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图片 http://m.39.net/disease/a_5410869.html一,背景近一段时间,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此举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
中方正告立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中国同其他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中国政府和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不可动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红线不容触碰。我们敦促立方立即纠正错误决定,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恶劣影响,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也正告台湾当局,“台独”是死路一条,图谋在国际上搞分裂活动绝对不会得逞。二,问题1.为何要强硬当马前卒?2.强硬背后还有什么因素?三,发言整理(一) 年大陆台湾贸易一、双向贸易年1-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大陆对台出口.4亿美元,同比增长9.1%;自台进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16.0%;我对台贸易逆差.2亿美元。台湾是我第八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二、吸收台资年1-12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个,同比下降2.8%;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0.0亿美元,同比下降37.3%。若加上台商经第三地的转投资,年1-12月,大陆实际使用台商投资项目个,同比下降4.6%;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6.1亿美元,同比下降33.4%。截至年12月,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个,占比11.2%。实际使用台资.0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占我累计实际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3.1%。三、赴台投资年1-12月,共有52家大陆企业赴台直接投资,新增投资额.7万美元。自台年6月30日开放陆资入岛起计算,截至年12月,经商务部批准,大陆共有家非金融企业赴台设立了公司或代表机构,备案金额28.0亿美元,领域涵盖批发零售、通讯、餐饮、塑胶制品、旅游等多个行业。
年中国立陶宛贸易年前11个月,中国与立陶宛双边贸易额达到2.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3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立陶宛对我国商品的需求占比较大,自华进口额达1.6亿美元。立陶宛企业署
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贸易顺差达到惊人的亿美金!年台湾名义GDP19.万亿新台币,按照平均汇率计算,折合.21亿美元。亿美金大概占台GDP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双手奉上巨额的财富给台湾。让台湾保持经济稳定向上。从美国购买各种军事武器。让他们有金钱在国际上从事游说和拉拢工作。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障碍。在外部,台湾虽然只有不到20个“邦交国”。但是他们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名义上非官方但实质官方的双边关系。尤其是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台湾不时的与他们连接合作。可谓是它们对抗中国大陆的桥头堡。而且这些国家也心知肚明,把台湾这颗棋子的作用利用到最大化。美国日本等政客或团体时不时的就跳出来发表言论支持台湾。我们在和这些国家进行谈判交易的时候,台湾问题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直接给对方增加了手中的筹码,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额外付出资源,才能换回别人不承认台湾独立。这部分资源明明是可以省掉的。我知道,立陶宛不值一提。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国家。各位也是嗤之以鼻。但不值一提的立陶宛都能让我们“大动干戈”,不惜召回大使。这非常的不成比例。这完全是赤裸裸的勒索。我们非常的被动。我们付出的成本也太高了。而且会形成比较坏的示范效应。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下限的国家不少。况且台面上是立陶宛,台面下呢?外交部也说了。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有反复交涉的过程。肯定是利益的交换吧?我们肯定要答应立陶宛某些方面的要求,才能和它谈不承认台湾的议题。我们是拿“实“的东西去换别人“虚”的承诺。这是很亏本的生意。
(二) 这是中美博弈阶段中会发生的正常情况,小国来回跳反嘛,只要中美之间还没出结果,以后这种事情会层出不穷。我查了一下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也就2.29亿美元,说实话少得可怜。所以说立陶宛在经济上并不是多依靠中国,否则也不会这么作死。其实立陶宛闹事已经好一阵,之前就不停地“声援”台湾,而且五月份就退出了中国跟中东欧国家的“17+1”跨区域合作机制。不过,我觉得立陶宛这明显还不够,有本事就直接跟台湾建交嘛,跟“台湾”建交,不是跟“中华民国”建交,直接发声明就行,我倒想看看台湾敢不敢接招,八成是隔空表示感谢然后继续装聋作哑。包括美国,军机随便来,军舰到时候也来,千万别拘谨。然后呢,直接声援台湾人修宪,就看民进党敢不敢。民进党这次执政也已经5年了吧,怎么修宪还不上日程呢?那万票选它是图什么,民进党不知道吗?怕死就是怕死咯。天天找出一万个理由来推脱修宪,我都替着急啊,你说这独立梦这还能不能成真了?搞到最后,台湾人其实都明白了,“修宪”就是喊口号,玩假的。所以外界因素也得让台湾人清醒清醒,让他们把所有招数都使出来,看看这个世界是不是像他们以为的一样都最爱台湾,是不是全世界都围着他转。早点明白过来,早点转向。立陶宛闹得越欢越好,我很期待台湾这边能配合它到什么程度,别最后立陶宛都把戏台搭好了,反而是台湾不敢上。最好是直接在立陶宛升一面绿色的美丽岛旗帜,那台湾人的福报也很快就到了。
理一下时间线:年,立陶宛情报部门首次在国家威胁评估里把我国列为“潜在安全威胁”。年6月,利用新冠疫情渲染中国威胁的反对派中右翼政党祖国联盟直接突破底线、邀请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到议会讲话;同月,该党希望立陶宛推动台湾进入世界卫生大会;年立陶宛大选,中右翼政党大获全胜,祖国联盟邀请了自由党等党派加入执政,该党派党纲里直接写:希望立陶宛承认“TW是独立国家”。年3月,立陶宛宣布将在台湾设立贸易办事处;同一天,退出了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经济合作的17+1架构;然后就是7月20日,台湾宣布将在立陶宛首都设立“实质上的大使馆”。这样的场景其实不止在立陶宛出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这些东欧国家里都在重演这样的戏码;捷克除了仅作为国家元首吉祥物的泽曼之外,也是全部处于极度反华,议长去年直接跑到台湾说“我是TW人”;匈牙利如果不是强人奥尔班顶住压力,可能也早已沦陷,今年因为复旦在布达佩斯开分校的问题,还举行了大规模的反对游行。
(三) 这些大规模的变化,不是没有缘由可循:1、在经济上大家半斤八两的时候,利用渲染“中国威胁论”,可以对这些东欧国家政党的选举起到很大作用;事实上仅有的强人奥尔班就是利用了经济上的作为保住了位置;2、东欧国家摆脱前苏联的控制后,为了进入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都很差,而我国近两年又与俄罗斯关系甚佳,不能说与这个恨乌及乌的缘由毫无关联;3、这些国家在19年集体开始转向反华,声称“中国对他们有威胁”,甚至非常统一地打“台湾牌”,很难说背后有没有一些大国操纵的影子;我们在中东欧能做的其实比较有限,这些国家和我们贸易额很小,比如立陶宛,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入立陶宛的投资只有万欧元,几乎忽略不计;而由于本身国家竞争力不强,这些国家也很难在我国国内有所市场投资行为;之前做得比较好的其实是旅游业,每年一大群国内游客在中东欧都是不小的旅游业收入,但在疫情之后又遥遥无期了。反过来说,其实除了恶心到我们之外,这些国家做的这些也对我们没啥影响,我们也清楚他们背后的推手、以及为了竞选而做的努力。
外交抗议,是外交交涉中最严重的一个等级,包括“抗议”、“强烈抗议“和“最强烈抗议”三种。召回外交大使意味着将冻结外交关系,关系紧张。也有提到,立陶宛和中国经济往来数目不算大,似乎还是看不到召回大使的意义。这个时候,就有必要提到一件事情了——当前国际环境下的立场问题。在疫情过后,各国经济都受到了冲击,而同时随着各国内部矛盾的严重,国际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这其中,最大的莫过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各种经济制裁和舆论的攻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国家的立场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开展外交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联合国确认过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当下这样的国际关系中,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态度和行动更尤为重要。而此时,立陶宛不顾中国多次反对,公然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而台湾问题,正是这几年西方国家试图做些文章搞些小动作的点。真正要担心的,是那些和中国有密切来往但同时又心怀鬼胎的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立场向来暧昧不清,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这次事件中,他们势必在暗处虎视眈眈等着中国的反应,甚至肯定还要趁势抹黑上一番。但他们是需要保持和中国的合作的。也因此,对立陶宛方面的召回大使,同时也是对那些既需要和我国保持经济来往但又暗地里想要咬上我国一口的国家的警告和敲打。所以召回大使可不是一些人说的一点用没有的哦
这从外交反制的角度来说,已经是仅次于断交的最严厉措施。历史上,我们是很少采用召回大使这样的外交反制措施,上一次召回大使,还得追溯到年,当时是召回驻美国大使,而那个时候我们和美国的关系,也是因为美国见了不该见的人,而骤然紧张。并且,我们这次还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这等于是下了驱逐令,从反制级别来说比起只召回大使,要更加严厉。而能把一向秉持“以和为贵”的我们,激怒成这个样子,很显然是立陶宛这个欧洲小国,最近做得太过分了。
(四) 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年,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后,台湾省“盯”上了马其顿这个当时经济上十分困难的欧洲国家,并企图以此为“跳板”拓展其在欧洲大陆的“外交空间”;年,在与执政的政党“社会民主联盟”接触失败后,台转而与马其顿国内主要的反对党“民主选择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寄希望于在未来反对党能够上台执政并与台湾建立所谓的“邦交关系”。令人意外的是,台湾竟然真的“押宝成功”了;年11月份,在马其顿国内举行的第三次议会大选中,“社会民主联盟”遭遇惨败,由执政党变为在野党,布兰科?茨尔文科夫斯基黯然下台;另一方面,反对党在大获全胜后获得了组建新一届政府的权利。趁此机会,台湾省加大了活动力度,并向马其顿政府抛出了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作为诱饵,要知道,年马其顿整个国家的GDP才只有36.73亿美元,10亿美元绝对算得上是巨额的援助了。年1月27日,难挡巨额援助诱惑的马其顿政府宣布与台湾省建立所谓的“邦交”关系,2月8日,其又正式批准了所谓的“建交公报”,2月9日,中国政府决然宣布中止同马其顿的外交关系。不过此时的马其顿国内并不平静,其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分离武装与境外的阿尔巴尼亚族武装分子相互联系,企图用武力分裂马其顿的国家领土,建立起一个由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南联盟科索沃地区、马其顿西部地区构成的单一民族“大阿尔巴尼亚”国家。而马其顿弱小的军队控制能力又十分薄弱,所以当时的马其顿国内局势十分混乱,面临着国家内战、国土分裂的危险境地。在向北约和欧盟求助军事介入无果后,马其顿政府不得不向联合国寻求帮助,希望安理会作出决议,延长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守马其顿的时间。年2月25日,安理会就关于延长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守在马其顿的期限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此决议草案遭到“五常”之一的中国一票“否决”。自此之后,马其顿国内局势持续紧张,国家发展陷入停滞,马其顿政府为其鲁莽的愚蠢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至年11月份,马其顿不得不进行政府改组,曾经力主与台“建交”的“民主选择党”黯然退出政府,而新加入政府的“自由党”则希望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年6月18日,在与台湾省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我国正式恢复了与马其顿共和国的外交关系。马其顿怎么就突然武装分裂了,我也挺纳闷儿的。
(五) 北约对阵俄罗斯的前沿国家立陶宛以中国台湾问题和新疆内政来撕裂两国健康外交关系,立陶宛希望以此换来美国对其国家安全保障。立陶宛的国家安全感失衡源于格鲁吉亚战争和乌克兰战争及白俄罗斯内乱,这种危机感迫使这个波罗的海发达国家一边倒向美国。年中国作为全世界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为中东欧17+1机制贡献了千亿美元的经济规模,立陶宛向中国出口1.5亿美元商品同比增长38%,按照这个势头立陶宛将在中欧贸易体系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是构成两个国家全领域关系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不干涉内政平等对待全世界国家不分大小,中国的善意被立陶宛自私自利的外交讹诈进行威胁,立陶宛想在欧洲与北约及中美俄之间获得最大最大好处,这种小国用战略杠杆博弈地缘政治利益大国稍有不慎就会被撕裂的粉身碎骨。公元年,波立联邦与俄罗斯再次爆发战争。公元年9月27日,波立联邦达到了其国势的顶点,实现了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在这一天他们攻占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后来拿破仑也曾短暂攻占莫斯科,但那时莫斯科不是俄罗斯首都)。此后他们还立了一个波兰王子为俄罗斯沙皇,在名义上把俄罗斯变成了自己的附庸。当然,这名义上的附庸也真的只是名义上了。两年之后,俄罗斯人在公元年11月4日通过反攻将波立军队逐出了莫斯科。立陶宛成为欧洲第一大国,这是立陶宛民族精神基础,不过辉煌之后开始走下坡路了。波兰立陶宛联盟在政治分歧中分裂,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年11月,德国宣告投降,立陶宛人借机宣布独立。但此时立陶宛境内也出现了支持苏俄的苏维埃政权,而且德国战败之前还扶植了一支名为西俄罗斯志愿军的傀儡武装,同时刚刚独立的波兰又打起了恢复波立联邦的主意,派大军占领了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结果小小的立陶宛一时间出现了四方混战的局面。而这些战争最终在年结束,立陶宛虽然保住了独立地位,却无力光复维尔纽斯,波兰将维尔纽斯吞并。在随后的10多年里,立陶宛事实上的首都一直设在了另外一座城市考纳斯。
年,纳粹德国步步东侵。3月20日,立陶宛在德国的威逼下将其西部的克莱佩达地区割让给德国。而德国在立陶宛的扩张似乎也引发了苏联的高度警觉。年10月,苏联与立陶宛签署协议,苏联将刚刚从波兰手中夺得的维尔纽斯归还立陶宛,作为交换,立陶宛同意苏联在其国内驻军。之后,苏德之间局势持续紧张,但拿回了首都的立陶宛政府却仍想保持中立,左右逢源,这当然让苏联非常不爽,因此也对立陶宛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年6月中旬,立陶宛独裁者斯梅托纳逃离立陶宛,之后苏联控制了立陶宛局势,并主持进行了议会选举,之后成立的立陶宛新政府决定立陶宛并入苏联。而在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开始入侵苏联之后,位于苏联最前沿的立陶宛很快被德军占领,一直持续到年苏联反攻收复立陶宛为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立陶宛特殊地缘政治地位在大国博弈风暴眼进行投机,这一次以干涉中国内政来献媚美国人的行动将会让立陶宛重新成为美国与俄罗斯及中国战略博弈马前卒,乌克兰与波兰的现状是立陶宛的明天。骑楼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dl/2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