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发展 >> 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
ExhibitioninMemoryofthethAnniversaryoftheOctoberRevolution
文、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十月斯莫尔尼宫》表现了十月革命时列宁在斯莫尔尼宫外和士兵交谈的情景,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奥谢涅夫年创作。他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波兰人民共和国功勋文化活动家。
《年5月列宁在普基洛夫工厂工人大会演讲》伊萨克·勃罗茨基创作于年。画家曾跟随列宾学习,其作品以严格、精确、细致的素描功力见长。画作中,勃罗茨基尝试将“ 至上主义哲学”表现为 和人民的团结。
TheyearmarksthethanniversaryofthevictoryoftheOctoberRevolutioninRussia.Thisexhibitionisstagedtocelebratethisdefiningmomentinhumanhistory.Theexhibitionconsistsofthreeparts:“TheGreatRevolution”,“MemoriesabouttheRevolution”,and“China-SovietUnionFriendship.”Atotalofexhibitsandadozenofhistoricalphotoswillbeondisplay,includingantiques,oilpaintings,sculptures,postersandotherrelicsshowingthefriendlyrelationsbetweenChinaandSovietUnion.
为纪念十月革命周年,增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加强博物馆间的合作,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纪念十月革命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展览于年11月7日至年2月7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参展文物件,其中包括21位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的杰作。
棕色旅行手提包是列宁和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流亡国外时使用的。从年7月为了躲避沙皇政府宪警的跟踪侨居国外起,至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后辗转回国止,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在国外流亡长达15年,他们去过意大利、法国、波兰等12个国家。
《年11月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讲话》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谢洛夫创作于年。画面以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内部为背景,描绘了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演讲的情景。谢洛夫是具有令人惊叹的创作精力和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的绘画天才,他的作品构图明确,场景宏伟,同时人物素描准确,艺术语言简练完美。
《列宁在装甲车上》创作于年,表现了年4月3日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在车站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并发表演讲的情景。作者马特维·根利霍维奇·马尼泽尔是苏联人民艺术家、三次斯大林奖金获得者。他擅长创作大型雕塑纪念碑、圆雕和高浮雕,作品造型完整,艺术语言简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展览共分三个部分。
部分“伟大的革命”,展示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舷窗、“十月革命万岁”旗帜等珍贵文物和20余张描绘十月革命、重大事件的油画作品,其中包括:勃罗茨基的《年5月列宁在普基洛夫工厂工人大会演讲》、谢洛夫的《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讲话》、格拉西莫夫的《列宁在讲坛上》、索科洛夫-斯卡利亚创作的《向冬宫突击》等经典历史题材绘画作品。此外,本部分还展出系列照片和明信片,它们是年2月至10月独特的大事记,展示了革命事件在俄罗斯两个主要城市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紧张节奏。
第二部分“人民的纪念”,以十月革命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宣传海报和纪念性文物,展现十月革命以后人民对革命的纪念,其中也反映了苏联的历史大事件、社会发展和生活情景。这些海报包括摩尔的《你参加 了吗?》、托依泽的《祖国母亲在呼唤!》、柯列茨基的《为了苏联政权!》,以及由卢克列夫斯基设计的 部反映十月革命的电影《十月》宣传海报等。本部分还展出20余件颇具民族特色的俄罗斯微型艺术作品,它们描绘了列宁的形象、社会主义革命事件、苏联的经济政策等内容。
《祖国母亲在呼唤!》由伊拉克利·莫伊谢耶维奇·托伊泽创作,这位意志坚强的苏联年迈妇女的形象,是作者创造的祖国的化身。这位伟大的母亲神情严峻,目光坚定,庄重、严肃、充满激情。她庄严地举起手来,号召一切爱国青年走上保卫祖国的最前线,打败侵略者。她手中展示的是入伍誓词。
《为了苏维埃政权!》维克多·波里索维奇·柯列茨基年创作。柯列茨基在许多作品中都塑造了苏联爱国主义者鲜明的形象,作品常常具有戏剧性,同时表现手法的简洁使情节更突出。这幅三联画中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如丰碑一般,激励着为保卫和建设苏维埃政权的人们。它向人们说明:苏维埃的建立是无数将士浴血奋战的成果。
《你参加 了吗?》创作于年。德米特里·斯塔西耶维奇·摩尔的宣传画以鼓动性形象著称,表现巨大的集中力量,令人难忘,达到了当时苏俄宣传画的顶峰。年轻的红军战士面部表情坚毅,目光愤怒又充满激情,有力地表现了消灭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势力、捍卫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决心。
《你参加 了吗?》创作于年。德米特里·斯塔西耶维奇·摩尔的宣传画以鼓动性形象著称,表现巨大的集中力量,令人难忘,达到了当时苏俄宣传画的顶峰。年轻的红军战士面部表情坚毅,目光愤怒又充满激情,有力地表现了消灭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势力、捍卫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决心。
扎伊尔·伊萨科维奇·阿兹古尔年创作的毛泽东半身雕塑。阿兹古尔是苏联和白俄罗斯雕塑家、苏联人民艺术家、苏联艺术科学院院士。他是坚定的现实主义艺术家,认为雕塑“担负的使命是肯定生活中的正面理想,表现英雄人物。”他曾塑造鲁迅雕塑并在中国展出。
《让苏中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与合作长存并不断壮大!》作于年,作者维克多·谢苗诺维奇·伊万诺夫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苏联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当年,毛泽东访苏,中苏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海报表现了毛泽东手持带有“列宁”字样的书籍和斯大林真诚握手的形象。
第三部分“中苏友谊”,反映从十月革命后到20世纪末中苏、中俄友好交往的内容。包括北洋政府代表团送给列宁的礼物、孙中山为列宁逝世一周年书写的哀悼词、毛泽东访苏时送给斯大林的70岁生日礼物和斯大林别墅中的物品、斯大林的元帅制服和私人用品,以及纪念中国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之间关于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的签署制作的浮雕板等。
(责编李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