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口述校史陆增璞我在北语数十年

发布时间:2021/7/26 12:41:29   点击数:
黑龙江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0/5748846.html

我在北语数十年

陆增璞,男,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共产党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留校任教,被高教部选为出国汉语储备师资(第一批)。至年参加中缅边界联合勘察定界工作,并担任英语翻译。年因公转至北京语言学院任教。年11月至12月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华期间,担任教育部陪团译员。至年受国家教育部派遣赴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任外语系英语专业英语专家。至年奉教育部派遣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修。出版有我国第一部《汉英逆引辞典》(二百四十万字,担任英语定稿);发表论文《毕业考试评估与课程设置论证——北京语言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八七级教学情况分析》(获年北京市优秀论文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科方向刍议》等。

至年,陆增璞老师奉教育部派遣

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修,在悉尼歌剧院海港大桥留影

主持人:陆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年,您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留校任教。年转至北京语言学院任教。在北语工作数十年,您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期间还多次担任译员工作,这其中有哪些令您难忘的经历?陆增璞:我在北语工作数十年,无论从事教学,还是担任译员,都是在发挥我的专业特长,学以致用,一些难忘的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一)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华年2月,中国与美国达成协议,互设联络处。年11月,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一行十余人应邀访华,团长为美国教育理事会(ACE)会长海恩斯博士,成员中有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九所大学的校长。八位大学校长是博士;一位是学士,担任一所学院的院长,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随团有一位犹太裔女译员。美国驻华联络处的一位二秘随团参加活动。我国接待单位是国家教育部。我方陪团负责人是教育部外事局的领导胡守鑫。我受教育部借调担任主要译员,另一位译员是外交部美大司的林植英。另外还有几位陪团人员。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抵京之后,由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李琦出面在前门全聚德烤鸭店设晚宴款待,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培源出席作陪。双方寒暄几句之后,李琦发表了简单的欢迎辞。由于中美尚未建交,讲话的基调是不冷不热。宴会进行期间宾主的交谈也是同一基调。代表团在北京期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他们。我接到通知,做好担任后备译员的准备。邓小平给他们讲了国际形势,重点谈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企图称霸世界,对美国步步进逼的态势。他很形象地说,苏联人一层一层地刮你们美国的油。如果你们任凭他们刮,他们会不断地刮下去。他兴致勃勃洋洋洒洒地讲了一个多小时,加上译员口译的时间,大约用了两个小时。谈话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

年11月至12月,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应邀访华,

在京期间受到邓小平接见。

陆增璞老师(后排左一)为教育部全程陪团译员

胡守鑫(前排左一)、周培源(前排左五)

海恩斯博士(前排左六)、唐闻生(前排右一)

代表团首先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听取了有关中国科学院的简要介绍。随后,我们陪同代表团参观了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医院和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等单位。参观医院时,医院安排代表团观看一次大手术的彩色录像。南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校长可能是晕血,十分不适。我连忙把他扶到走廊里坐下休息,情况才得以好转。参观北京大学时,由该校教育革命小组组长介绍教育革命成果。该组长手持一本正式印刷并准备赴日本访问使用的册子宣读。该册子重点介绍了该校在“文革”期间进行考古工作的成绩,不知出自哪位名家笔下,四字格成语接连成篇。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经历的即席口译境况。一般来说,是讲话人说几句,停下来,由译员口译,再说几句,再由译员口译。而该组长是在照本宣科,且成语接着成语,不给译员记录并思考如何翻译成语的时间,着实罕见。内行人皆知,这种介绍本单位的作法至少是欠妥,而汉语成语英译则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参观清华大学时,则完全不同。该校领导简要介绍了学校的情况,便陪同代表团参观,实地观察。

代表团在北京期间,游览了颐和园。此前我曾去过两三次,但是只是看看风景和建筑物,重要的展室全部封闭,内部的展品无从得见。而这次游览则是全部开放。特别是仁寿殿的展品,以前去游览时,只能在窗外看看。而这次是站在展品前细细观看。颐和园的苏女士全程导游,我负责现场口译。苏女士面容秀丽,口齿清晰,熟悉业务,讲解透彻,听了讲解我获益良多。代表团成员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机会,得知这么多事情,都十分高兴。

代表团还游览了八达岭长城。以前他们只从书上或电视节目中见到过万里长城,现在来到了万里长城,看到在巍峨群山的山脊上蜿蜒起伏的长城,感慨之情不言而喻。南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校长是代表团中唯一的一位黑人。他年纪较大,攀登长城有些步履艰难。我知道欧美人年长者或失能者一般不愿他人相助做事。但是见他确实自力不易,便主动扶他登上了长城,他欣然接受了我的协助。在广州临别时,他执意送我一套该大学的标志性纪念杯。我们的外事纪律是不收受外宾的礼品。我婉辞不收,他坚持要送,几番辞谢不成,只得收下,回京后上缴。后来,教育部将纪念杯发还给我。

代表团离京前,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老乔治·布什(后任美国总统)为代表团访华举行酒会。我方的胡守鑫、林植英和我应邀出席。

一个星期之后,我们陪同代表团赴外地参观访问,各地根据要求安排一位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出面接待。我们首先北上沈阳,参观了清故宫和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带电作业。清故宫是仿照北京的故宫修建的,但是规模很小。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带电作业不记得是多少千伏,十分惊险。不知客人们感觉如何,我是看的提心吊胆。在沈阳时曾安排代表团访问工厂的住宅区,并与主人们座谈。待分头访问的客人们下楼集合时,小区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客人们以为是欢迎他们,于是纷纷拿出照相机站到人群中拍照,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我们不由得暗笑,因为人群不是欢迎他们,而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外国人来到社区,感到特别好奇而已。此事当然不能说破,让他们自娱自乐去吧。

随后,我们乘飞机南下南京。在南京,代表团首先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这是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后来又参观了紫金山天文台,观看了我国古代珍贵的天文仪器。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是参观中山陵。

年11月至12月,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华期间参观南京中山陵。陆增璞老师(中排左一)为教育部陪团译员。胡守鑫(前排左五)、海恩斯博士(前排左六)南京市教育局负责人(前排左七)

从南京出发后赶赴上海。我们下榻在锦江饭店。服务人员指着院内的一座二层小楼告诉代表团,那就是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中美两国签订联合公报的场所。

当天晚上,上海革委会依照要求设晚宴招待代表团,出面的是一个叫冯国柱的上海革委会副主任(四人帮的爪牙)。我又遇上了外事接待工作中一件罕见之事。冯国柱开始讲话之后,我本以为他会按惯例简单致辞,不料他张口之后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我发现势头不对,立即拿出小笔记本和圆珠笔,一边听他说话,一边追记他前面说过的话,还得补记上他刚说过的话,好在没有遗漏。他一口气讲了大约四十分钟方算结束。然后,我靠抢记下来的笔记将全部内容译了出来。当时不知道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待四人帮倒台之后,我意识到他是在与邓小平分庭抗礼,显示威风。

在上海期间,代表团访问了复旦大学,听取了该校领导的介绍,并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进行了座谈。

有件趣事必须要说。抵达上海之后,因天气颇为暖和,我换上了一套浅灰色的中山装。代表团的成员们都觉得衣服很好看,尤其是身高两米出头的洛克菲勒先生十分羡慕。他问我是在何处买的,在得知是在北京定做的之后又问我能不能在上海定做一套。我答应立即去联系。但是,制衣厂最快也需两天才能完成量体、选料和制衣的全部过程,而我们次日就要离开上海。这样,他的愿望未能实现,感到十分沮丧。我们尽了努力,但是爱莫能助。

从上海乘火车去苏州,大概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安顿下来之后便吃午饭。事后想想,当时似乎可以安排一个其他城市。驱车去宾馆的路上就看到街道两边的墙上贴满了大字报。午饭后休息一个小时的时间,美国人如获至宝,全部出动,背着相机上了大街。

下午安排游览了拙政园和另一个园林(恕我忘了名字)。一位英语译员(或导游)直接用英语介绍园林概况,免除了我们的翻译任务。但是恕我直言,那位仁兄的英语实在难以让人恭维。他语速不慢,但是口齿十分不清。听完之后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不知美国人感觉如何,可能是出于礼貌起见硬着头皮听完,也可能因为是听本民族语言,再不清楚也不构成什么困难。第二天,代表团参观了著名的苏州刺绣研究所。所长首先介绍了苏绣的历史和特点,特别介绍了双面绣。代表团成员仔细观看了展品,对这一高超绝伦的工艺惊叹赞赏不已。所长是一位典型的冮南中年女士,清秀文雅,举止端庄。代表团成员得知她有四个女儿,忍不住问了一个礼仪不当的问题,问了她的年龄。听到她说四十九岁时,他们都不肯相信。

代表团来访的最后一站是广州。在广州,代表团访问了中山大学,听取了校领导(刚获得解放的原校长)关于该校的介绍,并于在座的教授们举行了座谈。代表团还参观了一个人民公社。这两次活动皆由广东省接待单位的译员负责翻译,我们有了些休息调整的时间。

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在离别之前设宴招待我们陪团人员。我们三个人被分别安排在三张餐桌,胡守鑫所在的餐桌由代表团的随团译员负责翻译。双方友好地交谈,互相敬酒,互道珍重。翌日,我们到广州火车站为代表团送行。他们将经香港返回美国。

(二)特殊的四年一贯制

我自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留校任教以来,至脱离教学一线,凡四十五年有余。教授过的年级,自一年级至四年级。教过的课程,既有低年级的精读课、口语课、泛读课等基础课,也有高年级的精读课、阅读课、文选课暨翻译课(笔译课)和口译课等专业课。(以及在阿尔巴尼亚任英语专家教授高年级精读课,见另文《我在阿尔巴尼亚》)。一般来说,自教学水平较高的外语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和历练,应该能够承担这些课程。如果任教数年之后,仍然不能用熟练的英语教授低年级的基础课,如精读课、泛读课和口语课等,则是不合格的教师。当然,承担高年级的课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和历练。

作为教师,必须备课,而且必须认真备课。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备课是否认真,当然也取决于授课的基本功。备课首先要熟悉教材。不仅要熟悉内容,还要熟悉背景,需要花时间,查资料,下功夫。如果是使用前一年用过的教材,可以在前一年使用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改进提高,教学效果会更好,当然,花费的时间不会像初次使用该教材时那么多。重复使用同一教材,减少了备课时间,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参考书并撰写文章。

一般来说,负责教学领导工作的人员,为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会安排其从一年级开始授课,然后会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和该教师的授课情况将其调到二年级授课,依此类推,以达到该教师能够胜任高年级的教学工作的目的。当然,为了教学工作的需要,也可能将有的骨干教师长时间留在低年级工作。一般不会安排一个教师从一年级开始连续授课,直至四年级毕业。但是我却遇到了一种特殊的安排。

年夏天,开始教授恢复高考以后入校的一年级新生,并且一直连续为其授课,直至他们毕业。不知其他院校是否有此类情况,但是在我校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从低年级的精读课到高年级的文学选读课和散文课,以及同声传译入门课,我没使用过、实际上也不可能使用同样的教材。因而,备课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超连续几年教授同一门课程并使用同一种教材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连续四年为同一个年级授课,我对不同情况的学生一视同仁。多数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有的当过教师,有的当过工人,有的当过演员,有的当过图书馆馆员,深知经过努力奋斗,在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学习的不易。他们勤奋努力,成绩越来越好,我深受感动。只有少数学生是当年的高中毕业生。对于学习不够踏实的个别学生,我多次耐心启发,促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刻苦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

学生们对我很信任,愿意听从我的直言相劝。他们对与我合作的个别老师的教学水平很不满意,要求撤换,经做工作而平息。

班长孙玮组织能力很强。有的星期天,我们到圆明园凭吊残垣断壁,并携带面粉和饺子馅,一起动手包饺子野餐。有的星期天,我们乘火车前往八达岭长城,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之巍峨壮丽。

年夏天,送别他们,心中觉得空了一大片,过了很多天才调整了过来。多年不见,十分想念。

年夏天,经过联系人多方努力,部分在京的学生回校相聚。他们多数人已两鬓斑白,我已是年满八秩的老者。大家相见,互相问候,互相祝福,共进午餐。

我为相识相知四十年赋七律一首,席间朗诵并赠送在场诸君。不知何时再能相逢。

七律·重聚——赠七八级英语专业同学箭梭岁月四十年,往事云烟挥手间。昔日诸君初聚首,今朝众位又言欢。满怀抱负备高考,久历前程越峻山。贤契功成猶砥砺,老夫摇扇乐开颜。

(三)我与汉语短训之缘

年暑假期间,我校招收了一批汉语短期培训学生。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宣布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招生。这批学生共有一百多人。其中,有六十多个美国人,美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二十多人,分别由一位教授带队。另外,有二十多个法国人,他们皆是中学的汉语教师;十几个德国人;还有十几个意大利人。这次培训计划为期两个月。

受校内主办单位相邀,我担任整个过程的英语译员。由于法国人、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皆通晓英语,集体活动的即席翻译由我一人承担。同声传译工作,汉译英由我承担,汉译法由孔昭宇承担。

在北京期间,全体学员参观了广济寺、东四天主教堂和四季青人民公社等处。在广济寺,住持大师首先介绍了寺院情况,然后回答了学员们的问题。其中颇有几个探讨佛法的问题。在四季青人民公社,学员们先听取了公社负责人的简单介绍,接着访问了社员家庭并进行了座谈。我们还带领学员们赴明十三陵游览区已经开放的定陵游览,后来又去房山区周口店参观北京人遗址,向他们简单介绍了明十三陵景区和北京人遗址发现并发掘的概况。

在校内,举办了几次名人讲座。当年,由于“文革”之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正在恢复阶段,邀请名人来校举行讲座尚不十分困难。我们请来了周有光先生讲中文语言文字,侯仁之先生讲北京历史地理,还有端木蕻良先生和丁玲先生讲多年的创作生涯。讲座在原主楼南侧一层的阶梯教室内举行,提供英语和法语同声传译。虽然事先知道前两位先生讲座的题目,但是不知其具体内容。至于后两位先生要讲什么更是不得而知。因之,同声传译只能靠平时的积淀和现场发挥。我的传译速度基本上做到了同步,亦即同声。据临时去蹭听讲座的中国学生说,既懂汉语又懂英语的法国教师对我的同声传译十分赞赏。还记得有一次我正在传译时,一个去蹭听讲座的黑人学生走到我的传译间前,一边指自己的耳朵,一边摇手,估计是跟不上我传译的速度。我不能为他而降低传译速度,因为我是为我们的一百多个学员传译,何况我必须与讲话者同步,尽可能准确完整地传译,否则便会因跟不上讲话者的速度而丢失其所讲的内容。

短期陪训班的外地活动有参观承德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和悬空寺。由于是集体活动,这几处的即席口译工作全由我一人承担。在悬空寺也即席口译了住持大师的讲话。学员们没有再提有关佛法的问题。四十多年过去,只记得云岗的大佛高大出奇,悬空寺的建筑惊险无比,详情已经记不清楚了。

年7月至8月,我校在改革开放后

第一次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来华进行汉语短训。

陆增璞老师担任学术讲座的同声传译和全程口译。

图为培训班参观承德避暑山庄时留影

参加这次短期培训的负责人是毛成栋,教师中有长我几岁的赵淑华和高增良,以及当时我尚不认识的其他几位教师。外出活动由外事处的张全森带队。在避暑山庄参观游览时,带队的张全森与我商量,是不是敲一下毛成栋的竹杠,因为他是我们当中年纪最长、资历最老、工资最高的人。就餐时,张全森一提要毛成栋请客,我立即附议,毛成栋十分爽快地说,“我请,我请。”于是,罐装青岛啤酒立即摆上桌来,大家快快乐乐地喝了起来。这个快乐的小插曲仍然历历在目,遗憾的是当时在座的朋友中已有三位过早离我们而去。藉此短文再致悼念之意。这是我们唯一的一次合作。老朋友,我怀念你们。你们参与开创的汉语短期教学事业蓬勃发展,每年招收多批学生,教授他们汉语,介绍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结交大量与我国友好的朋友,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第一个奖杯

年春天,出乎意料地接受了一项任务。西安外国语学院将举办一次全国外语院校英语技能比赛,共有三个项目,即自命题演讲、即席口译和即席选题演讲。我校准备参加,已经经过预先选拔,每项皆确定了一个选手。自命题演讲是当时语文系(年更名为人文学院)的宋彤(该系的英语课程由外语系承担),即席口译是外语系的张帆,即席演讲是语文系的李朝。出发前的一段时间,由我担任教练,对他们进行赛前训练。我虽然事先对此事毫无所知,且不了解三个选手的业务水平和临场表现能力,但是,既然是学校决定的事情,就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承担。

随后,我与三个选手见面,确定了训练时间。由于我的正常授课时间皆是上午,便安排下午进行一对一的训练。第一次训练时,请宋彤表演了自命题演讲;选了点材料要张帆作了即席口译:现场命题我出了一个题目要李朝作了即席演讲。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便确定了相应的训练方案。

宋彤的讲稿早已定型,不能也没有时间变更或修改,只能在当时现有的基础上对语音语调和表达方面提些意见。张帆虽然有一定的词汇量,但是即席翻译对译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反应能力和即席发挥的能力,要求很高。未曾经过实践便上阵,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李朝语音语调较好,现场反应能力较强,比较灵活自如。一对一的训练的问题是,选手只面对我一个人,心情比较平稳,不会过于紧张,发挥可能正常。但是一旦面对很多评委和大量观众,便可能因紧张而发挥不好,乃至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造成失误。

确定方案之后,我对前两个选手进行了相应的训练和指导,以求努力提高将来面对评委和观众的应对能力。对于第三个选手,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重点指导。根据我的经验和判断,我认为届时即席口译的题目极大可能是选用一些汉语的成语,由参赛选手抽取后即席演讲。所以,每次训练我都准备几个成语,以备现场选取后逐个就题目演讲。我特别强调演讲的要领,首先要明确说出自己的论点,随后,清晰明了地列出论据,结束之前再回来重新阐明自己的论点,构成完整严谨的体系。然后,要求他自己抽时间照此方式进行练习。几次训练之后,效果比较明显。出发之前,我再三对三个选手强调,比赛时一定要放松,不紧张,调整好心态,以便用最好的心态发挥水平;并告诉他们,到达西安之后不再训练,不给他们任何压力。

抵达西安外国语学院之后,举行了参赛院校的预备会议。这次盛会是由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主办、西安外国语学院团委承办(实际上是该校承办)的全国外语院校英语综合技能西安邀请赛,邀请全国外语院校参加。

到会的有北京外国语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等十二所院校。

预备会议参加者为各校领队和教练。我校由时任校团委书记赵旻同志担任领队。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外交学院皆由各校的团委书记担任领队。

东道主出两个代表队,其他院校各出一个代表队。各队教练担任大赛评委。每个比赛项目先举行预赛,前三名参加决赛,会议还决定了比赛细则:两个演讲项目的选手限时五分钟,至少三分钟,第四分钟时会发出提醒通知,超时则取消比赛资格;即席演讲选手抽到题目后有一分钟时间进行准备。评委评分时,最低为九分,最高为十分,小数点后可有两位;每个选手完成项目后必须回答外籍教师的提问。

为了在大赛之前给选手们提供适应环境并调整心态的时间,也为了向客人们介绍陕西的文化积淀,在比赛之前和中间休整期间安排参赛队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秦始皇陵和华清池,以及西安事变期间活捉独夫民贼蒋介石的兵谏庭等处。在陕西省博物馆,我们有幸参观了著名的碑林和唐太宗的六骏浮雕。我们也有幸品尝了陕西的特色食品牛肉拉面和肉夹馍。

比赛开始之后,在自命题演讲和即席口译项目中,如我所料,我校的两个选手预赛成绩一般,未能进入前三名,没有资格参加决赛。主要原因是,面对十三个评委和大量观众,他们比较紧张,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在即席演讲比赛中,果然不出所料,组委会选用了一些汉语成语作为题目供选手们抽取。可以说,我们事先的训练作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李朝心态平稳,态度自然,获得了很高的分数,名列预赛第二名。预赛第一名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选手。前三名的成绩十分接近,只是小数点后第二位的差别。

回到驻地后,我对李朝面授机宜。大意是:今天外籍教师问你的一个问题是,你今天的演讲很好,英语水平很好,你是如何作到的。你回答说,是你自己努力作到的。提问的是外籍老师,评委全是老师,都对培养学生付出了并正在付出辛勤劳动,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付出,学生才能获得知识,增长才能。你说是靠自己努力作到的,老师们听了肯定不会很满意。明天决赛时,外籍老师可能还会问你这个问题。如果问你,一定要回答,是老师们辛勤培养使自己达到了现在的水平。第二天决赛时,外籍教师果然又问了这个问题。李朝按我所嘱作了回答。评委们十分满意,评分提高了。李朝的得分超过了预赛的第一名,力压北京外国语学院选手,获得了即席演讲第一名。

年4月,全国外语院校杨森杯英语技能西安邀请赛举行。

我校团委书记赵旻(右二)担任领队,

陆增璞老师(右三)担任教练带队参赛。

我校学生李朝(左二)夺得即席演讲第一名,

其他两位参赛学生为宋彤(左一)、张帆(右一)

李朝获得了第一名,大家都十分高兴。我们与西安外国语学院孙天义院长和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一起合影留念。这是我校第一次获得全国性外语竞赛的第一名,第一个奖杯,为我校争得了荣誉。值得庆祝,应该庆祝。

驻地大院门口有一个小商店,恰好满足了我们的需求,我买了一些吃的和喝的。大家兴高采烈地小酌了一番。

(五)爱心—不负党的培养

我幼年失怙,家境贫寒,是共产党八路军光复了我的家乡。虽然年龄很小,但是感恩之情铭刻心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从日寇统治之下获得解放。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给了我继续受教育的机会。从中学至大学毕业,我一直享受政府发放的助学金,大学是甲等助学金。我在党和国家栽培下大学毕业,具备了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本领,能够有机会报效国家和人民的培养于万一。

我的学生

我于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留校任教,年转至北京语言学院任教。几十年来,曾经教过多少学生没有作过统计,学生毕业后都分配或自己谋职到什么单位工作亦未作过了解。几十年来,我敬业爱业,认认真真,严格要求,平易近人,将自己所学所知所能传授给学生,着力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得到历届学生和了解情况的人士的好评。

我教过的学生当中,有人成为高级知识分子,有人成为高级干部,有三人在我校担任正处级职务。我曾经因公到过几个国家,有机会邂逅几位曾经教过的学生。有人担任外交部信使这一重要职务。他们负责传递国家的机密文件和信息,并为在国外任职人员与其在国内的亲属携带抵万金的书信。有人担任大使馆或领事馆的译员,有人担任援外工作单位的译员。在万里之外他乡遇故知,我们的惊喜之情难以言表。为培养他们成为国家的人材我曾尽过绵薄之力,感到十分欣慰。

我的电脑

年,从报纸上(可能是北京晚报)看到号召向贫困地区孩子捐赠电脑的消息。我们有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是用较大数额的外币购买的。想想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想想他们迫切需要电脑的愿望,我想起了我在小学和中学学习时的情景。我自幼酷爱读书,识字较早较多,但无力购买书籍。于是找同学借,找同学转借,借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最初是武俠小说,以后是公案小说,再后是古典文学。到了高中阶段,去市里的文化馆借书,读了一些左翼作家选集,鲁迅、茅盾和巴金的著作,以及丁玲、周立波和赵树理等作家的作品。在微弱的灯光下我如饥似渇地读着读着,眼睛没有近视,着实十分幸运。是读书让我积累了文字、文化、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知识的基础。

当年,电脑尚是一件较为贵重的物品,家庭中有电脑的人不是很多,况且是花费了重金购买的。是否捐赠,着实拿不定主意。我们经过认真思考,还是决定捐赠。一个班的孩子们如果能有一台电脑学习并使用,他们会多么高兴啊!我仿佛又看到了他们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又感受到他们迫切需要一台电脑的愿望。捐赠给他们是我给予国家和人民的回报。将电脑和打印机送至经办机构,我心中十分踏实,十分欣慰。

首都工程基金会颁发给陆增璞老师的电脑捐赠证书

我的书籍

开始工作以后,生活方面注意节俭,遇到想读的书籍就量力购买,如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教学工作需要的参考书和工具书酌情购买,几十年来积累了不少。此外,还购买了一些英美文学作品,特别是用外币购买了一些文学作品。这些书籍有的陪伴了我几十年,有的陪伴了我大半生,它们是我的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早已脱离了教学岗位,我与它们接触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它们应该去最需要它们的地方。

年夏天,我下定决心将部分书籍捐赠给可能需要它们的地方,也可算是我对国家栽培人民养育我的回报。究竟捐给何处,确实费了几番思量。最后决定将七纸箱书籍捐赠给中国国家图书馆。该馆同志来取书时提出要给我拍照,我婉言谢绝了,并告诉他们,“免了吧,”请他们理解。他们说,"陆老师,您真低调。"

国家图书馆颁发给陆增璞老师的书籍捐赠证书

我爱北京语言大学,但是没将书籍捐赠给学校。这是因为我担心万一要给我拍照,万一安排一个什么捐赠场合,我会感到不好接受,做事还是以低调为宜。我从事教学工作四十五六年,坚持低调,不张扬,不搞什么响声。这样最好。

我退休后之捐赠电脑,耄耋之年捐赠书籍之事,从未对他人提及。我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是对党和国家栽培我的回报,仅此而已。

陆增璞老师

摄于年4月8日

今年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借此拙文向党组织坦露心扉。一个人做一件或几件好事可能不甚难,难的是坚持做好事,一生做好事。我已八旬有余,精力和能力有限。但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分。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档案馆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小程序可以留言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dl/2149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