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这些年诺奖错过的遗珠之作,我们用这份书单

发布时间:2021/4/1 23:05:00   点击数:

这是我们推送的第期书单

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1点,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尘埃落定。瑞典学院这一次依然没有“按常理出牌”。至少在中国,对于绝大多数国人,露易丝·格丽克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

瑞典学院将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因为她那毋庸置疑的诗意声音具备朴素的美,让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说到诺贝尔文学奖,除了历届获奖作家,人们对于陪跑作家同样津津乐道。米兰·昆德拉、阿多尼斯、村上春树、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年年呼声甚高,却年年落空,只落得个陪跑的“彩头”。

而包括菲利普·罗斯、阿摩司·奥兹、厄普代克、富恩斯特、安伯托·艾柯在内的一大批作家,尽管成就已经可以问鼎“文豪”,却直到过世也没能等来一个诺奖,也是令人唏嘘。

本期书单,我们将尝试回顾历年诺贝尔文学奖陪跑次数最多的作家,看看终极“诺奖陪跑王”是如何诞生的。

01

米兰·昆德拉

年04月01日

米兰·昆德拉要数中国读者最熟悉的欧洲小说家之一。正是因为昆德拉,捷克、布拉格这些原本遥远陌生的中欧地名,一下子就被赋予了文学的厚重,和挥之不去的文艺气质。

昆德拉和其他职业小说家一样多产,在80岁高龄时仍在写作。但无论何时提到他的代表作,似乎总免不了要提到那本讲述了一男两女在“布拉格之春”期间情爱纠葛的故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昆德拉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两个名字早就被命运牢牢绑在了一起,也在30年前深深撬动了整整一代中国的文艺青年。单单是这个书名本身所引发的社会效应,就已经远远超越了它的文学性。

在《不朽》出版后,昆德拉在当代文坛的地位就已经无可撼动。他那表面通俗,实则深邃、机智、充满人生智慧的写作,为他赢得了任何其他小说家都会嫉妒的读者的狂热。耶路撒冷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等非英语文学的重要大奖,也已经被他包揽了一遍。如果说昆德拉的文学生涯还有哪些遗憾,恐怕就是:瑞典至今欠他一次诺奖。

推荐书目

《庆祝无意义》

作者:[法]米兰·昆德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马振骋

??扫码购书??

围绕卢森堡公园这个舞台中心,阿兰等四个好朋友轮番登场,引出了巴黎街头的花季少女,市民热捧的夏加尔画展,斯大林二十四只鹧鸪的玩笑,尿急的苏维埃傀儡主席,自杀未遂却杀人的母亲,天堂纷纷堕落的天使……

这些热闹非凡的人间喜剧,幕后却隐藏着生与死、严肃与荒诞、历史与忘却、现实与梦境等作者冷静洞察的智慧。这是昆德拉笔下的无意义,也是人世间的无意义。

02

阿多尼斯

年01月01日

阿多尼斯,是光,是火,是灵魂。阿-多-尼-斯,把这四个音节轻轻贴在舌尖,从唇齿之间轻呼而出:阿-多-尼-斯。

阿多尼斯是一个笔名。这位叙利亚诗人的本名叫做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阿斯巴,但在文学圈里,大家都只叫他:阿多尼斯。

阿多尼斯或许是在西方获得最多奖项的东方人。在很多评论家眼里,阿多尼斯对于阿拉伯诗歌造成的冲击力,相当于T.S.艾略特与英文诗歌的关系:他们都重新定义和接续了一个伟大的诗歌传统。

作为当代最杰出的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的语言是阿拉伯大地,而他是诗歌本身。在他的文字里,死亡与生命、希望与绝望、腐朽与革新,在不同的意象中展开,证明了他不仅是一位诗坛的巨人,也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对阿拉伯政治、文化、社会所作的尖锐、深刻的批判,也使他成为当今阿拉伯世界最具争议的文化人之一。

自年起,阿多尼斯的名字就和诺贝尔文学奖联系在一起,几乎年年都是夺奖的大热门,甚至曾经闹出乌龙。这大概也印证了文学爱好者们对这位诗人无与伦比的珍爱:在衡量阿多尼斯的“生命之重”时,似乎无论如何也要有一个诺奖,才算公允。

推荐书目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

作者:[叙利亚]阿多尼斯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译者:薛庆国

??扫码购书??

这是阿多尼斯最为知名、分量最重的代表作,收录了诗人从上世纪50年代“最初的诗”到年的最新作品,时间跨越半个世纪。

03

哈维尔·马里亚斯

年9月20日

哈维尔·马里亚斯是当代最富盛名的西班牙小说家之一,也是诺奖近年来的热门候选人。他的文学志向在幼年时就显露出来,并在21岁前就出版了两部小说。

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毕业后,他的兴趣转向文学翻译,先后将厄普代克、哈代、康拉德、福克纳、吉卜林、亨利·詹姆斯等英语文学界大文豪的作品翻译成西班牙文,并在年获得西班牙国家翻译奖。

哈维尔·马里亚斯的第七部小说《如此苍白的心》为他带来了空前的成功,他也凭借这部小说斩获了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年,来自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的81位作家、编辑和文学评论家评出的自年以来西班牙语文坛最优秀的部小说中,《如此苍白的心》名列第六位。

如今,哈维尔·马里亚斯的作品已经被译成近四十种文字,在五十多个国家出版,全球销量超过六百万册。

推荐书目

《坏事开头》

作者:[西]哈维尔·马里亚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叶培蕾

这部长篇小说展现了哈维尔·马里亚斯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曾被《西班牙国家报》评为年度好书第一名,并被《波士顿环球报》评为“诠释了马里亚斯作品为何在西班牙当代文学中最负盛名”。

它的书名引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错手杀死了帷幕后的奸臣波洛涅斯之后说:“不幸已经开始,更大的灾祸还在接踵而至。”

年的马德里,即将完成大学学业的胡安,给红极一时的电影导演穆里埃尔当私人助理。穆里埃尔的一位医生朋友最近身陷谣言,他让胡安帮助展开调查,然而随着逼近真相,却带出了更多谜团……

04

伊斯梅尔·卡达莱

年01月28日

伊斯梅尔·卡达莱是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他发表于年的首部小说《亡军的将领》一举成名,此后开始转向小说创作。年,他击败了五位诺奖得主,获得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

发表于年的《梦幻宫殿》是卡达莱的经典之作,也是评论界公认的、可与卡夫卡的《城堡》、奥威尔的《》等经典名著媲美的作品。

战争的意象和阿尔巴尼亚的民族性,常常在卡达莱的小说中见诸笔端。早在年代初,他的《亡军的将领》和《梦幻宫殿》就被翻译到中国,让卡达莱的名字被一部分中国读者知晓。近些年中,不时会有卡达莱作品的中译本问世,也让这位阿尔巴尼亚作家的形象更加丰富和饱满。

推荐书目

《雨鼓》

作者:[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莱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译者:黄荭

这是一部集结了历史、传说、政治与战争的小说。它将读者带领到15世纪,奥斯曼帝国军队围攻阿尔巴尼亚城堡的攻城战中。随着千奇百怪的攻城方式轮番上演,军委会派系之间的斗争也层出不穷。

05

菲利普·罗斯

-

作为典型的诺奖遗珠,在年封笔之前,菲利普·罗斯就已经拿遍了除诺奖外、几乎所有能拿的文学奖项。

菲利普·罗斯在世时就已封神,是美国文学史上可以与索尔·贝娄、威廉·福克纳等文豪比肩的巨人。他在一生中共创作了29部小说,其中处女作《再见吧,哥伦布》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牧歌》摘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年,罗斯在白宫受颁美国国家艺术勋章。

他的小说创作风格和主题永远在变换。由于这些小说总是紧贴时代的变化,当带着社会学的眼光去打量菲利普·罗斯的作品,不难发现,几乎每个时代都能从中找到印记。而在这些变换的背后,是罗斯对现代人的身份问题、生存状态、美国价值观,以及欲望和死亡等主题做出的深入探讨。

推荐书目

《行话:一个作家和他的同行及其作品》

作者:[美]菲利普·罗斯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蒋道超

??扫码购书??

在这部访谈录中,菲利普·罗斯化身为一个好奇的读者和刁钻的同行,采访了包括辛格和米兰·昆德拉在内,全球各地7位杰出的犹太作家。

受访的作家可以说经历了20世纪欧洲最为动荡的年代。罗斯的问题往往就从这些作家的成长经历、创作动力和所处环境入手。他们探讨个人所受的创作影响与文学主张,以及在经历过奥斯维辛、大屠杀、抵抗年代或远走他乡后,如何与自己和解、对外界做出回应,追寻高度个人化的创作之路。这些和解和回应的方式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与罗斯的对谈中。

06

约翰·厄普代克

-

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于一身的约翰·厄普代克,曾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是当代美国当之无愧的大文豪,也一度是呼声最高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一。

厄普代克生前曾两度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在此之前,只有辛克莱·刘易斯、海明威和福克纳三位美国作家获得过这份殊荣。

“性爱、宗教和艺术”是厄普代克毕生追求的创作标的,“美国人、基督徒、小城镇和中产阶级”则是他始终擅长的创作主题。

他最为知名的“兔子四部曲”,创作时间跨越30年,记录了美国自二战后40年来的社会历史全貌,曾被评为“美国断代史”,以及理解美国时代变迁的必读之书。

推荐书目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

作者:[美]约翰·厄普代克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李康勤/王赟/杨向荣等

再也没有一位美国作家像厄普代克一样,同时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两种形式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是一部曾获年“笔会/福克纳小说奖”的短篇小说集,其中的《AP》、《鸽羽》、《家》等作品都是美国各种文学作品选本中的必选篇目。

这本书共收录了篇短篇小说,主要集中在厄普代克写作生涯开始的年至年,并且全部由厄普代克本人亲自编辑整理。

07

翁贝托·埃科

-

翁贝托·埃科是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更是全球最知名的记号语言学权威。在《剑桥意大利文学史》中,他被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

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埃科的写作还涉及大量的论文、论著和编著。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广泛,知识极为渊博。他广泛涉猎中世纪神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阐释学研究等专业领域。仅仅是粗略统计,就能从中分出8大类、52种门类。

《玫瑰的名字》是他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也是埃科学术研究和小说创作的集大成之作,展现了埃科深厚的知识功底。许多读者熟悉翁贝托·埃科的名字,也正是从这部长篇小说开始。

推荐书目

《布拉格公墓》

作者:[意]翁贝托·埃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文铮/娄翼俊

??扫码购书??

《布拉格公墓》被誉为埃科继《玫瑰的名字》之后最精彩的小说。故事行走在虚构与历史之间,以多重人格日记体,串联起意大利复兴运动、巴黎公社、德累斯顿事件等历史疑云。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主人公西莫尼尼一觉醒来,发现忘了自己是谁,失忆的恐慌与不安让他决定通过写日记的方式,逐步从记忆的迷雾中寻回自己是谁。

在故事中,他周旋于秘密警察、教会、阴谋家、革命者和御用文人之间,在半个欧洲从事间谍活动,策划暗杀,伪造反对犹太人和共济会的文书。他尽管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成为了十九世纪后半叶整个欧洲政治和历史发展的导向。

08

卡洛斯·富恩特斯

-

卡洛斯·富恩特斯是当代墨西哥的国宝级作家,也是西班牙语世界最著名的小说家及散文家之一,与马尔克斯、略萨和科塔萨尔并称“拉美文学爆炸”四主将。

年,首部长篇小说《最明净的地区》的出版让富恩特斯一举成名。他在一生中创作了六十余部作品,先后斩获了西语世界几个最重要的文学大奖,多年来都是呼声颇高的诺奖候选人。年病逝后,墨西哥为富恩特斯举行了国丧礼,并设立了以其命名的文学奖项。

推荐书目

《盲人之歌》

作者:[墨西哥]卡洛斯·富恩特斯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袁婧

??扫码购书??

这是富恩特斯的第二部短篇作品集,全书由七篇充满魔幻色彩的故事构成,其中有四篇曾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银幕。这七个故事构思精巧,情节设计充满戏剧性,主人公的命运往往在结尾处陡然逆转,令人始料不及。

这本书的出版与富恩特斯的处女作相隔十年。这十年间,通过四部长篇作品的创作,富恩特斯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娴熟的写作技巧,从而使《盲人之歌》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尖端技巧在全书中比比皆是。

09

阿摩司·奥兹

-

阿摩司·奥兹是当代以色列最优秀的作家,也是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他22岁时开始出版作品,一生共出版了18部作品,被翻译成为30多种语言。

被誉为“以色列的良心”的奥兹还是一位著名的和平主义者,曾受到许多以色列人的爱戴。以色列总统鲁文·里夫林曾称奥兹是“文学的巨人,一个了不起的作者,有着伟大的精神。他的作品和精神将在以色列的土地上和全人类的心中回荡。”

犹太机构主席艾萨克·赫尔佐格也告诉世人:“阿摩司·奥兹将作为一个精神巨人而被铭记。他的写作影响了无数代以色列人、犹太人和其粉丝。他原创而丰富的语言,他的道德力量和对正义与和平的追求是他永恒的遗产。”

推荐书目

《乡村生活图景》

作者:[以色列]阿摩司·奥兹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译者:钟志清

??扫码购书??

这是《爱与黑暗的故事》之后,奥兹“辉煌生涯最优秀的作品”,是一部独立成篇、又有暗线相连的短篇集,但比《米格尔街》更意识流,又比《小城畸人》克制凝练。

故事发生在具有百年历史的以色列乡村,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掩盖着种种令人不安的欲望、波澜、孤独。

初读起来,这部短篇集貌似笔调轻描淡写、结构简明,但细读下去就会发现,无论行文还是结构布局都非常考究,而又不露痕迹。无比细腻精确的日常细节,承托起的是深刻的故事架构。在《乡村生活图景》中,奥兹选择了生命中真正值得书写、却又难以言传的东西,展现出了真正的功力。

今日书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wendidi.com/dlnms/1969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