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拉那 >> 地拉那美食 >> 珍贵的铁人遗物棕榈箱一
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陈列着一件非常珍贵的铁人生前遗物——棕榈箱,这件精品可谓该馆的镇馆之宝。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认定为一级文物。棕榈箱呈长方形,长72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箱子为木料材质,外包装用棕榈绳精心编制而成,颜色为深褐色,式样精致,造型美观,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比较流行的那种最常见的翻盖形行李箱。在箱子的正面标示有“·王进喜”字样。据说这个棕榈箱是王进喜于年随国家石油代表团出访阿尔巴尼亚时由国家石油部在年专门为他们定做的。
年11月王进喜在北京因病去世后,第二年夏天铁人的夫人王兰英回玉门老家探亲时,就带着这只棕榈箱,箱子里满满当当装了许多衣服和其他物品,并对她母亲说这些东西都是孝敬她老人家的。母亲当然很高兴。在母亲身边待了几个月,临回大庆时王兰英特意把那只棕榈箱要留给母亲,但她母亲却执意不要。并说,这是进喜生前最喜爱的一只箱子,这只箱子有着很不平凡的经历,它伴随着进喜去过好几个国家呢,而且上面还有他的名字,你带去吧,看到箱子就如同看到了进喜,也有个念想。但女儿最终还是说服了母亲,留下了棕榈箱。
年10月,玉门市人民政府在王进喜的家乡赤金镇和平村(今铁人村)修建了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在布展时当时的赤金镇领导得知铁人的岳母家有这么一样东西,便找到了她家,提出可否把那件棕榈箱捐献出来,陈列到铁人故居纪念馆让大家参观。铁人的岳母非常大度,没用领导们多说什么,就让她儿子把此物无偿捐献给了故居纪念馆。为此,这件珍品就一直陈列在赤金镇铁人村的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年11月,玉门市人民政府在赤金镇干店子修建了相对规模较大的“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这件珍品便由市政府领导决定从故居纪念馆移送到了新馆陈列。
对于当时铁人的夫人王兰英送给她母亲这只棕榈箱的情况,我是知道的。因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家和铁人的岳母家同在一个队(即当时的赤金公社西湖大队5小队,年后改为赤金乡西湖村第5村民小组),记得那时我还专门问过铁人的岳母有关那只棕榈箱的情况,但老人对其它情况知道的不多,只说是年铁人出国访问时公家发的。直到三十多年后的年7月,我有幸去到大庆后和《铁人传》的作者孙宝范先生进行了一番交流,才弄明白了棕榈箱的来龙去脉。
年3月由国家石油部组织的大庆石油大会战开始后,王进喜按照上级的安排,于3月15日率领钻井队36名队员和玉门油田的1.8万名石油工人迫不及待地首当奔赴大庆参加大会战。因王进喜在玉门油田的十年工作实践中已磨练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钻井队长、技术精湛的钻井专家,而且他又是年被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劳动模范。所以在大庆会战的最初几个月时间里,他怀着“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雄心壮志,带领井队一班人,苦干、实干、加巧干,克服了重重困难,一举创下了许多钻井奇迹,苦战5天零4小时成功打出了大会战开始以来的第一口生产油井,实现了大会战的“开门红”,也成为了数十万会战石油大军的“领头羊”,因而他被人们称为“铁人”,并被会战指挥部树立为石油大会战以来的第一个标兵,“五面红旗”之一。
年10月,一直和我国保持着友好关系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向我国发出邀请,希望中国派一个石油代表团前往他国进行访问交流,并帮助他们对新建的巴托斯、钻林两个油田进行规划设计,我国务院欣然应允。之后便指示石油部组成了国家石油代表团,于年6月4日从北京启程,途经苏联的莫斯科、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等地,15天后到达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中国代表团一行共12人,代表团团长由时任国家石油部副部长的唐克兼任。王进喜是代表团成员之一。就是在此次出访前的年10月份,石油部为每个代表团成员定做了一套高级服装、一只棕榈箱。为具有纪念意义,在每个人的箱子上都标有年代和姓名。但也许是因为当时工作人员的失误,铁人的棕榈箱上他的名字被写成了“王近喜”。这虽然是历史留下的一个小小遗憾,但并不影响这件珍品的非凡价值和它的现实意义。
张怀德著
赞赏
长按北京公立医院里哪所治疗白癜风好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ms/1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