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5/13 17:23:42 点击数: 次
本文摘自《帝国代理人》章节威尼斯细长脆弱的属地在东、南两面与奥斯曼帝国相连,这个帝国也是当时东欧最具活力的政治力量。在过去两个世纪,奥斯曼帝国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年,奥斯曼帝国苏丹已经接管了色雷斯、保加利亚和马其顿,从威尼斯人手中夺得重要港口萨洛尼卡,在科索沃之战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塞尔维亚领导的联军,并派出大批劫掠部队经由北阿尔巴尼亚大肆掠夺,最远到达乌尔齐尼。15世纪早期的很短时间内,奥斯曼的扩张活动一度停滞,甚至被迫回缩,但他们很快就卷土重来。年到年间,奥斯曼帝国一边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一边对地方领主威逼利诱,结果阿尔巴尼亚地区大部被征服,只有少数城市仍然处于威尼斯人控制之下。阿尔巴尼亚以北的其他巴尔干地区也已臣服于奥斯曼帝国的影响,甚至处于附庸地位。然而年夺取君士坦丁堡之后,“征服者”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决定停止采取间接统治的办法,派出军队将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王国的领土先后并入奥斯曼帝国。对希腊内陆地区的征服也于此时完成。16世纪0年代,伴随着苏莱曼大帝发起匈牙利战役,匈牙利王国的大片国土成为奥斯曼帝国领土,奥斯曼帝国进入了欧洲扩张的下一个重要阶段。现在苏丹军队直接面对的是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领导的军队。事实上年维也纳围城之役中,就是在哈布斯堡的抵抗下,奥斯曼人功败垂成。这之后,尽管苏丹在罗马尼亚领地内的权力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明显增强,但再没有对欧洲大陆展开直接的征服行动。即便如此,奥斯曼帝国仍构成了对其北部、西部邻国的巨大军事威胁,这尤其得益于苏莱曼的父亲于年到年征服叙利亚和埃及的肥沃领土之后取得的财政资源。历任苏丹在他们直接控制的地区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和民政统治系统。这一套行政管理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供应两种必需品:打仗的男丁和军饷。因此,很多农业用地被分割成军事封建制的庄园,置于西帕希骑兵的控制之下。这些骑兵在和平时期负责收税,留下一部分自用,战时应召,带领武装仆从赶赴战场。(另有一支以伊斯坦布尔为基地的常备军,它由骑兵军团和常规步兵组成,通常被称为耶尼切里或禁卫军。)领土被分成名为桑贾克的大区,这个词来自土耳其语中的“战旗”。桑贾克由桑贾克贝伊负责管理。这些桑贾克组成行省,其中一些行省的规模如现代国家一般大。行省由总督负责管理。但在地方层面,许多行政事务由卡迪负责,他们还通过一套融合了伊斯兰教法、苏丹律例和当地传统法律元素在内的法律体系,实行奥斯曼司法。尽管非穆斯林在法律上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也可以向卡迪寻求正义。非穆斯林还要缴纳一种特定的分级人头税,而穆斯林则不必。不过在正常情况下,奥斯曼帝国没有试图强迫非穆斯林臣民皈依伊斯兰教;东正教会和罗马天主教会继续在奥斯曼帝国发挥影响。这部分是考虑到伊斯兰教关于“有经人”的传统信条,部分是考虑到如果没有非穆斯林缴纳税收,公共收入将会下降。但易被忽视的原因是奥斯曼帝国与许多前现代帝国一样,对其臣民的生活不怎么感兴趣。只要能够获得所需的金钱和兵源,以及其他一些基本服务和原材料,奥斯曼帝国似乎没有动力去改造他们。奥斯曼帝国行使起国家权力来,有时的确反复无常且专制,但很多基督教国家同样如此。在巴尔干半岛的某些地区,农民接受奥斯曼帝国统治之后,生活得到了真正的改观。农民为西帕希付出的劳役比之前为封建领主付出的大为减轻。事实上,15至16世纪,有很多农民从奥斯曼帝国尚未征服的地区迁徙至奥斯曼帝国境内。不过,有些地区经过奥斯曼帝国很长时间的统治后,却开始了武装抵抗。宗教动机经常是原因之一;在此前统治者无为而治的地区,人们对税收和征发男丁到远方参战的普遍敌意,也是部分原因;另一重要原因是人们对当地长官的不满。不论是宗教领导人还是世俗领导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大大超越了其被允许行使的有限政治权力。巴尔干地区试图摆脱苏丹统治的斗争中,15世纪的阿尔巴尼亚最为激烈和持久。豪强地主家族的后裔斯坎德培在于年去世之前的二十五年间,领导了一系列反奥斯曼帝国的战斗。为了打败他,帝国苏丹三次率军亲征阿尔巴尼亚,但均未能征服其主要据点克鲁亚要塞。斯坎德培此后死于疾病而非战争。年,也就是斯坎德培去世十年后,克鲁亚才被彻底征服。14世纪90年代,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和政治压力第一次扰动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地区此时在众多封建领主统治下四分五裂,无法组织抵抗。都拉斯、莱什和斯库台由当地统治者转交给威尼斯人控制。作为贸易城市,它们均有一个讲意大利语的商业阶层,而且威尼斯自身就是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所以,这样的安排看起来再自然不过,这是保护商业活动免受奥斯曼帝国征服威胁的最佳方式。斯坎德培生前,这三座城市仍处于威尼斯人统治下,是范围大得多的“威尼斯属阿尔巴尼亚地区”的一部分。因此,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其他阿尔巴尼亚地区经历过的政局动荡。但是奥斯曼帝国在年最终征服克鲁亚城堡的那场战争也将莱什纳入囊中。同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对斯库台城堡开始了史诗般的围攻,最终于年取得成功。都拉斯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仍处于威尼斯的控制之下,但是也于年落入奥斯曼帝国之手。奥斯曼帝国的征服对这些城市的影响相当巨大。以斯库台为例,绝大多数基督徒选择了逃亡;因此,当人口逐步恢复之后,斯库台变成了一个穆斯林占多数的城镇。贸易路线也终于恢复;根据朱斯蒂尼安年的报告,经过斯库台的大宗货物有皮革、蜡、羊毛、地毯、毛毡、羽纱和各种香料,其中一些货物来自遥远的小亚细亚和亚美尼亚。莱什也参与了部分贸易。莱什的基督徒人口在年奥斯曼帝国征服此地时也纷纷逃离,那些仍留在所谓的“岛屿”(德林河两条支流之间的三角洲)上的基督徒也在年到年反抗失败后选择离开。进入16世纪下半叶,莱什仅包括城堡及其穆斯林驻军,还有其下河岸地带的一个基督徒小聚落。尽管发生了上述所有变迁,威尼斯和杜布罗夫尼克的商人仍然来到莱什;朱斯蒂尼安的记述强调从阿尔巴尼亚北部肥沃平原运至的谷物是主要商品,但年的一份报告指出,人们也在莱什买卖波斯丝绸。都拉斯在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也丧失了基督徒人口。几年后编制的税务登记册仅仅列出了驻守堡垒的名军人。16世纪0年代访问此地的旅行者把它形容为一座废墟中的城市。然而,16世纪50年代威尼斯人的报告中,都拉斯已作为海盗活动或海上私掠的中心而被经常提及。年5月,威尼斯舰队指挥官克里斯托福罗·达·卡那报告都拉斯有八艘海盗船。次年,一艘威尼斯商船就在乌尔齐尼海岸不远处被五艘海盗船扣押,然后直接带往都拉斯。这些人也许是穆斯林私掠者。毫无疑问,吸引他们来到这一港口的是此处由奥斯曼人控制的堡垒。当被威尼斯桨帆船追击时,他们可以托庇于其火炮之下。但是私掠毕竟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其赃物常常在都拉斯出售,这说明都拉斯的市场经济仍然在正常运作,城中不仅有奥斯曼军人,也有文官。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一世纪稍晚一些时候,都拉斯还是个粮食出口中心。发罗拉也成为一个海盗基地,同时也是到访商人采购粮食的重要城市,其出口规模比都拉斯更大。尽管在外国人的记述中发罗拉常与都拉斯并称,这两座城市在前奥斯曼帝国时期作为商业中心城市功能也非常相似,但它们近期的历史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发罗拉是奥斯曼帝国最早控制的阿尔巴尼亚城镇之一,而且由于其统治者和平献城投降,当时没有受到多大破坏。奥斯曼统治造成的最显著的人口结构变化,是大批犹太人为了逃脱在西欧受到的迫害,拥入此地。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早期,犹太人在发罗拉受到欢迎。年,至少有名犹太人居住于发罗拉。他们的居住区均以迁入地的名字命名,比如“西班牙区”“加泰罗尼亚区”“卡拉布里亚区”和“奥特朗托区”。那时,他们占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余人口大部分是基督徒(希腊正教徒),穆斯林的比例非常小。到这一世纪末,犹太人口有所减少,但仍然是商业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最终,海盗活动的增长让穆斯林人口有所增加,但此地的经济基础仍然是粮食贸易,一些酒、岩盐的出口,以及对当地优质沥青的开采。这些沥青是建造和维修船舶的原材料。这些故事的一个方面需要澄清。第一眼看上去,好像外来势力接管了所有领域,不仅是受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engwendidi.com/dlnjj/20478.html
------分隔线----------------------------