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贵州荔波人,水族。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组织,赴上海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邓恩铭由此成为中共“一大”代表中最年轻的代表,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坐落于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纪念碑王尽美和邓恩铭受到列宁接见的画作邓恩铭年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6岁时入私塾读书,年进入荔波县模范高等小学堂读书。高小快要毕业时,邓恩铭家里的日子愈发艰难,这使他无法继续读书,于是给远在山东做官的叔父邓国瑾写信求助。接到侄儿的来信后,邓国瑾立即回信表示支持他到山东继续求学。这封回信,彻底改变了邓恩铭的人生轨迹。年10月,邓恩铭到达山东济南。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山东省立一中。邓恩铭在山东看到了较先进的现代化工厂和建筑,却也目睹了巨大的贫富差距,人民生活在极端困苦中。正是有了这种亲身的体验,邓恩铭内心开始思考,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年10月,山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的学生发起成立“山东学生外交后援会”,组织学生参加救国活动,邓恩铭成为当中的活跃分子。年五四运动期间,他结识了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王尽美,并一起参加了“齐鲁书社”的活动。他们以书社为据点,联络各方面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读物。年初,邓恩铭开始在山东《通俗日报》上发表反映劳动者生活的文章。年6月,山东省立一中第三期学生自治会选举,邓恩铭当选为学生会的领导成员兼出版部部长,主编省立一中校报。不久邓恩铭和王尽美、王志坚等人发起组织了“康米尼斯特(即共产主义)学会”,进而组织成立青年学生的进步社团——“励新学会”。邓恩铭从一个热心于救国救民的进步知识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在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取得联系,并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影响和帮助下,邓恩铭和王尽美于年底发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年春,他们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创立了济南乃至山东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积极开展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一是通过“励新学会”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先进青年从事革命活动;二是广泛接触工人,帮助建立工会组织;三是出版《劳动周刊》,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作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邓恩铭、王尽美全程参加了“一大”会议的召开。这是邓恩铭革命生涯中最光辉的起点。7月22日,各地共产党组织代表陆续到齐。为了安全起见,与会代表们大都以“北京大学暑期旅游团”的名义寄住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预先租下的博文女校。当时代表们的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大多数代表都是铺一张席子,睡在地板上。邓恩铭是第一次参加党的全国性活动,在这里,他遇到的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代表人物,是闪烁着时代风采的革命先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聚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缘,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所以,在等待开会的日子里,邓恩铭抵制住了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各种诱惑,抓紧时间阅读大会发起组准备的有关资料和代表们带来的各种进步书刊。他还逐一拜访每位代表,利用一切机会跟他们交流,跟他们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邓恩铭虚心好学的精神,给与会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由张国焘主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热情致词后,与会代表们讨论了大会的议程和任务。第二天,部分代表汇报了建党筹备工作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国内政治形势,对党的性质和纲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邓恩铭是所有参加会议的代表中年纪最小的,在发言中,他从容不迫、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让其他代表们看到了未来革命的希望。7月31日晨,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邓恩铭参与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当天下午6时许,大会胜利闭幕。此时嘉兴南湖的湖面上已是暮霭沉沉,渔火点点。邓恩铭伫立船头,遥望远方,心潮激荡。他挥毫写下了明志诗《决心》,立下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读书济世闻鸡舞,革命决心放胆尝。为国牺牲殇是福,在山樗栎寿嫌长。”年1月,邓恩铭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前往莫斯科出席了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参加了列宁倡导的“星期六义务劳动”,并受到了列宁的亲切接见。列宁充满深情地对邓恩铭等人说:“中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灿烂的!”在苏联的经历,让邓恩铭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了希望,更加坚定了他投身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信心。6月,邓恩铭回到山东,即全身心投入到山东工人运动中。叔父发现邓恩铭参加革命活动的事情后,既惊又怕,于是极力阻挠,要他安分守己,求取功名。父母从家乡也给他定了亲,来信催逼他回家结婚,想以此来阻止邓恩铭投身革命。邓恩铭明白亲人的用意,他在给父母的信中说:“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明确表达了他在革命道路上义无反顾走下去的坚定决心。年夏,邓恩铭赴上海参加了中共“二大”。年,遵照党中央会议确定的“山东党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工人运动”的精神,受党委派,邓恩铭到青岛开展党的创建工作。他以东镇小学教员和《胶澳日报》编辑的身份为掩护,深入学校、工厂、海港码头等地筹建党团组织,并先后担任中共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领导了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胶济铁路大罢工和两次纱厂工人大罢工。年夏,邓恩铭离开青岛,调往济南担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领导全省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年,邓恩铭在武汉参加了中共“五大”。应毛泽东之邀,他到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介绍山东工农运动。同年8月,邓恩铭回到山东,担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邓恩铭辗转在济南和青岛之间,领导党组织开展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年1月9日,由于叛徒的出卖,邓恩铭被捕,这已是他第三次被捕,却也是最后一次……年4月5日,在济南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邓恩铭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邓恩铭死后,他的叔父买了一口棺材,将其安葬在济南城外千佛山下的贵州义地,墓前有一块小石碑,写着“邓恩铭之墓”。一代革命赤子就这样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年以后,同为中共“一大”代表、党的领袖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曾回忆说:“王尽美和邓恩铭是山东支部的创始人。”年,毛泽东对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山东代表马保三语重心长地说:“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们的遗物。”年8月21日,中共“一大”代表、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在赴武汉视察途经济南时,想到了同为“一大”代表的王尽美和邓恩铭,写下了怀念和歌颂他们革命贡献的诗篇:“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来源
多彩贵州网
编辑
高学军石磊审核
曾韬
主办
贵州卫生健康融媒体中心
往期回顾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召开年6月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
讲好党史故事争当健康卫士
第23期: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我为群众办实事
四载扶贫路依依苗乡情
健康教育
视疲劳与视觉训练系列科普(三)
觉得不错就点个“在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engwendidi.com/dlnms/2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