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签证 >> 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全文字数: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是辽宁省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标志性建筑,是为缅怀和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而修建。碑文多字:一九五〇年六月,美国在占领我国领土台湾的同时,纠集十五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中朝两国唇齿相依,安危与共。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长期斗争中,两国人民一向相互支持,并肩战斗。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兄弟邻邦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一九五○年十月,中国人民响应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运动,以自己最优秀的儿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迎击侵略者。
中国人民志愿军,同英雄的朝鲜人民军一道,在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敬爱的领袖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迫使美帝国主义在一九五三年七月签订了停战协定。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朝两国的安全,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抗美国侵略的斗争意志,保卫了东方和世界的和平。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斗争中,表现了崇高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丰功伟绩,将千秋万代与日月争辉!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碑文内容简洁、意蕴深远,给人以教育和启迪。
一进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碑高23米,四棱锥形,花岗岩石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纪念碑正面是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亲笔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
背面雕刻的祭文,由国务院起草、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
纪念碑东西两侧石壁上镶有8块大型铜制浮雕,形象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杀敌的激烈战斗场面。纪念碑顶部是中朝两国国旗,寓意着两国人民用鲜血染红的战旗永远高高飘扬;旗下是手握冲锋枪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铜像,眉宇间流露出凛然不屈的英雄气概。
黑色卧碑正中雕刻着铜铸花环,花环两侧刻有“”“”字样的浮雕,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和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议的时间。卧碑下半部刻有郭沫若题诗的手迹:“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
纪念碑后面的松林里长眠着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等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设有抗美援朝展览馆和烈士纪念馆。展厅内陈列着邓小平“特级英雄黄继光”题词及彭德怀等题词。二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碑文,主要内容分为三方面。一是阐明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历程及重大意义。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出兵干涉,于9月15日在西海岸仁川登陆。10月初,美军越过北纬38°线(即三八线),企图占领全朝鲜。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迎击侵略者。年7月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于捍卫中朝两国安全、反对霸权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二是歌颂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近代以来,中朝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朝人民富于革命斗争传统,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并结下深厚友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军民同仇敌忾,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伟大胜利。这是中朝两国人民长期铸就、鲜血凝成伟大友谊的胜利。三是讴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精神和丰功伟绩。在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达36万余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打赢了正义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丰功伟绩与日月争辉,名垂千古,永不磨灭!三敬读碑文,我们要深入其精髓,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引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鲜明旗帜。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以弱胜强、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支撑。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强保障。摘自《志愿军丰功伟绩与日月争辉——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来源:学习时报责任编辑:李梦雪设计制作:许丹投稿信箱:wxmishugongzuo.net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