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黄兴林组诗行走俄罗斯

发布时间:2021/6/1 13:46:30   点击数:
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806.html

作者简介

黄兴林,壮族。上世纪九十年代加入广西作家协会。曾任职于广西右江民族师专中文系、南宁市师范学校、南宁市教科所、深圳市石岩公学。

行走俄罗斯

行走俄罗斯(组诗)

黄兴林

1.向往

巨大的轰鸣

牵拉庞大的翅膀

抖动中把我的向往

推向凌晨的夜空

尽管

机舱尚大却座位窄小

尽管

各种兴奋到声音不断击打

瞌睡的神经

尽管腰酸背痛困而无眠

我还是要去走一走

那块神奇的土地

想去踩一踩

红场阅兵排山倒海的足印

想去望一望

克里姆林宫久远的巍峨华丽

想去嗅一嗅

战争与和平的原始气息

想去踮一踮

古典芭蕾飞旋的脚尖

想去品一品

伏特加浓烈的酒香

想去听一听

十月革命那一声炮响的回音

还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轻快悠扬手风琴声

三套车古老的忧郁

想去问一问

普京总统到底是柔道黑带几段

想去读一读

普希金的俄罗斯气质

叶赛宁的莫斯科酒馆之音

还有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冈查洛夫契柯夫陀思妥耶尔斯基

……

我在一个沉沉深夜

飞向一个战斗民族的故乡

机舱外是无边的黑暗

我的心却早已降落在

俄罗斯霞光万道的晨曦

(年9月20日北京时间凌晨五点写于南宁至俄罗斯航班)

2.走近神圣

站在圣三一大修道院墙外

望童话般美丽的建筑辉映蓝天

站在德米特里纪念碑前

看鸽群翻飞崇敬油然而生

走进圣三一大修道院

首先被圣人深深折服

致敬

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

西伯利亚的寒风也望而却步

他却追求严酷的苦修生活

懦弱的哥哥退避三舍

一拨拨志同道合者

却排成长长的行列

神一般的意志

生长出崇高

四个蓝色的洋葱头形

中央的金色大圆顶

是上帝赐予他们的桂冠

那个盲人修道士

被圣水洗亮眼睛之时

人心的镜子变得透亮透亮

北方防御重镇的崛起

不仅仅是因为

粮草丰厚弹药充足

想起那个夜晚

圣人正在祷告之时

来自天上的声音照亮黑暗

很多飞鸟展翅而来

栖息在修道院围墙和空地之上

今天

俄罗斯民族英雄德米特里

在他的纪念碑四周

看到无数鸽子

欢乐地翱翔

和游人一起

用热烈的列兹金舞

唱响虔诚安详的颂歌

(年9月20日莫斯科时间21:35时写于莫斯科)

3.莫斯科地铁

在莫斯科地下

97米深处

地铁三号线

我进入一个苍老的车厢

以为它可能会

气喘吁吁

慢慢吞吞

随着一声有力的长吼

它风驰电掣呼啸而去

带着我穿越80年地底风云

它用咣当咣当的轰鸣

给我讲述八十年地铁故事

当大街中央的凯旋门

一直高唱

库图佐夫击败拿破仑的赞歌

当二战胜利广场

以宽阔的胸怀

久久拥抱卫国战争胜利女神

莫斯科地铁如动脉

深埋在一个刚烈民族的肌肉里

为俄罗斯心脏默默输送

一个民族的血液

(年9月21日莫斯科时间22:20写于莫斯科至圣彼得堡旅游列车上)

俄罗斯红场

4.走进红场

走进红场

脚踏凹凸不平的石板地面

车辚辚马萧萧

红场阅兵情景立即在脑海浮现

三军方队军靴踏过

没有扬尘

只有整齐有力的啪啪声震八方

坦克装甲战车方队轰隆驶过

履带碾压石板迸出火花

和咔嚓咔嚓声一起四射光芒

………

我担心红场地板的承受能力

导游告诉我

红场地板全是用石条

垂直夯进泥土而成

战斗民族的精神

由此深深扎入红场

游人驻足红场

摆出各种姿势拍照

一队小学生走过来

听老师叽里呱啦讲述

不朽的传奇

列宁墓和他的身后

有灵魂在思考

(年9月22日莫斯科时间14:50写于圣彼得堡)

无名烈士墓

5.无名烈士墓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

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红场红墙外

亚历山大花园

无名烈士墓用它的深刻朴素

让我记住了

震撼心灵的墓志铭

昼夜守灵的卫兵

用血肉之躯

挺拔起无名英雄不屈的灵魂

墓前凸起的五星火炬

燃烧五十一年的长明火

如金子般的阳光照亮俄罗斯大地

莫斯科晴朗的秋日

桂枝钢盔苏军军旗青铜雕塑

庄严肃穆的卫兵换岗仪式

一起向我们诠释

一种精神

国家可以解体

而国家精神如长明之火

(莫斯科时间年9月22日22:13时写于圣彼得堡酒店内)

6.克里姆林宫

一九五三年底

这个神秘的城堡

向世人打开了神秘的大门

或许

不管镰刀锤子还是双头鹰

都不希望

这里过于冷清

于是那天

我们才可以

被好奇驱动

走进克里姆林宫

驻足被称为白宫的大剧院

我仿佛听到维塔斯的歌声

19岁时海豚音穿透红墙

白宫玻璃幕墙反射的阳光

让古老的克里姆林宫

散发出更加灿烂的古典光芒

漫步克里姆林宫

我期望

普京总统擦肩而过

远观对面那栋黄色大楼

哪里有他矫健的身影

只有道路右侧的炮王和钟王

哑口无言任人玩赏

站在教堂广场

放眼望去那一堆金色的洋葱头

裹挟浓烈的东正教气息

白色的伊万大帝钟楼高耸入云

不断敲响

政治中心宗教文化的辽远钟声

走进天使报喜教堂

我们可以领略

皇室宗教仪式的庄重

走进圣母升天教堂

我们可以想象

俄国历代君主加冕仪式的隆重

我们可以感受

圣母崇拜的宗教力量

………

走出教堂广场

在一块低洼地草坪上

我看到总统直升机停机坪

巨大的“H”

让我对普京这位亲民总统

有了更多的好感

夜幕降临之时

为什么宝石红星一直熠熠发光

走出克里姆林宫

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莫斯科时间年9月23日23:06时写于圣彼得堡)

7.十二月党人广场

涅瓦河宽阔的水面

波光粼粼

青铜骑士昂起高傲头颅

策马腾空

身后的那片圆形草坪

当年洒满年轻热血的土地

生出一片绿草茵茵

草坪后面的那片参天树木

难道是年轻的脊梁长成

涅瓦河日夜向西奔流不息

彼得大帝骏马蹄下的蟒蛇无法阻挡

尼古拉一世的枪声砰然大作

十二月党人的鲜血

流进了涅瓦河

欧洲民主狂潮也溅起俄国的浪花

彼得大帝的英姿

十二月党人的悲壮

我更加明白

元老院广场更名的先驱意义

好像也读懂了

普希金《青铜骑士》的激愤深邃

(莫斯科时间年9月23日11:26时写于圣彼得堡)

彼得大帝雕像

8.涅瓦大街

走在涅瓦大街

就一定会

踩着很多不凡的足迹

从海军军部到涅夫斯修道院

可歌可泣的故事写满每一寸土地

涅瓦大街上的天空

宝石般瓦蓝瓦蓝

白云是如歌的行板

有谁想到

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滚滚硝烟

宽阔整洁的美丽街道

有谁知道

伊萨基辅大教堂柱廊上

还有德军留下的罪恶伤疤

有谁知道

那幢不起眼的大楼

《在祖国的防线上》那份报纸

就在这里发出来自最前沿的消息

鼓舞着被围困整整九百天

英勇不屈的列宁格勒人民

走在涅瓦大街

我们或许还可以

邂逅果戈理死魂灵的悲泣

或许还可以

偶遇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的凄怆

我们还可以

坐在沃尔夫与贝兰热甜食店

点一杯咖啡

细细品味

莱蒙托夫《一只孤独的船》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还有,为了爱情和尊严

普希金奔赴小黑河决斗的毅然决然

……

走在涅瓦大街

走在列宁格勒

走在圣彼得堡

就如徜徉于

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长河

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浅薄无知

(莫斯科时间年9月26日8:40写于莫斯科朱可夫机场)

9.新圣女公墓

在秋雨淅沥的下午

我们在莫斯科

在一个神圣的地方拜谒

这里聚集着

一群俄罗斯优秀的灵魂

他们和杰出的雕塑艺术永生崛起

艺术家雕刻的尖顶房子

那是契柯夫从医的诊所

这个医生的笔

比手术刀还要锋利

一方洁白的玉石

定格了一个芭蕾王后乌兰若娃

永远圣洁的白天鹅

在天国也没有停止旋转优雅华丽

斯大林妻子娜杰日达

静静伫立在碑林里

仿佛一颗巨大的泪滴

凝固在冷秋的风雨

卓娅与舒拉的母亲

站在松柏下

深情注视自己的一对儿女

卓娅高仰的头颅

记下了德军的酷刑

它们摧毁了一个年轻生命

却无法征服坚强的意志

一尊年轻的英灵屹立

敌人胆战心惊

可爱英俊的弟弟舒拉啊

当胜利曙光来临之时

也倒在敌人罪恶的枪声之下

肃立在不屈的灵魂面前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再一次使热血沸腾贯通我的身体

有一个政治家的头像

雕刻在黑白各半的大理石之间

寓意生前功过各半

我不明白为什么

一个国家领导人

在联合国大会脱鞋敲桌子

也不明白为什么

生前指定自己羞辱过的艺术家雕刻自己

长眠在俄罗斯三色旗之下

叶利钦享受开国总统的特别荣誉

国旗雕塑动感起伏

不知是寓意俄罗斯建国的曲折

还是暗喻首任总统的人生经历

……

雨中的墓园

俄罗斯民族历代的精英和骄傲

让人目不暇接

他们以各种鲜活的姿态

让灵魂矗立

瞻仰那一尊尊静默的雕像

仿佛读到

俄罗斯久远深厚的阳光风雨

(年9月26日初稿于莫斯科至南宁航班,27日完稿于南宁)

新圣女公墓·赫鲁晓夫墓

10.圣彼得堡的中秋节

中秋节,在圣彼得堡

我看到一个俄国海军士兵

提着小提琴匣子

走过涅瓦河畔

不知道

他是回家和父母团聚

还是去和女朋友约会

此时此刻

我站在美丽的涅瓦河畔

不由想起我的祖国

想起我们的中秋

涅瓦河艳阳高照

我的祖国已是月上柳梢

一丝伤感袭上心头

啃一口从家乡带来的月饼

不知外国的月亮圆不圆

家乡的味道却特别甜

第一次在异国过节

还没有看到皎洁的中秋月

却已体验到

游子在外那无尽的乡愁

看涅瓦河波涛滚滚

不由想起李煜的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异国的中秋

最好夜幕不要降临

(莫斯科时间年9月24日17:23时写于圣彼得堡)

11.和一个俄国青年聊天

圣彼得堡开往莫斯科的列车

咣当咣当的喘息

穿透夜幕,一个俄国青年

用翻译软件搭起一座桥梁

微笑拉近了异国的距离

我说,你的国家很美丽

他说,我为她而骄傲

有一种光芒闪烁,在他眼里

他说,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

我说,我为她而自豪

他竖起大拇指

交谈沿着铁路线一直延伸

一种温暖的情愫

像两条平行的轨道

虽不能交集

却可以同行

在任何一片广袤的土地

(年10月7日写于南宁)

涅瓦河

12.诗歌太阳升起的地方

漫步女皇村的时候

俄罗斯的树叶

已经开始变黄

夏宫的黄金大厅

华丽奢靡于初秋

琥珀屋沉溺在

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夺目光彩

油画厅不停地

渲染皇家各色人等的雍容华贵

波罗的海芬兰湾碧蓝的海水

鲜花盛开绿树掩映的夏宫花园

美轮美奂,不知冬天就要来临

导游居然没有告诉我

这就是普希金的故乡

皇村中学就在旁边

普希金度过的六年时光

诗如泉涌岁月流芳

我也不知道

当年普希金就是在这里

朗诵自己的诗歌《皇村回忆》

让俄罗斯诗圣查尔杰文热泪盈眶

我不知道

从这里开始

普希金的诗

感动了俄罗斯

感动了世界

是叶卡捷琳娜宫的高贵气质

浸润了普希金的诗魂

还是波罗的海的滚滚波涛

激荡了普希金的诗情

他的灿烂

像久违的太阳

照耀俄罗斯诗人代代成长

悻悻离开诗人的故乡

我懊悔没有看到普希金

坐在长椅歪头沉思的雕像

没能瞻仰到诗人的手稿

不知是不是一直散发诗歌的光芒

不过还是庆幸

我到过普希金市

我到过诗人的故乡

在俄罗斯诗歌太阳升起的地方

沐浴过诗歌的阳光

(年10月10日写于南宁)

13.在彼得保罗要塞拍照

涅瓦河水泛着黑亮的光

保罗要塞六座棱堡静默于岸边

它们都在诉说年代的久远

保罗大教堂金色的尖顶直指蓝天

竭力闪耀某种崇高和威严

我背靠要塞的石墙

看着宽阔的涅瓦河

我仰望大教堂高高的尖顶

想读懂彼得大帝

可是

涅瓦河幽深

俯下身子也看不到底

保罗大教堂高耸入云

我只能趴下身子匍伏在地

这样才能拍到教堂之巅

石板的冰凉

没能阻挡我的仰望

同时

我似乎也看到了涅瓦河清澈见底

虽然

我依旧没有完全读懂

涅瓦河

彼得保罗要塞和彼得大帝

(年10月14日夜写于南宁)

14.伏特加的滋味

初秋金子般的阳光

洒满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沿途店面

跟着秋风的脚步

我想寻找

伊凡雷帝开的第一家伏特加酒馆

比划和翻译软件的语音

给那些酒馆的侍者带来一脸茫然

一瓶带磨砂玻璃瓶的伏特加

侍者的叽哩咕噜

一起摆在桌前

细长的瓶身如苗条少女

纯净的液体晶莹剔透如山泉

哪有一丝传说中凶烈的模样

唯有非饮一杯不可的欲念

阳光一般灿烂

无需调酒

不要冰镇

斟满那个透明的小杯

一饮而尽杯底朝天

那侍者连竖大拇指说哈拉硕

有一股烈火沿着食道往下燃烧

俄罗斯人的上帝

点燃的豪放与热情在全身蔓延

此刻,我仿佛看到了

一个民族性格升腾的烈焰

伏特加的滋味

永不消散

(年10月16日追写于南宁)

15.红场上的俄国姑娘

莫斯科午后的阳光

照耀宽阔的红场

远处走来两个俄国姑娘

颀长的身影被定格

冰冷的石条地板

镀上了温暖的芳香

明眸泛起瓦蓝的天空

仿佛手风琴演奏喀秋莎那般明亮

长发飘逸

那是金栗色的青春在不停地歌唱

普希金眼里凯恩的神韵

仿佛天空飞过的鸽群

盘旋降落广场

此刻,我的脑海

一幅幅画面电影般呈现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那群美丽女兵的裙子和钢枪

卓雅高昂不屈的头颅

乌兰诺娃天鹅湖的轻盈

西伯利亚的乡村女教师

平凡而伟大的课堂

在红场

太阳就要下山了

再见美丽的姑娘

明天太阳还会升起

美丽也将永恒

(年10月17日追写于南宁)

16.怀念在家的日子

那个国家,有广袤无垠的森林

却无法生长带叶的蔬菜

穿越巴洛克的富丽堂皇,难寻

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

斯大林七姐妹豪华气派,似乎

不食人间烟火寡欢郁郁

如旅游餐桌上乏善可陈

没有一点滋味

怀念在家的日子

可以在家门口的粉店里

吃一碗滚烫喷香的老友粉

酸笋辣椒和米粉穿肠而过,大汗淋漓

可以在自家的厨房,拍几颗蒜头

炒一把绿油油的青菜

外加一碟白嫩油滑的白切鸡

那样的人生

才叫完美

(年10月22日写于南宁)

17.吸烟的俄国女人

一个年轻的女人

步履匆匆

走在库图佐夫大街,清晨

牛仔裤迈着长腿

金栗色的长发映着霞光

有风吹来烟草的味道,红唇

吐出白色的花环,随黄叶一道

飘飞在她经过的凯旋门

似乎有故事洒落一地

秋风里居然多了一丝温存

一辆有轨电车驶过

长长的辫子

拖着很多旧事新闻

我忽然想起

涅瓦大街一个咖啡馆外

那个对着垃圾桶

优雅地弹着烟灰的美丽女人

袅袅升腾的烟雾

似乎也弥漫着俄罗斯的神韵

(年10月24日追写于南宁)

——黄兴林组诗《行走俄罗斯》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qz/2073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