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一起唱首地学的歌

发布时间:2021/7/17 14:04:15   点击数:

一起唱首地学的歌!

六月的热浪席卷了整座城市

而在这骄阳似火的季节里

大家的激情仿佛也都被点燃了一般

连平时严肃的老师们也在放声歌唱

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悄咪咪偷拍了严肃活泼的老师们

同学们也是

就拿“肥宅”来说,在管弦乐团摸鱼的同时

也和同(Da)学(Lao)们一起

在火热的季节为党的生日献礼做着准备

“肥宅”摸鱼现场(猜猜看是什么曲目)

既然不收费,那就插播个广告(欢迎大伙儿6.27来雁栖湖校区一起为党庆生!)

既然是律动的节日

各位地质学生是不是也要唱响属于自己的歌谣了呢

那让我们一起回顾下属于我们地质同学的歌曲吧!

《勘探队员之歌》

这首歌曲可能大家都不会陌生呢!我猜也是大家的脑海中第一首能联想到的歌曲。

因为这首歌曲在一代又一代的地质工作者中传唱。

它激励着大家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努力拼搏,也鼓励着大家将自己的地质知识学以致用。

在“肥宅”的印象里,之前在参与专业技能的比赛中,开幕式、闭幕式上都会有见到这首歌曲的身影;

甚至在参加组会或年会时,德高望重的老师们也会带领大家一起再次唱响这首歌曲。

歌曲的创作是在年,著名的作曲家晓河先生在我国东南沿海的舟山群岛采风。有一天,他被山上飘扬的红旗和一群年轻人吸引住了。对于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强烈的好奇心是不可或缺的。晓河先生便马上奔过去,和年轻人们聊起天来,在交谈中得知这群劳作中的年轻人是地质勘探队员。后来他常往山上跑,和这群年轻的勘探队员成为了朋友。而当勘探队员们得知眼前的这位是作曲家晓河先生时,便恳切地对他说:“你为我们勘探队写首歌吧!”[1]

于是这首后来被选定为中国地质大学校歌的《勘探队员之歌》由此诞生。

年歌曲被中国作协和中国地质作协授予首届“宝石文学奖特别奖。

年5月,曲作者晓河获得了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

而佟志贤先生也被地矿部授予“荣誉地质勘探队员”的称号。

这样算起来,这首歌曲也很快要庆祝自己的七十大寿了呢。

不如在她生日即将到来之时,再唱一遍,为她庆生吧!

中国地质大学校徽

勘探队员之歌

作词:佟志贤

作曲:晓河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是那天上的星,为我们点燃了明灯。

是那林中的鸟,向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是那条条的河,汇成了波涛的大海,

把我们无穷的智慧,献给祖国人民。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我为祖国献石油》

第二首歌曲大家也一定不陌生呢,

毕竟这可是西虹市第五届“海燕杯”中小学歌唱大奖赛第一名获得者,

来自实验小学李振兴同学所演唱的歌曲。

远超第三名MC夏洛的《双节棍》(Cover周董)。

我夏哥不配拥有脑阔?来自电影《夏洛特烦恼》

《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曲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石油大会战时期,铿锵有力的歌声凝聚着当年石油人的创业和奉献精神。

大家还记得铁人王进喜同志嘛?

年春天,全国要在北方举行石油大会战,勘探队员告别亲人,穿着单衣登上了前往北方的列车。面对着恶劣的气候、艰苦的工作环境、简陋的设备,勘探队员和石油工人为了让祖国能够早日甩掉“贫油”的帽子,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以战天斗地、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喊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响亮口号。

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作曲家们前往大庆油田体验生活,也就是百年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著名钻井工人王进喜所在的工作区域。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使得来自沈阳音乐学院的年轻学生秦咏诚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同王进喜和他的钻井队朝夕相处的几天里,秦咏诚对石油工人的认识得到了极大升华,情感上产生了强烈共鸣。

结束了采风的体验生活,结合油田党委宣传部准备的一批反映大庆油田和石油工人工作生活内容的歌词,希望作曲家们谱曲。在老作曲家们挑选完后,秦咏诚也挑了挑。这时,一首歌词跳入眼帘,是石油工人薛柱国写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形象生动,人物鲜活,将石油工人豪迈、乐观的情绪和战天斗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描绘得入木三分。秦咏诚越看越激动,在招待所食堂里,仅用了20分钟,就写完了这部作品。

年,作曲家秦咏诚凭借该曲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原石油工业部)授予的“石油工人作曲家”荣誉称号。

年,该曲获得了第1届中国金唱片奖。[2]

年6月15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建校65周年之际,将《我为祖国献石油》确定为校歌。[3]

此外,该曲也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校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徽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校徽

《我为祖国献石油》

作词:薛柱国

作曲:秦咏诚

锦绣河山美如画

祖国建设跨骏马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

头顶天山鹅毛雪

面对戈壁大风沙

嘉陵江边迎朝阳

昆仑山下送晚霞

天不怕地不怕

风雪雷电任随它

我为祖国献石油

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

红旗飘飘映彩霞

英雄扬鞭催战马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

莽莽草原立井架

云雾深处把井打

地下原油见青天

祖国盛开石油花

天不怕地不怕

放眼世界雄心大

我为祖国献石油

石油滚滚流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大庆油田

《太行之阳河水东》

第三首歌曲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与河南理工大学的校歌。作为校歌的年纪要比上面的二位年长一些。

歌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词作者是李敏修(-年),河南汲县(今卫辉市)人,近代著名教育家,中原名儒,曾任河南教育总会会长、河南教育司司长、清史馆协修。曲作者是张洪岛(-),直隶(今河北)沙河人,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朝阳大学,曾任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4]

歌曲的创作最早是为了创办于年的焦作路矿学堂,由英国公司投资创办,是我国最早的近代矿业高等学府,也是上述三校的前身。

年焦作路矿学堂校貌(图片来源:河南理工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ms/2138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