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发展 >> 海外故事地拉那大学孔院黄强院长在山
在山鹰之国的
一次登山徒步
一天中体验春夏秋冬的穿越
黄强
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孔子学院
中方院长
阿尔巴尼亚有着山鹰之国的别称,从其别称中,我们可以立即将它与山联系在一起,阿尔巴尼亚人为自己拥有很多大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位于阿尔巴尼亚北部的耶泽察山就是阿尔巴尼亚群山中非常有名的大山,被人们誉为阿尔巴尼亚的阿尔卑斯山。
来到阿尔巴尼亚不久,在一次聚会上,地拉那大学的副校长听说我喜欢长跑、远足运动,就很自豪地向我介绍了一条穿越耶泽尔察山的徒步路线,说那是一条在巴尔干地区都非常有名的山地徒步线路,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山地徒步爱好者都会慕名而去,领略和体验耶泽尔察山的险峻和风采。从那时候起,我就对这条山地徒步线路产生了很强的兴趣,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自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第一次走进耶泽尔察山是刚到阿尔巴尼亚的第一个圣诞节,在一位学生的带领下,我们开车走向位于耶泽尔察山深处的小镇赛斯。那条通向小镇的泥土山路,一侧是悬崖,一侧是峭壁,非常险峻,加之严冬十二月份的山路路面已经多处结冰。经过一番心惊胆战的驾驶,我们的车穿过了诸多结冰路面,到了距小镇只有几公里的地方。此时,车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弯道,驶入弯道后,车被一片结冰的水塘卡住了,前方还有一段六七米的结冰路面,形成了此行难于逾越的障碍。如果强行闯关,我们的车很有可能在冰面上打滑,而最终掉进深渊。在极度无奈的情况下,我不得不选择打道回府。留下了一次极大的遗憾。
自此以后,耶泽尔察山的诱惑就成了我一桩挥之不去的心事,甚至达到了魂牵梦绕的程度。
年6月一个周末,经过一番策划,我们一行几人在一名导游的带领下,踏上了徒步翻越耶泽尔察山的体验之旅。此行从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出发,乘车到达阿国北部因修建水电站而形成的科曼湖(实际上应该叫做科曼水库),乘船两个多小时抵达科曼水库库尾后,再转车一个多小时,才到达了我们徒步穿越耶泽尔察山的起点沃尔博纳。
已经有了接待穿越游客丰富经验沃尔博纳的乡村旅店,第二天一早还为每一位参与穿越者准备了随身携带的面包三明治作为午餐。
早上8点半,我们穿越队伍在导游的带领下出发了。与我们同路的还有来自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各国的徒步爱好者。在路上,我们还看到了一队日本中老年徒步爱好者在导游带领下做准备活动。
在走过了两公里多的季节河滩以后,就来到了徒步穿越的起点。此时虽然是盛夏,但由于纬度和海拔的原因,在地拉那必须穿短袖的我们,都穿上了长袖。
从徒步的起点开始爬坡,一路羊肠小道。时而非常陡峭,时而比较平坦,陡峭之处的道路乱石嶙峋,必须手脚并用向上攀爬。三四个小时的爬坡以后,便来到了山顶的一片积雪融冰处,大片的积雪变成了压实的冰,随着它日复一日缓慢地移动,整块融冰将其包裹的一片片树木推斜,第一次看到如此情景,感觉很新鲜。大家站在冰面上合影后继续前行。
翻过海拔一千八百多米最高处的山梁后,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积雪融冰,它随着陡峭的山势由上向下延伸,看不到底。积雪融冰上面很滑,幸好上有以前走过的人留下的脚印窝,大家只能踩着脚印窝,才能安全顺利的通过,但如果脚下有任何闪失,失足滑下去,那就后果不堪设想了。好在这段非常危险的路只有大约十多米,大家都非常小心地安全通过了此行中作为险峻的一段路。
过了这段险路以后,就是下山。俗话说,下山更比山上难。四个多小时的下山路也让大家双腿更加发软,几经歇息,下午4点多钟,才最后到达位于耶泽尔察山山谷最低处的小镇赛斯。
就这样,经过八个多小时的徒步跋涉,我们完成了海拔垂直高度近一千米,全程十八公里多的徒步。途中体验了沿途美妙无比的高山风景、心惊胆战的骇人险峻,酣畅淋漓的汗水全身湿透,体力透支的极度疲乏。沿途看到了只有高处才有的蓝天白云、云雾缭绕。所经过之处,有鸟语花香、有林木繁茂,有山峰险峻、沟壑幽深、有怪石嶙峋、有积雪融冰。在这一天中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降,我们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如画如歌。这一经历对自我而言,回想起来确实是一段壮举。
来到了山下,静下来仔细地回味整个徒步行程,其中的惊险刺激和美妙感受,让人懂得了为什么阿尔巴尼亚人会很自豪地向远方的客人们热情地推荐这条线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各国徒步爱好者会不远万里来此体验这不凡的经历。
如今细细地品味,整个徒步的过程的确犹如悲欢兼有、起伏无常的人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
与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