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美食 >> 李锡钦东江红都题咏组诗
东江红都题咏
(一)踏莎行*高潭苏维埃成立九十年
烽火当年,
举旗镰斧,
激汤飙焰高潭煮。
分田驱霸护工农,
中华首立苏维府。
九秩征程,
经霜沐雨,
燎原扫尽人间虎。
神州喜换艳阳天,
苏区梦筑康庄路。
(二)练兵场
杂草泥鸿忆练兵,当年剑戟映天明。
四围树木疑枪立,谷底时闻喊杀声。
(三)百庆楼
灰墙翼瓦列丹岑,石巷苍苔古屋森。
昔日名楼留盛迹,红都旧事又重吟。
(四)红军井
漫忆军民挖井功,当年水映五星红。
至今犹似沙洲坝,汨汨清泉说共融。
(五)重访高潭老区
奕奕戎装誓信宣,重瞻胜迹颂红篇。
高潭架起洪炉激,星火燎原赤县天。
(六)
词意猜来是水乡,登临始信岭青苍。
环山未见村潭影,只有林泉瀑练长。
(七)
峻岭逶夷曲路崎,澄怀静道缅先知。
牵情最是红军井,一样清流似旧时。
(注:澄怀静道——取“澄怀观道、静道忘求”之意。)
(八)
莽莽深山百物藏,高潭毕竟是红乡。
曾闻酿酒添巴戟,一饮男儿似虎狼。
延伸阅读:高潭镇革命老区简介
惠东高潭是全国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地处海(丰)陆(丰)惠(东)紫(金)五(华)五县的接合部。距惠东县城公里,距海丰县城45公里,距紫金县城50公里,四周高山险峻,怪石嶙峋,羊肠小径曲折崎岖,有寨头坳、麻角嶂等天然险隘,易守难攻。
年,农运浪潮波及中洞村,中洞成立了有户农户参加的农会,组建了人的自卫队。到年,中洞村成立了2个党支部,有22个党员,并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有15个团员。年5月,东江第一次武装暴动后,海陆惠紫工农武装为了保存革命实力,主动撤出县城,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由海丰转移进入中洞,东江革委也随后进入中洞。年10月,南昌起义南下的部队余人进入中洞并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红二师)。这期间,东江特委在中洞进行了组织机构的调整和建设,并在原有基础上医院、兵工厂、军装厂、印刷厂、电话所等。至此,中洞成为东江地区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遂被称为"东江红都"、"广东井冈山"。年11月11日,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随后,中洞成立了乡苏维埃政权。
从年3月开始,中洞人民与海陆惠紫人民、红军一起,抗击国民党数万军队的进犯,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年9月,红军四十九团成立,坚持以中洞为中心,恢复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年5月,红军独立第二师在中洞成立。
据党史资料统计,从年到年,中洞村惨遭敌人杀戮的就有多人,绝户多户,被烧瓦屋77间,茅屋无数。但是,中洞人民并没有屈服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洞人民以及工农革命武装,不屈不挠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长期的斗争,革命火种燃遍东江大地。中洞村革命斗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斗争之烈、死难之多,为广东省内所仅见。中洞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极其重要的广东革命斗争历史诗篇。
当前,高潭红色旅游日益兴旺,景点包括高潭革命烈士纪念碑、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马克思街、列宁街、高潭老苏区革命纪念堂等,还可以走红军路,唱红歌、品尝“红军茶”等等。
文章配图来源: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李瑜;校对:柳馨梦;
策划:高铭帆;责编:琚然;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