起义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年4月,成立了工农红军 军,地处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大别山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年1月,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年5月,中央豫鄂皖中央分局成立,张国焘任书记兼军委书记;11月成立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年12月至年5月,粉碎了敌人的次“围剿”,豫鄂皖根据地达到全盛时期。年6月,蒋介石亲自任“围剿”军总司令,重新纠集0余万兵力,分路向革命根据地发动4次“围剿”。由于张国焘盲目轻敌,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政策,拒不执行周恩来、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各个击破”作战方针,红四方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第4次“围剿”。年10月,主力撤出根据地向西转移,留下的红军重组红二十五军,与当地人民继续坚持战斗。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4个师,在湖北省红安县四顾墩集结后,在徐向前、陈昌浩的率领下,从豫鄂皖出发,分两路西越京汉铁路,经过新集、土桥铺战斗,付出很大代价,冲破包围,于11月9日从商南西部进入山阳东部,先向南行进至漫川关,后又转折向北,从火神庙进入商县夜村,继而向川陕边进发。红四方面军转战山阳,历时10日,步步惊险,生死攸关。11月9日,从商南县的白鲁础、马家坪、石佛庵分路进入山阳的鱼洞河、晏坪河、响当河;10日,路相会于照川;11日进至石佛寺、碾子坪、康家坪;12日进至万福沟;1日进至龙山张家庄;14日进至泉河、储家沟;15日翻越鹘岭进至洛峪;16日经洛峪沟进至火神庙;17日向商南的腰庄沟、夜村前进;18日全军离开山阳。当时,由于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和地方军政腐败,兵灾匪患连年不断,给人们形成的“兵匪一家”的概念根深蒂固。因此,红四方面军到来之时,许多地方群众不了解是什么军队,便纷纷乱跑,隐藏山林。对此,红军通过喊话、张贴宣传标语、进村扶老携幼、给群众开会讲革命道理、在柳家洞开仓济民,让群众知道了这支纪律严明的队伍是红军,知道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帮穷人打土豪,分粮食,保护老百姓的队伍”“穷苦群众要翻身,都来当红军”……红军山阳10日行,在这片深山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四面受敌,2万红军被0万敌军重重围困在峡谷红四方面军主力4个师、1个团2万余人,在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带领下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在豫鄂陕边的南化塘突出国民党胡宗南部、刘茂恩部和肖之楚部三面夹击,决定由湖北郧西秦家墁进入陕西商南,后经山阳漫川关去汉中。这一军事行动使国民党陕西当局大为震恐,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第十七路军为防堵红军入境,急忙调集兵力,加强陕南商洛地区的防务。年11月11日《西北文化日报》报道:“中央派胡宗南、刘茂思、肖之楚、范石生等部紧跟尾追,务在消灭斯股逸匪。绥署杨主任以该匪西窜必至陕边,遂派遣约一师以上兵力在商(南)、洛(南)、旬(阳)、白(河)一带边境,严密布防,准备截击。”尽管敌人前堵后追,但仍未能阻止红四方面军入陕。《山阳党史专题资料集》 集中收录徐家保、徐家成的回忆文章说:“徐向前这次住在我们上坪徐玉黄院子里。他一进门看到香火上写的‘徐氏宗祖’,便风趣地说:‘我们还是一家子哟。’徐玉黄疑惑的问:‘我们是一家子,不知你的官号叫啥?’徐向前笑着说:‘我也姓徐,叫徐向前。’”徐玉黄家该是石佛康坪上坪当时的一个大户人家。上世纪末,笔者曾来这儿采访过省“三八红旗手”何在琴,而她就是徐玉黄的孙媳妇。走进他们的家,看到保存完好的雕龙描凤的石门方、门槛,门前石塔、石桌、石凳甚是精致。他们很自豪地说:“当日,徐向前就是住在我们家的。”红四方面军进至漫川关以东地区之后即侦察得知:杨虎城部的个团已经占据漫川关布兵防守了,从前面堵住了红军前进道路。另外,胡宗南 师的两个旅由郧西进至漫川关东南云岭、雷音寺、七里峡、古庙沟一线,已与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的先头部队展开了激战。除此之外,敌第四十四师已占领了漫川关东北的张家庄至马家湾一线,形成了临时的防御正面,实施阻击,与红四方面军第七十三师第二一九团激战竟日;敌第六十五师、五十一师也尾追至漫川关以东的大沟口、当山地区;冯钦哉第四十二师则在漫川关以北的石窑子展开,企图向南压缩过来。显然,敌已经将红四方面军合围在了漫川关以东的康家坪、云岭之间只有10余里地的峡谷之中。山阳县漫川关与湖北省接壤,是鹘岭和郧岭的结合部,西有郧岭大山,南有鹘岭之云岭大梁,中间一川金钱河水穿峡过谷奔流向南,历史上,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铁骨云峰”“楚寨秦关”之称。国民党剿共总司令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严令鄂陕边驻军严密防守,阻止红四方面军进入陕西。胡宗南还狂妄地叫嚣:“漫川关,就是红四方面军的坟墓!”冲上垭口,生死关头勇者胜红四方面军从安徽红安出发,西行余里来到商洛,由于当时商洛还没有建立根据地,缺少群众通风报信的红四方面军就像看不清道路的盲人,经常陷入敌人前后夹击和包围之中。连月来,部队且战且走,伤亡、掉队甚多,没有得到修整和补给,已疲惫不堪。加之2万余人全部集中在石佛寺至板庙河10余华里的峡谷之中,前有重兵据险堵截,后有追兵穷追猛打,南北又有重兵夹击,部队陷入首尾难顾、重型炮火难以施展、更难以组织有效反击的困境。红四方面军的命运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面对这种险恶局势,中央分局书记张国焘主张部队分散突围、游击。总指挥徐向前据理批驳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指出:我们好比一整块肉,敌人一口吞不下去;如果分散,好比一整块肉切成小块,正好被人家一口一口吃掉!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分散打游击,要想尽一切办法突围。徐总的意见得到了方面军政委陈昌浩的支持,决定趁东北面国民党军队尚未集结到位,集中兵力实施突围。情势紧张,分秒必争,方面军首长根本来不及开会,只是几个人碰碰头,商量了一下,决定了就行动。总指挥徐向前当即下达作战命令:由各师主力就地抵御近身之敌,红十二师为开路先锋,在七十三师的配合下由板庙康家坪向漫川关东北方向的龙山张家庄前进,打开通道;红十师、十一师各一部抵御夹击、尾追之敌,坚决实行突围。作战命令迅速传达到各师、团、营和连部,生死存亡的漫川关突围战开始了。11月12日一早,方面军总部首长亲临红十二师下达作战命令,红十二师师长旷继勋、政委甘元景简短沟通后即命许世友所在的三十四团为突击先锋,在国民党四十四师两个旅的接合部为全军打开一条通路。徐向前紧握着三十四团团长许世友的手,一再叮咛,全军安危唯此一举,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垭口高地,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许世友坚定地表示:“首长放心,三十四团只要拼不光,就一定为全军杀出一条血路。”三十四团临危受命,把能精简的东西全部扔掉,从康家坪翻山直奔国民党四十四师两个旅的接合部——张家庄。张家庄是一个簸箕形的高山盆地,垭口是张家庄通向西南的一个小豁口,左右两侧是对峙的高山,似两扇半开的门,出口处蹲着一座馒头状的小山,长满了盆口粗的松树和灌木丛,口外是陡峭的山坡,地势非常险要,易守难攻。这时,国民党四十四师正从东北方向向南摸过来,进入了南坪河沟。河谷很窄,国民党军队的辎重和大部队都在河谷里,先头部队顺着山坡向上爬。由于山地障碍视线,三十四团一营赶到张家庄突围阵地,正在从陡峭的山坡向上爬时,发现敌人已在垭口山梁上露头。双方的距离太近了!根据4团一营二连打旗兵兼连部通讯班班长罗荣怀的回忆文章介绍:“战斗打响不是以枪声,而是以手榴弹、刺刀开始的。”夺取张家庄垭口的战斗一打响,军首长立即赶到前沿阵地。徐向前总指挥根据双方所处的地势情况,迅速调整了战斗部署:坚持正面进攻,猛烈冲击垭口未站稳脚跟的敌人;快速抢占垭口两侧高地,压制敌人火力,封锁敌人后续部队的增援途径。正面冲击的三十四团一营战士被敌人压在荆棘密布、灌木丛生的山梁下,借助岩石、大树掩护对敌射击。山梁上的敌人越积越多,炮火越来越猛,伤亡很大,冲锋被一次次打了回来,但是战士们谁也没有退缩,一个个拼了命地向上攀爬、射击。敌我焦灼对峙,火药味弥漫山谷,烟雾笼罩了双方阵地,伤亡不断扩大。晌午时分,政委陈昌浩亲率警卫排和三十四团二营战士迂回抢占了北山垭口右侧高地,几次勇猛的冲锋,削弱了山梁上敌人的火力。一营战士趁机一个猛冲,击退了山梁上的敌人,迅速夺取了敌人垭口最前沿的小山包。国民党军队丢失重要阵地,消灭我军于峡谷之中的美梦将被打破,就凭借兵力和装备的优势,组织整连、整营甚至整团的士兵疯狂地向垭口反扑,妄图把丢失的阵地再抢占过去,使包围圈重新合拢。三十四团全体指战员心里都明白,阵地一旦失守,前面的战斗和伤亡就毫无意义,部队被堵死在山谷里,那样的后果将是全军覆没!必须死守阵地,半步不让,寸土不丢。一营镇守的小高地,就像鼻子尖一样伸在最前沿,敌人以整个旅的兵力轮番进攻。有好多次敌人凭借松树和灌木丛的掩护冲到跟前,战士们就用刺刀、大刀、手榴弹同敌人搏斗。有时弹药补充不上来,战士们就用石头砸。情况非常紧急,争夺异常激烈,三十四团一营营长和个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大部分排长也牺牲了,教导员负了重伤;但是,指挥没有中断,阵地没有丢失,战斗持续到晚上,敌人在我前沿阵地上抛下了近千具尸体,却未能前进一步!入夜,寒气逼人,山谷里飘起了雪花,弥漫着硝烟的阵地变成了一片银白的世界。身穿单衣、脚蹬草鞋的战士们已整整一天没吃没喝,饥寒交迫,有的战士跳出弹坑,脱下阵前被打死的敌人身上的衣服穿上取暖。团后勤处长周业成和事务长赵炳乐从山下弄来了一些生土豆,每个战士分一个,战士们在衣服上擦了擦泥巴,囫囵吃了充饥。第二天,敌人的反扑更加猛烈。一营占据的垭口小山包几次被敌人突破,随即又被夺了回来,双方混战在一起,像拉锯一样来回争夺了好几次,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刀枪撞击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指挥战斗的营长牺牲了,连排班长倒下了,战士们接替上来,战斗没有停息,阵地没有丢失。团长许世友带着三营和团部警卫连、机枪连经过猛烈的冲杀,在午后夺取了垭口左侧高地。机枪连猛烈的射击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全团将士在军团政委陈昌浩、团长许世友的指挥下,逐渐扩大和巩固了垭口阵地,像把钳子死死地掐住了敌人的咽喉,敌人的大部队就像水牛掉进了枯井,干着急没办法。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终于被撕开了一条三四里宽的口子,垭口左侧后面全军突围的通道打通了!与此同时,红十师、红十一师各部在沿途重要隘口阻击来犯之敌,猛烈交火,各有伤亡。为全军突围突击开路的红七十三师(师长王树声)二一九团,在张家庄西北相距数公里的龙山一带,同合围过来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龙山头是我军突围通道左侧的又一制高点,敌我双方势在必争。当二一九团抢上山头时,国民党四十四师一三0旅也从背后爬上半山腰,离山顶只有几十公尺了。二一九团团长韩良臣迅速组织了一个冲锋猛攻,把国民党军队压了下去。激战中,韩团长不幸中弹,壮烈牺牲。红军突围,胡宗南狂妄叫嚣成笑料垭口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打垮了国民党军的无数次进攻,粉碎了国民党军封锁张家庄垭口、围歼红军的企图。上世纪八十年代山阳党史办调查汇编的资料,记载了徐家达的一段回忆:“过去只听说红军好,这一次我们亲眼见了,真是好得很。我叔父徐光斗、邻居刘义海给徐向前带路,走到万福沟口一个叫‘二里半’的地方,遇到国民党清乡军在万福沟口、漫川关一线堵击。东云岭与贺家岭、万福沟一线边打边撤,打了一天多时间。敌人从漫川方向堵击,从照川方向追击,红军与国民党清乡军打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天还没有亮,红军就向龙山方向去。在张家庄又遇国民党军队堵击,机枪打的不停点。我叔父和刘义海吓得躲到徐军长背后,徐向前镇定地说:‘老乡,不要怕,不要怕’。” ,红军还给他们两个带路的每人两块白洋,并一再叮嘱回家的路上一定要小心。”11月1日黄昏,三十四团殿后,掩护全军在徐向前等指挥下,从东云岭撤至板庙河、康家坪、王家沟、易家沟、柳沟、蔡家岭一带,直奔龙山乡张家庄垭口,顺着三十四团控制的通道,胜利突围。敌人看到红军主力已经转移,围歼的企图成为了泡影,完全丧失了信心,三十四团从容撤离,大部队连夜突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沿小路向北急进,冒着大风雪翻越海拔多米的茶壶岭,直插竹林关。至此,胡宗南的狂妄叫嚣成了千古笑谈。历尽沧桑,红色热土变成中国美乡村漫川关突围是关系到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一仗,部队处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是前所未有的。子弹和弹片把垭口小高地上的松树削得光秃秃的,只剩下一根根半截子树桩,战旗被弹片撕成一条条碎布,垭口小山包上弹坑一个挨着一个,土石被炸得松软,三十四团一、二营1多人剩下不到人。这次战斗,我军以牺牲余战士和千名地方群众为代价,才突围成功,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漫川关的山山岭岭。事隔50年后,徐向前元帅回忆当年的战斗情景,还无限感慨地说:“漫川关突围,真是很危险啊,多亏了三十四团在北山垭口顶住了。”悠悠80年,历史大变迁,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漫川关这片浸满烈士鲜血的土地发生了巨大变化。7年,漫川关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山阳县三大旅游景区建设之一,翌年正式开发文化旅游,不仅修复古镇风貌,还竭力打造中国美丽乡村,携手古镇周边几个美丽乡村,共同打造“一心、五区、一带”文化旅游区。按照“做好规划、做足产业、做美环境、做实基础、做优服务”的建设思路,紧扣“环境美、经济强、民风好”的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要求,全力推进漫川关镇前店子村、古镇社区、小河口村和法官镇法官庙村美丽乡村建设。近日,农业部公示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个村落推介名单中,陕西有6个村落进入名单,山阳县前店子村就是其中之一。全省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今年1-7月考核结果显示,山阳县漫川关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名列全省 。古镇明清街,靳家河生态文化长廊,“漫川人家”私家园林,千亩荷塘,万福沟油菜花海、桃花园林,小河口水上乐园,处处风光如画,美不胜收。入种植园采摘新鲜果蔬,进农家乐品尝经典“漫川八大件”,体验田园生活,自在惬意。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是旅游经济大发展,而今的漫川人真正体验到了生活富裕的甘甜滋味。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年,山阳县从省民政厅、财政厅争取巨资重新修建了漫川关烈士陵园。新的烈士陵园坐落于漫川关镇闫家店村,建筑面积平方米,宽敞的展馆和高大的纪念碑、纪念亭分布在青山绿水间。陵园建成之后,民政局又从漫川各地迁来烈士遗骸50个,修建烈士墓碑50座,让青山掩埋忠骨,让英雄魂归大地。新建的烈士陵园,也成了山阳这片红色热土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太阳寨:红色底蕴,诗意名字,美好愿景,金色未来
了解更多红色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ms/20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